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整理庭院二 ...
-
“林老板,小老儿是上河村的,这是你昨天在我们村订的石板,您点点,看看卸载哪里。”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上前和林泽生打招呼。
院子的门不是很宽,只有五尺多,车进不去。
“各位远道而来不如先歇歇脚,喝口水。”林泽生招呼着这些人,乔语看到人来时便去厨房拿了碗,打了早上烧好的糖水过来。
从上河村过来平时坐车要半个时辰,走路要一个多时辰,他们虽然赶着车,但车上拉着石料都是一路走过来的也确实累了,跟何况还要将这些石料卸下来,赵明(就是最开始说话的五十来岁的大叔)刚刚也打量了一下这院门,车子是进不去的,如果要将东西卸到院子里面还要费些时候便应了下来。
歇过气后开始卸货,林泽生发现每款货都比他订单的数量多上四五块。
“赵叔,这货的数量对不上啊,都多了一些。”
赵明送货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买家主动说货多了的,一般嚷嚷出来的要不就是说货少了,要不就是说货有瑕疵等原因,总要挑点刺减点银钱,次数多了他们便每次都搭上几块就是为了堵上那些人的嘴。
“哦,那个啊,是惯例,买的多便搭上一些,不收钱的。”
林泽生从未想过就居然是送的,还以为是故意的,毕竟数量不多,卸下了不收总归不好,没有想到这只不过是人家的惯例罢了,不由有些歉意,脸上也带了些红,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赵叔先坐着,我这就去拿银钱。”便转身进了房间。
赵明看着林泽生有些匆忙的背影莫名其妙,怎么感觉这林先生有些落方而逃的意思。
点完银钱没有问题后赵明便带着众人离开了,这是赵明第一次来石竹村,当他再一次来到石竹村的时候却是给他在这里的第一个顾客送碑面的,不由感叹世事无常,不过三四年光景而已便已物是人非。
上河村的人还没有走多久村中来了两辆马车,东西用黑布蒙着看着有菱有角,像是箱子,还有一辆车上还从车上伸出了一些木板,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一打听也是送到林家的,说是买的箱子椅子什么的,现在给送过来。
林泽生那边念叨着家具什么时候到,已经过了预计的时间了,转念又一想应该是做橱柜晚了些,只是希望不要太晚来,听村长说搬新家了一般是要请街坊邻居来暖房的,入乡随俗林家也不能例外。林泽生和乔语商量过日子订在十七,那时候院子也整理好了,十五的大集又可以将材料买回来,十六准备着十七开席正好。
村长对林家的打算也很是满意,林家这样的重视代表着林家是真心实意的要在这里安家也是真心要和村中人相处,林泽生又是读书人,还要在村中教学这样的打算也可以让不太乐意出钱出力建学堂的人少些闲言碎语。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十几年前下河村来了个落难的外乡人,说是秀才但是在逃难中将各种文书都弄丢了,说是可以给村中孩童教学,让村长和村中族老联名作保去县城重新办理了文书,又说身无分文无处居住,下河村村长便做主将自家最好的房间让了出来给他住,吃住接不收钱,就这样在村中住了大半年,一天说是要去县城添置纸墨便不再回来,下河村村长怕他是出了什么意外和村中几个壮汉连夜往县城去,等天明城门一开便进城去找,怎么也找不到,书店的伙计说没有映像,后来去报官才知道在上个月那秀才进城后便和不知道什么时候结交的富家子弟将籍贯文书全改了,和下河村什么关系都没有而且在昨日他们一行人便以游学之名离开县城了。
从那以后下河村就对读书人有了偏见,村中也没有孩童在去上学堂的了,他们几个村子相邻,向来都是互相通婚,难免的有人和下河村的村民有一样的想法,只是看林家又是买房又是买石材家具的看着像是真的准备安家才没有人闹到林家人面前罢了,林家再请人吃顿饭想必说闲话的人就会更少一些了。
送家具到林家的伙计和林泽生解释了货物晚了一天的原因。
