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揣好清单和钱袋,人喝完乌梅茶就往荷花池去。
去荷花池要过对面的街巷,再转三个路口才能到。
头戴草帽,手推小车,吭哧吭哧地走了一半路的于岁安万分想念三轮车。
这里哪哪都好,就因为古建筑保护区,所以不能进车辆,连用电都有额度,超过就会拉闸。
等我以后有钱了,非搬走不可……
晒的人都快掉一成皮时,终于是到了荷花池。
“真凉快……”
荷花池一片绿树成荫,微风带着水汽夹杂着满池河香,吹拂过每一个到这边的人们,给人们送来一阵阵的凉义。
不远处的豆花、凉面、冰饮、雪糕等摊位,更是让大人小孩久久停留
也让某个人知道了,什么叫有钱也花不出去的烦恼……
的确是要找袁管事,打钱!
说到打钱,都一个多月了,那家伙不是说给我打吗?
别说什么忘了……不然,我做鬼也要上去找他!
显然,能处朋友的,都是一个德行,某人自己都忘了,自己已经是鬼,还上去找过人家了……
灌了一大口水,掏出单子的于岁安,眼不见心不烦的开始找铺子,
要买莲子、荷叶、莲蓬……
“这位小哥需要什么?”店家见人来了,笑呵呵的招呼道。
“要这些,”说着人就把清单交给店家。
店家一看单就说道,“这食单可是素华园的张娘子要的。”
于岁安笑着承认,“店家真是一看就道。”
“来来来,哥儿快坐,”店家说着把单子交给伙计,又招呼人快坐,“我与你张娘子可是老姐妹了,哥儿就叫我徐大娘好了。”
接着又端了好几碟的点心过来,“哥儿喝莲心茶,最是消暑泄火,还有这荷花糕,快尝尝。”
“不必,不必这么麻烦了,”刚喝饱了水,人不有些好意思的拒绝。
“哥儿叫什么名,什么时候来的,也不通知我一声。”
“徐大娘,我姓于,叫于岁安,才来一段日子。”
“原来是这样,我道往年她的食单都早已送来,今年稍迟些,还以为不来了。”徐大娘说道。
“刚来,很多事都给大家添麻烦了,所以耽误了些。”
“刚来都有个过程,等哥儿能独当一面了就好轻松了。”
“承大娘子吉言了。”
聊着聊着,东西收拾了好了。
于岁安清点东西,付完款,就告辞了。
徐大娘也是热情,让伙计把东西放好后,还要让其帮忙送过去。
“多谢大娘好意,不用了,不用了。”
“东西多,一人拉着重,多一个人分担更轻松些。”
三两下推辞不过,于岁安还是与伙计一道拉车回去了。
在路上,于岁安才知,张嬷嬷与徐大娘生前是住两隔壁的好姐妹,分隔三十年后,在这儿重续友情。
伙计还道,哥儿运气好,刚下来就有亲戚接应,还能得一份活计。
“我……”
于岁安本想说,不是关系户,但自己与先生认识,某种来说,又的确是关系户。
于是到嘴的话就变成,“活计很不好找吗?”
“不是很不好,是非常!”伙计说道,“我等了五十年,拐了七八个亲戚关系才得这个营生。”
五十年!
这里的就业环境有这么严峻?
“说来说去,还不是人太多,投胎都投不过来。”说着又道,“还是近几代好些,不像以前,一场战争、一次干旱,就能让成千上万,甚至是数十万的人下来,挤都能挤爆整个城。”
还没走过正规流程的于岁安表示,“这投胎机制就这么慢?”
“我也不知道。”伙计说道,“投胎慢也无所吧,反正他们都不用吃喝,等等就等等呗。”
“这样啊” 照这样,那我岂不得等个几百年。
难怪能放个五六十年的假,原来上百年的时间都不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