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兰亭 ...

  •   又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流散民间多年的墨宝真迹《兰亭序》,终于辗转回到宫中。陛下得之大喜,昼夜相看,爱不释手,我许久都不曾见到陛下这般会心地笑过。
      已是夜深,陛下仍坐在案几之前细细临摹。时而观帖,时而揣摩,时而落笔,时而沉思。我在一旁陪伴他,目光也停留在《兰亭序》上,看得入神,全然顾不得时间早晚。
      直到我的脖子酸疼不已,他也终于临完了最后一字。
      “惠儿,怎么了?”他见我有些不自然,回神来问。
      “臣妾……”我抚着脖颈,竟是一时僵住。他明白了过来,笑道,“凑过来些看,不就行了?”
      说完,他便要把我拢了过来,可这一动,才发现自己也是久坐,腰背也感到了僵直。他不自觉地一晃,笑叹道,“不知不觉,就是一个晚上啊。”
      我连忙上前,笑着,轻轻地替他捶打起来,“陛下自得了《兰亭序》,日夜临摹,时间总是不够用,连后宫嫔妃都颇有微辞呢。”
      “美人易得,《兰亭》难寻。朕找了这么多年,天下都要翻了个遍,终于得到真本,当然是怎么看也看不够的。”
      他又拿起真迹,捧在手里端详,生怕一眨眼这宝贝就不见了一样,我还从未见过他对什么如此珍视。
      “那陛下也要顾着歇息才是。哪有练字练到茶饭不思的?”我给他奉上清茶,又布下几样点心。看他还沉浸其中,忍不住笑着提醒。
      “浑然忘我!”陛下脸上挂着又神秘又享受的神色,有点得意地说道,“惠儿,你可体会过吗?”
      “臣妾哪有这样的福气?满心都在揣摩圣意,怕陛下练得太久疲累,又不愿打扰陛下全神贯注,又也想好好欣赏那《兰亭》,难得很呢。”我一面故作嗔怪,一面忍不住暗笑他竟生出些许久不见的孩子气。
      “不过,看到陛下刚临摹的这幅,笔力精湛,全然得了王羲之的神韵。该苍劲处苍劲,该峻美处峻美,该飘逸时一点也不拖沓,该收提时没有半点迟疑。这几日竟是一日千里的变化,陛下的字越发精妙了。”
      他眉眼里全是笑意,说道,“惠儿说得不错!朕写着就是这个感觉,一辈子的心得好像都在里面了。右军的名帖,朕从未有过遗漏,尽数收藏至宫中,可终究都不如这《兰亭序》,集大成,成大器,纵横翰墨,不愧为古今第一。你从前喜欢的《乐毅论》,无论功力还是笔意,再不及《兰亭》呢。”
      “是啊,臣妾有幸也能跟着陛下一起一饱眼福。《乐毅论》是小楷,毕竟有些拘谨,这几日臣妾陪陛下临摹《兰亭》,方知什么是陛下所说的‘右军之字,尽善尽美’,一下子豁然开朗。”
      “朕素爱王羲之,平日里也临摹得细致。可自打看了《兰亭》,方才心如明镜,毫不犹豫地去掉那些边边角角,内敛、沉稳、洒脱、俊逸,如此种种,收放自如。”
      我见他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心中甚是高兴。《兰亭》宛若一剂天赐良药,一扫陛下身体内外的郁积,让他的心情爽朗明快,精神饱满。
      “诶,说到这儿,朕倒想到一个比喻。哎,哪日应该好好说给治儿听听。”他谈兴不减,兴致勃勃。
      “陛下想到的是什么?臣妾有幸,便先听上一听?”
      他顺势起身,一面活动筋骨,一面说道,“效仿上等,只能学到中等。效仿中等,只能学到下等。若只效仿下等,那便只能是差错百出,一片狼藉。
      在治国上,朕不仅效仿上等,还自信成就过之。在书法上原也不敢,但今日有了《兰亭序》,朕总算也是效法过了上等,再无什么遗憾了。”
      “陛下此言太过谦虚了。陛下的书法本就是当朝难得,兼右军风骨,综百家法体,还有帝王之磅礴气势,更不用说道法圆熟,从不拘泥的大家风范。从《晋祠铭》里就能看得出来。”我发自内心地赞他,其实他的书法在我心中依然趋近于完美,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及的。
      陛下来回地走动,心情甚好,“哦?朕在你心中,始终这么好吗?不是恭维朕?”他突然调笑道。
      我也起身,颔首笑道,“陛下,臣妾什么时候没有来由的恭维陛下了?陛下不信,不如取了《晋祠铭》的拓本来,细细一看便知了。”
      陛下一时更是起了兴致,要我立刻取来。不顾夜已深沉,又嫌室内昏暗,连声唤了宫人在殿中多点起几盏明灯。
      我将《晋祠铭》的拓本铺平,与他一同欣赏一遍,“陛下不看别的,但看其中数个‘之’字,再比对《兰亭》,陛下可觉得臣妾刚才是虚言了?”
