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云峰记忆 ...
-
这是知安第二次到云峰。
第一次是去结婚,当时没有高速公路,天不亮就从重庆出发,坐12个小时的长途车,晚上到关县县城,在县城住一晚,第二天早晨再坐4个小时的长途车到云峰,然后再走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东山陈秋来的家。
当时是冬天,快过年了,秋来说山里天冷,叫知安把最厚的衣服穿上。知安从来没坐过这么远的长途车,坐了五六个小时以后,她的双脚失去了知觉,不知是冷的还是肿胀的。她吓得快哭了,秋来一边说别怕没事的,一边弯腰替她脱下皮鞋,把她的双脚抱到怀里,塞到棉衣里面,贴着他的肚皮,用他的体温把她僵硬冰冷的双脚捂热。先是脚心,再是脚趾,脚跟,脚背,慢慢有了暖意,慢慢能够动了。知安觉得,自己就是那一刻明白的什么是夫妻,她为自己遇到这么好的丈夫而无比自豪,她也是在那一刻暗暗下定决心,今后的生活中秋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自己都要陪着他,全力支持他。
从云峰镇到东山的山路,秋来也是一直背着知安。到了家门口的竹林,才把她放下来,说:“马上到家了,你得自己走,免得爸妈骂我。”秋来这样一说把知安吓了一跳,她以为公公婆婆很凶很厉害。进了家门见了面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公公婆婆对这个大城市来的儿媳妇不仅好,而且还有一份长辈对晚辈不该有的恭敬和谦卑,知安很是羞愧。公公是地道的农民,很纯朴,婆婆年轻时在乡政府工作过,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为人处事都要讲究些。
知安随秋来进门刚坐下,公公就进里屋忙碌,一会妹妹就给秋来知安各端来一大碗荷包蛋,知安接过来一看,足足8个鸡蛋,还有一大勺正在融化的猪油。秋来饿坏了,接过碗就开始狼吞虎咽。知安也饿了,但她确实吃不下8个加猪油的鸡蛋,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老人家专门煮了端上来的,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讲究,不吃肯定不礼貌,吃又确实吃不下,剩下来怎么办。知安正在发愁,婆婆解围来了,她拿来碗和匙子,从知安碗里分走了4个鸡蛋,把那团猪油也舀走了。递给老伴说:“老家伙,你以为城里的姑娘胃也像我们一样大呀,你把人家姑娘吓坏了。”知安脸羞得通红,但她还是觉得婆婆和妹妹也该吃点,她走进里屋,找到两个碗,先分出两个鸡蛋,端给婆婆,又分出一个,端给妹妹。
晚饭后婆婆帮知安烧了一大盆热水送到布置一新的睡房,她说:“我们这里以前来过重庆的知青,知道你们城里人讲究,天天要洗澡,你在睡房里简单洗一下吧。”临睡前,婆婆又提进来一个新木桶:“你们城里人最不习惯我们乡下的厕所,你就用这个吧,是秋来爸爸新做的。” 知安心里暖暖的。她本来按肖琪的吩咐从重庆带来了全套的床上用品,这会发现根本用不上,被子床单枕头都是崭新的。被子和枕头都是红花绿叶,喜气洋洋的,床单是纯白的土布,都下水洗软过,躺在上面很舒服。
云峰第一天的记忆美好温馨。但第二天早晨那一幕,知安至今想起都有难言的尴尬。吃早饭的时候,知安发现公公婆婆都不像昨天那样高兴,尤其是婆婆,脸阴阴的,一点笑容没有。知安不知道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她看着秋来,秋来的脸色也不好。早饭没吃完,婆婆就把秋来拉回他们的睡房,关上门,争执着什么。知安听清楚了秋来提高嗓门在说:“我们领结婚证两个多月了,怎么可能等到回来才同房嘛,你们这种封建迷信,一点道理没有。知安是个好姑娘,我记得很清楚,她当时出了血的。”知安那个羞,真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让自己钻进去躲起来。
一会儿,婆婆抱着白床单从睡房出来,直接把床单挂在门前的树枝上,床单中间竟然有星星点点的血迹。知安惊呆了,悄悄问秋来是怎么回事。秋来气鼓鼓地说:“云峰的风俗,新婚第二天一定要把新人的白床单挂在门口让上天和众人审视,见红的就会受到祝福,不见红的就会遭遇惩罚。”
“早知道我们就等到回云峰再在一起。”知安傻傻地说。
秋来说:“那怎么行,我怎么等得了,我又不信这些封建迷信。”
知安好奇地问床单上的血是怎么回事,秋来叹气说:“是妈自己把舌头咬破了弄的血上去。”
“啊?”知安感觉一阵凉意窜上背心,她打了一个冷战。
接下来的日子很热闹,要么公公婆婆在家请客,要么跟着公公婆婆到处走亲戚做客。从小在城里长大的知安打心眼喜欢云峰,她觉得云峰的山水很美,云峰的饭菜很香,云峰的乡亲很亲。她对秋来说,云峰是藏在深山里的宝石,今后一定有价值连城的时候。秋来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云峰太闭塞太贫穷了。
两周假期很快就结束了,离开的时候,知安把带来的行李全留了下来,她说衣服都给妹妹,床上用品也留在家里。她又打开自己和秋来两个人的钱包,除了留下车票钱和要在关县食宿的费用,其他的全交给了婆婆,她说:“妈妈,你和爸爸年纪大了,要注意营养,经常到镇上去买点好的来吃,钱的事别发愁,我们每个月领了工资都要寄回来的。”她对妹妹春跳说:“你好好念书,有什么需要就给我们写信,我们等你考到重庆来。”
回渝的长途车上,秋来对知安说:“你一点也不像大城市的娇小姐,对我的家人那么好。”
知安笑笑说:“他们是你的家人,和你结婚了他们也就是我的家人了,当然要对他们好呀。”
秋来紧紧抱了一下知安,咬着她耳畔低声说:“我爸妈都说能找到你这样的媳妇是我们陈家几世修来的福气。知安,有你,我一生足已。”
后来知安每年都盼着回云峰,但秋来自从婚后不久辞职下海一直不顺,他就不愿意再回老家。知安理解他作为陈家长子又是当年云峰高考状元的自尊与虚荣,也不再提回云峰的事了。那年婆婆突然去世,正逢高考前夕最紧张的时候,知安脱不开身,也没陪秋来回去,她心里一直深感愧疚。公公在重庆住院和妹妹在重庆补习,知安就特别的尽心尽力。
短短几年时间,却早已物是人非,回首往事,知安心里还是泛起了阵阵的酸涩。“这一切都不是我想做的,事到如今只能说造化弄人吧,扪心自问,做陈秋来的妻子,做陈家的媳妇,我都做到了无愧。所以我也不必伤感和难受。过去已经成了历史,重要的是我要把现在过好,只有我自己好了,我才有能力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她在心里劝慰并鼓励自己。
高速路三个半小时到达关县,又走一个半小时的二级工路就到了云峰。
车到云峰镇医院门口,知安对唐成兵说了声“拜托你了”,两人就下车往直往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