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章 坑底 ...

  •   我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吃惊的看着伊藤朗:“我说伊藤先生,咱们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你说什么?这些壁画是里的人物都是在人皮上画的,不太可能吧,你老人家看看这个深坑这么巨型,下面不知道有多深,你说这覆盖在整个深坑崖壁上的侍女壁画都是画在人皮上的,这也太难以相信了吧!再说,就算你说的对,是画在人皮上的,那这一千多年了,这些人皮就腐烂不了?这又怎么解释呢?”
      伊藤朗解释道:“北齐从鲜卑族人手里继承一整套处理皮革的方法,鲜卑族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对于处理皮革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本领,经过这些特殊处理的皮革强度,耐腐蚀度都会大大的提高,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在迷踪林的水潭边发现的那只皮制战靴,在水中浸泡这么多年,仍旧没有腐烂,这就说明当时的皮革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水平了,当然,人皮也是皮革,他们一样可以处理的很好。”
      听了伊藤朗的话,我转头看看崖壁,顿时头发丝都炸起来了,我用手电往下照了一下,大坑深不见底,四周的壁画一直绵延往下,我的天呀,这到底需要多少张人皮才能完成这样一幅巨型的壁画呀,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怪不得北齐这么快就亡国了,这也太残忍了。
      虽然感觉毛骨悚然,但我还是怀着巨大的好奇心仔细的观察着这幅巨型的壁画,壁画是由无数张人皮对接而成的,每一张人皮的的接缝处都细如发丝,可以说工艺十分精湛,我简直难以想象北齐的统治者是多么的变态,我仿佛听到了每一张人皮后面的那撕心裂肺的惨叫,这实在是太恐怖了。
      伊藤朗看我对着这些壁画出神,对我说道:“你也不用太过惊讶,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这些人皮都是18到25岁之间的年轻女性的皮肤,南北朝时的少数民族相信,如果把人的形象绘制到人皮上,那就将永远的把他的灵魂留在这张人皮里。至于为什么用年轻女性的皮肤是由其皮肤的特点和当时的环境决定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的皮肤细腻光滑,适合在上面作画,而男性的皮肤可能效果就会差很多。而且,从‘五胡乱华’的十六国开始一直到后来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汉族女人的地位可以说相当的低,甚至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都会大批的屠杀当地的妇女作为‘军粮’,还有个很意境的名字,美其名曰‘双脚羊’,可见当时的妇女都是被当作牲畜来看待的,因此,这里的景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听完之后我相当的佩服伊藤老头的学识,这个日本人竟然对我们中国的历史如数家珍,这么熟悉,尽管他也有一部分中国血统,但是我还是自惭形秽,我也是学历史的,但远远达不到他这种信手拈来的境界。
      我用手电照了照远处,不解的说道:“这幅壁画这么的巨大,它到底描绘的什么内容呢?”我转念想到“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整张壁画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以我们现有的装备和人员,估计是看不全了,为今之计只有先下道坑底,看看下面的情况再作定夺。”
      我们顺着旋梯贴着山壁盘旋往下,大坑的宽度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悬梯围绕大坑一圈就要好几百米,而我们才只能下降不长的距离。
      我们三个不敢停留,只能边走边吃些东西补充一下能量,这种感觉简直太不好了,总是觉得危险会不经意间从任何一个方向袭来,皇皇不可终日,提心吊胆,像丧家之犬一样,而周围厚厚的黑暗更增加了这种感觉。
      更令我们沮丧的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近那个终极的秘密,那个秘密离我们还有多远,在这条接近真相的道路上,我们还要经过多少次的考验,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想到这里我不免有些失落,感觉前路茫茫,可是脚步却不能停下来,说不定坑底就是谜底的所在也未可知,行百里者半九十,谁也不甘心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再说,就算我们不关心别的,我们还要关心自己的小命呢,要是从这里走不出去的话,那都要葬身山腹了。这是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自杀。
      我们就这样时快时慢的在旋梯上逐渐下行,洞顶离我们越来越远,虽然我们爬出来的那条山缝已经在这个巨型的深坑中间了,就这样,我们仍然走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的接近了坑底。
      接近坑底的时候,我扔出去几根冷焰火,好看一下这坑底的全貌,骤然间,厚重的黑暗被冷焰火凄凄的光冲开,洞底的情景尽收我们眼底。
      眼前呈现的景象是我这一生从没见过的,并且也是我今后绝对不会忘记的,深坑的底部是一个平台,面积相当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平台上竟然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