“林先生,这里是您在我们厂里订的家具,因为您定制的橱柜比较大不好装车,赵师傅就想着想做床一样做成零散的然后拼接,本来昨天下午是派了人来给您送信的,谁知他运到不好,出镇门走了不到二里地就给摔了,嚎了半个来时辰才有人路过给送回镇上了,等他托人带信到厂里的时候天已经晚了出不了镇了,因此给耽搁下来了。”送货的伙计是林泉的心腹林木,本来这样跑腿的事情是轮不到他来的,可这次是因为他们的过失导致货物不能按约定时间送达,林泉又有些重视林泽生所以才派了他来。
“这倒无碍,不过是一天半天的功夫。”东西已经送到,林泽生便无所谓了,倒是对林木说赵师傅将橱柜做成了拼接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赵师傅想的周到,不愧是镇上最好的木匠师傅,林某之前从未接触过不知如何拼接,不知小师傅是否可以帮忙组装一下,也让林某饱饱眼福。”
这本来就是林木的本质工作,在出发前赵师傅已经教过他们三人该如何组装了。“应该的,赵师傅已经教过我等,不知林先生这些东西都是归置何处。”
另外两个伙计已经解开了马车上的绳子,掀开了用来遮挡的黑布开始卸货。
“林先生不必客气,这些货物林先生说个地方,这俩小子直接抬进去就是了。”林木作为林泉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林泉是想要结交林泽生的,看那橱柜说是给了工钱的其实就一个材料费而已,赵师傅作为镇上最好的木匠一般经手的手工费都是几两银子,更不要说这么大一个家伙,往常这样的事情赵师傅是根本不会接的,这次一个是因为这是自家主子安排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这是一个新东西他想研究研究。
林泽生自然是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的,只是感叹着此地物价低廉。
林泽生对卸货的伙计道了身谢便带着他们将货物放置不同的房间,一刻钟不到便就只剩下橱柜还没有卸下组装了。
林木让哪两个伙计直接将那些零散的材料搬进了厨房,开始组装,刘家兄弟已经将早上搬回来的木材锯好架成井字行放置院子里晾晒起来了,他们刚刚就听说了什么柜子还要拼接了才能用将手头的事情昨完后也跑厨房里面来凑热闹了,看着哪两个伙计三下五除二就将那些大大小小的木板木桩拼成了一个长条桌子,又拿了根半圆形的圆形木柱从桌子的两边安了进去,后又拿出一根两寸来宽,中间有五个孔两边没有孔的木柱在两个半圆形的木板上的洞穿进去,又拿出一根和另一边一样的半圆形木柱先将刚刚的长木柱从圆形木柱中间的孔穿了进去才对准桌子上的缺口将这个木柱也安装了上去,这下刘家兄弟就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桌子了,有哪家的桌子上还会这样来弄,本来以为这也就完了,没想到林木又拿来一些木头做的钩子,将钩子上半截穿过长木柱的孔洞后往下一拉就固定在了木柱上,这木柱两边伸出来的地方也都没有接触到半圆形木柱的柱体,这样就还可以放一些用绳子串着的东西。
林泽生也没有想到他不过是根据记忆简单的画了一张图纸,和赵师傅沟通了一下想法而已赵师傅便将东西做的这么好,只是觉得这个半圆形的柱体比橱柜要突出一些有点碍事,还没有等他开口询问便看到那两个伙计又拿来了几块木板在桌子两边安了起来,这样一来就没有突出的部分了,而且林泽生注意到最后拼接的几块木板最靠近柜体的那一块上面都有两三个钩子。
“林小哥,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钩子是做什么用的。”林泽生指着那几个钩子问了问林木。
“这个也是赵师傅想的,说可以放扫帚什么的,贴着柜子也不占地方。”林木将赵师傅的说法告诉了林泽生,其实他自己觉得在这个地方放扫帚是不怎么好看的,还不如放点筲箕筛子比较好,都是厨房用品。便将自己的想法也悄悄和林泽生说了,林泽生也是这样想的,是放吃食的地方,放着扫帚怎么都不好看。
装好橱柜后林泽生又和林木订了一个钱匣子,将尾款和定金给林木后已经是午时过了,乔语也已经将菜在外面洗干净拿进厨房准备做饭了,林泽生便留林木他们三人吃过午饭后在走,林木想着自家公子今日嘱咐了他要早些回去,要去其他城镇一趟的事情便推辞了,谢过林泽生的好意后便带着人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