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节 新年守岁 ...

  •   话说,一连被调到奉新没两天就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斗,不过所幸没有什么大的伤亡。
      “这小鬼子可真怂,打不过就跑,有本事就跟老子痛痛快快打一仗。”一班的毛杰抱怨着。
      孙建看不惯他一副莽夫模样,“都跟你似的,就知道蛮干,也不多动动脑子。”
      “我怎么就知道蛮干,你说啊!”气的他站了起来。
      “你还不是蛮干啊,本来我们用掷弹筒在后面准备射击,你不听指挥拿着枪就往前冲,要不是清和反应快拦住你,你现在早被炸死了。”
      孙建说的也不无道理,本来前方日本军冲过来的时候,二班准备先用掷弹筒压制一番,再用机枪扫射,就会很占优势。可是谁知这毛杰,看见鬼子冲过来,一下怒气上涌,拿着枪就冲出去了。李清和第一个看见他从战壕里冲出去,让大家给他掩护,追上去把他拦下,这才救了毛杰一命,可是李卫义却因此受了伤,一班长罚他背枪跑了五公里。
      可之后,孙建看他依旧没有什么长进,顿时气恼,说话也不客气了。
      毛杰听到这,其实内心也是内疚,虽然他知道自己爱冲动,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控制不住自己。
      安正看气氛十分紧张,只能安慰一下他“下次别这么冲动了,听上头指挥,他指哪咱就打哪绝对不会错的,不会次次都这么幸运,打仗不是儿戏,搞不好就没命了。”
      “我知道,可是我就是管不住我自己。我也想多打几个鬼子。”
      看着毛杰也不太好受,孙建忍不住说“那你下次看见别人冲了你再冲,别没头没脑的就往上上。”
      毛杰听他语气不似刚才那样强硬,也知自己理亏,就没有说话。大家看他没有争辩也不好继续说下去。
      安正过来看李清和又在写信,就坐在他床尾问他,“怎么又写,上次寄出去的还没回信吗?”
      “没有,所以我再写一封问问,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你别担心,说不定就是路上耽搁了,你也知道现在战事这么紧张,慢点到也是难免的。”
      “为了图个安心吧。”
      其实并不是没有收到信,秀枝早就收到了李清和寄来的信,奈何婆婆和自己都不认识字,李老头也不在家。村里其他青壮年不是被抓去当兵了,就是出去找活计了,留下一村基本都是老弱,除了像柱子这样的猎户,不用完全靠天吃饭的人,还在村里坚守着,但是也为数不多,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们也会离开吧。
      李父坐着进镇运货的老张头的车,回家心切,也是一直在催促他快点赶车。老张头笑他都这把年纪了,还这么想着家里的老太婆,着急的跟猴子火烧了屁股一样。李父把包袱往怀里再抱抱,啐了他一口“呸!你个老没正行的,你以为都跟你似的,一肚子花花肠子,我是心疼我那小孙子,这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也不知道长多大了。”
      “才一个多月能长多少,你这猴急猴急的,我还以为家里有海螺姑娘等着你呢。”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上也快,快到中午就回到家里了。
      李母出来准备做饭,看见自己老头远远的背着包袱往自己家里走,以为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看,还真就是。高兴的有点不知所措,随即去菜窖里把原来晾的腊肉拿出来一小块,准备中午多炒一盘肉菜。
      正琢磨着,李老头进了院子。
      “这咋今天回来了,不用上工了吗?”
      “这不快年底了,忙的差不多了,掌柜的看我干活又仔细,给我放两天假,后天再去嘞。”顿时李母脸上都喜笑颜开。“快进屋吧。”顺手接过老伴手里的包袱。
      秀枝一看,自己公公回来了,立马把孩子放在炕上下来,“爹,这咋回来了?”