      我一面说,一面和他仔细地捋过《晋祠铭》和《兰亭序》中姿态各异,笔锋各不相同的‘之’字。
      “陛下多年钻研,已是深精其理,技法醇熟。《兰亭序》的确锦上添花,但陛下其实早已越过山峰,如履平地了。如今精益求精,可为一时之决,也是大唐书艺的福气。”
      陛下听了自然高兴,赞同道,“惠儿,想不到你在书法上也如此有见地,可见这些年没少用功啊。你这么说,朕倒是能认同,习书贵在‘指法、笔力、笔意’,三者缺一不可,难就难在既要学习古人,又不能囿于古人。所以,即使是《兰亭》,也要有雄心壮志,开拓天地才是。
      “陛下说得真好,臣妾受教。其实臣妾道理上还是能懂,但习字多年,还是练就不成这一手好的行书或是飞白,不能不时常怨及天赋不足了。”
      陛下笑得爽朗,“无妨无妨。惠儿也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朕倒觉得,惠儿无需事事完美,才生动可爱。”
      “陛下……”我扭头含羞,竟被他奚落起来,脸一下子热得发烫。“臣妾偏就不服,想要再好好习练起来,怕是以后日夜都得叨扰陛下了。”
      “好,好。朕求之不得!”他笑着走回我得身边坐下,“说到这儿,朕倒想起,如此好字,朕不能单单留在宫中独享。明日,朕命褚遂良他们几个书法大家多多临摹几本,赏赐王公贵戚,传于仕人学子。”
      “如此便是再好不过了!”我仍在真心赞他,心中喜悦。忽然看到近处的宫灯芯蕊闪动,才觉得背后有些寒凉,瞧那更漏,已是过了子时。
      “陛下,夜已深,臣妾服侍陛下歇息可好?”我轻声说道。
      “说着说着,竟忘了时辰。好,这就歇了去。”陛下也感到一阵疲乏,我便陪了他一同走回寝殿。司寝宫人早就在一旁等候,见陛下回来,连忙动手为陛下更衣。
      我刚要告退,陛下温和地唤住我,“虽说已立了春,可夜晚还是冷,就别走了。”
      “是。”我知他心中总是疼我,便回到榻前,褪下衣衫。看他今夜并无需侍寝,头脑却仍然有些兴奋,我便倚在他臂弯之中,静静地说话。
      “陛下明日不如召了旁人伺候笔墨吧。臣妾躲懒一日,可好?
      “为什么?”他解开我的发簪,抚着我散开的头发。
      我不曾看他,只感受着他怀中的温暖,“臣妾日日陪着陛下到深夜,本是臣妾的福气。可臣妾如今年岁已长,再熬了夜,眼睛乌青,容颜憔悴。再过上几日,陛下看了,怕是要嫌弃臣妾了。臣妾为求陛下的恩宠能细水长流,总得让自己的容貌看得过去吧。”
      陛下听了,轻轻地点我的额头,笑得温柔,“你呀,哪里有?朕明白了,这几日朕练字多,睡得晚,你想让朕早些歇着,对不对?你直说便是,哪里还用得着这么拐弯抹角?再说,惠儿本就柔婉,如今更添了几分明理、成熟,朕再喜欢不过!”
      我笑着躲进他的腋窝,“那陛下可答应了?”
      “朕当然答应!但朕还偏偏就要你陪,你可不许喊累!”
      “是……”我拖长了音调,本想依偎地更紧,却不经意地触碰到他那又见松弛干涩的皮肤,心里忍不住一沉。
      他不曾在意,忽然说道,“对了,去给朕把《兰亭序》拿来,放在床头吧。”
      “这是何意?”我翻起身来,好奇地问。
      “稀世的宝贝,朕怎么舍得搁屋子外面,定要好好守住。再说,你让朕夜里早些安寝,朕当然得多看一刻,便是一刻么。”
      “陛下……”我笑嗔着他这不知从哪儿来的孩子脾气,又拗不过他,只好起身披衣,不禁打了个冷颤。
      “诶,朕去。你别冻着!”他眼见如此,便连忙按住我。
      “陛下,还是臣妾去吧。陛下可不能再着了风寒。”我当然不敢劳动陛下,连忙跳下御榻。他将氅衣递了给我,亲眼看我披上。
      我快步到书房去将《兰亭》取回,轻轻为他放在枕旁,又重新躺下。
      “这就踏实了。”他笑着,翻了翻身,又握住我的手,说道,“朕心中的挚宝,都在身边了。”
      我轻轻地为他掖好被角,看他渐渐有了睡意,便也让自己安静下来。这般并肩躺着说话,入睡,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我感受着他的呼吸,他的温度,不久听到他轻微的鼾声。
      我痴看着他熟睡的脸庞,他似乎在梦里微笑,也许是得到《兰亭》的缘故。而我,此刻拥有他的温暖,却也又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老去”,的确,这太过令人忧心和难过。
      从前不曾有过,而如今有的,除去皱纹、白发,也许还有此起彼伏的心境,还有情绪悄然变化的漩涡。
      我想让时光就此停下,不,倒流,可我却毫无办法,只有与他一同经历现在与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兰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