      “掌柜的给我放了假,准我休息两天,我寻思着,回来看看你们娘仨。”
      正巧孩子醒了一阵哭,秀枝把孩子给李母,“娘你和爹好好歇着,我去做饭去。”
      “还是我来吧。”
      “没事,你们好好说说话,对了,娘,前几天清和的信给爹看看。”
      “好好,我刚拿了块腊肉在锅台边上消着呢,今天多炒盘菜。”李母边哄孩子边说道。
      “好嘞。”秀枝应承着,笑嘻嘻地出去了。
      没过多久,饭菜都上桌了,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坐在一起。
      李老头吃了一口腊肉,砸吧着嘴“秀枝你这手艺越来越来好,好久没吃这么香的菜了。”
      “那爹你多吃点。”说着往李父碗里捡了一大筷子菜,然后往李母碗里夹了一筷子菜,“爹,娘,你们多吃点。”
      “你也吃,你也吃,你现在一个人吃饭得顶着两个人呢!”李母边说边把菜往她碗里放。
      “都吃吧,别让来让去的了。”李父看着这好笑的场面。
      “爹,你在县里做工累不累啊?”
      “不累,我就给县里最大的粮店当账房,每天也就看看账,也不用干劳力活。你看,这不掌柜的看我辛苦给我还放了假呢。”说到这里,李父心里自豪的不得了,一是自己做工的地方是镇里最大的店,二是掌柜的赏识自己,颇有千里马被伯乐发现的荣光。
      两人听他这么说,心里顿时安心不少。毕竟李父年纪也有些大了,也有许多年没给人家这么做过工了。
      “爹,清和信里说了些啥?”
      这会李老头也想起来自己光顾着吃饭了,没说信的内容。
      “他就说他们准备要去奉新,这靖安已经没有原先那么紧张了。他说下个月再给咱寄钱,这个月没有顾得上。”
      李母一听儿子又要给家里汇钱“你给清和说说,咱家现在也不是没有钱,你去县里做工也是有钱拿的,让他别太省着,多吃点好的,穿暖和一点。”
      “你这老婆子真是,他这么大了,有分寸的。”
      李母这么听老伴儿说也没什么好说的,剩下的话也只能咽回去。
      刚才轻快的气氛不再,一顿饭大家默默吃完,秀枝收拾碗筷,看婆婆进了厨房,“你去看看靖安吧,我来收拾。”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李父提议,等过了年,全家去县里的照相馆照一张相片,给清和寄过去,让他也看看儿子。李母和秀枝高兴的应着,毕竟这个年头照相都是有钱人家才能照的。李老头晚上点着油灯,在灯下回了儿子的信。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旧历的新年就要到了[1941年春],李家喜气洋洋的准备着吃食,蒸馒头,熏腊肉,打扫屋子,家里又添了一口人,全家都充斥着和乐的气氛。
      虽然第一次儿子不在家过年,但是添了小孙子,一家人也是显得和乐温馨。因着过大年,粮店也只休息四天,初三李老头还要赶回县里,却一点不影响三十儿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小家伙也长了不少,被李父抱在怀里,乐呵呵的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会儿坐着,一会儿又在屋里转悠。李母和秀枝忙活了一天,等饭端上桌,发现李父早已满头大汗,秀枝捂着嘴笑着“爹,不用抱着他转,放在炕上哄哄他就行了,看你抱着他累的这一头汗。”
      说着从公公手里接过孩子,李父用袖子抹了下汗,咧着嘴笑“这有什么的,抱着我们靖安,一点也不累。”李母恰巧听见,也笑着“你不知道你爹,清河小的时候,他背着清河在院子里转悠,那是一点不气喘,现在你看看他,屋里转两圈都累成这样,小心以后孙子长大也让你背着他在院子里转。”
      “我还没老到那程度呢,等他长大点,我就背着他在院子里转,让你老婆子看看我到底气喘不气喘。”
      秀枝看见自己公公婆婆现在还这般斗嘴,这般恩爱,心里也是高兴的。“爹,娘,快坐下吃饭吧,我再去拿个碗来。”说着要把靖安放在炕上。
      “你俩忙活一天了,我去拿吧!”
      “让你爹去吧,你还抱着孩子呢。”
      晚上吃完饭,三个人又聊会天,太晚了,秀枝要喂孩子,李母偏不让她守夜,老两口又年纪大了,撑不住那么晚,一家人便早早睡下了。
      可是这边,李清和在部队里,气氛可没有这么温馨和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