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四十章 矛盾 ...

  •   豆坊街道这段时间不太平,住在这里的居民也整日惶惶不安。

      虽说现在整个瀚城都是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可是这块阴云最大最黑最重的地方,就是豆坊街道。

      以前,虽然大家也会抱怨那个农贸市场搞得周边环境脏乱差,菜市场附近的卫生就好像永远也治理不好,那些废弃物、杂物、腐烂的蔬菜叶子、被扔掉的动物内脏、过期的冷冻食品……让来往行人对这个地方避之唯恐不及。

      住在这附近的人也没少抱怨,街道的专项整治也没少搞,但是吧,整治一下好几天,然后就故态复萌,这不只是这个农贸市场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农贸市场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如今为了吸引那些高收入、有洁癖的人群,新型的蔬菜超市之类的可就很注重这方面,至少环境卫生方面的确提高很多。

      但是吧,虽然有着诸多抱怨,中国人还是更爱逛菜市场。

      原因很简单,也有好多重。

      别看超市里的环境搞得光鲜亮丽的,那包装起来的蔬菜也看着青翠碧绿,但是会买菜的都知道,菜市场的蔬菜才是最新鲜的,可能老式市场大家不会那么多的营销模式,也不会那么多的宣传口号,可是他们的东西就是新鲜,菜农未必能够进得了超市,但是他们会给市场供菜,保证新鲜采摘。

      而且,价格低廉,因为没有进场费和运输成本相对便宜,所以菜市场的菜会更加的便宜,很多时候还能买到那些真正的有机蔬菜——有些退休了的老人没事干,自己承包了块小菜地打发时间,然而又发现自家吃不完,有些老人就会觉得摆个摊也不错,市场里面偶尔去摆个小摊或者跟人家搭个伙,既不需要多少成本,又新鲜有趣,还赚几个钱,顺便还联络联络感情,何乐不为?

      在老龄化越发严重的时代,老年人打发自己退休时光的方式也在逐渐增加,而他们的乐趣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实惠,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

      再者说了,对于喜欢讨价还价以此解压的人来说,逛逛菜市场,来个精挑细选,再跟老板哈拉两句讲讲价,最后心满意足带着成功砍价和购物的喜悦感离开,也是对繁忙工作的一种放松——你不可能天天去逛街购物,没这个时间;但你可能三天两头要买菜,因为人总得吃饭不是?

      而超市,那可是明码标价,享受不到这种乐趣的。

      再有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去逛菜市场逛熟了,已经不单单只是买菜,而是社交,买菜的时候跟熟稔的老板聊两句,牢骚一下家长里短,孩子的不听话等等……

      尤其是对老人来说,这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所以,对于农贸市场,大家一直有意见,但是也一直都存在,就是因为它们有存在的需求。

      而且,农贸市场的存在也确实比较方便,周边的小区也是既得利益者,虽然凡事有利有弊,嘈杂的环境确实让人不满意,但是方便的生活却又让人满意。

      加上豆坊街道的农贸市场因为那些特殊的活禽类的销售,也带动了名气、人流、收入,都快成为瀚城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了,这对整个街道来说可不是个坏事。

      直到这次的疫情爆发,矛头直指这个农贸市场里的野味贩卖和食用,事情才变得不一样。

      在自己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之前,没什么比利益更重要;而一旦生命受到了威胁,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人类就是这么矛盾。

      所以,当农贸市场变成烫手山芋之后,当地的社区、街道就遭到了居民的反复举报和要求,要求关闭农贸市场,这种时候大家已经无法冷静地去在乎到底是不是这个农贸市场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17年前的事情虽然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什么样的联想都能够产生。

      当年是蝙蝠,现在不是又是蝙蝠吗?

      于是乎,人人都变成了卫道士!

      哪怕后来政府不采取行动封闭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也得关闭,因为根本没有人还肯再去了,生意做不成了,开着干什么呢?

      而随着之后,这附近的居民,尤其是以经常去农贸市场买菜的、年纪大的人相继得了肺病,怎么治都治不好,再到病情爆发,专家确认这是一种新型病毒带有很强的传染性致命性之后……所有人都慌了!

      就算理智上知道,这病毒也没到杀必死的程度,赶不上敌敌畏啊砒霜啊之类的……可是,这不一样啊!它会传染啊!谁能不怕?

      那些家里有了病人的,小区有了病人的,都人心惶惶到了极点!

      尤其是这段时间,封城了,而医院的就诊能力有限,又无法区分到底你是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大家都很不能关在自己家里不出去,仿佛身边所有人都是病毒携带者。

      怕的,真的很害怕,那些被收治的病人,有时候也是让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有医生管了,可是他们这些剩下的人要怎么办呢?

      专家说要隔离,可是要怎么隔离?

      病患家属在家里,他们也在家里,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里,甚至在一个楼道里,这样的隔离,有什么用?

      在这种死亡仿佛可能随时降临的恐惧中,终于有人绷不住了。

      怎么办?这是顶在普通居民头上的一个问号,也是顶在医护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头上的一个问号。

      不过,即使如此,向菀、唐利民、孙亚威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里最先开始——的确,这里是最不稳定的,可是这里的人也是最需要第一个帮助的!

      他们不是过来走个过场,而是带着方案来的。

      从他们开启研究计划到实行计划这个过程中,时间不多,无论是机关部门还是医疗机构,他们要处理的问题却太多,而这些,普通大众不理解也不想去了解,大家想要的就是——怎么样保证我们的安全?怎么让我不得病不被传染!

      这不是自私,而是求生的本能。

      当社区工作人员来这边宣传,说让大家做全民病毒检测的时候,有些人是惊喜的,也有些人是害怕和抗拒的。

      向菀他们也好,基层干部也好,市委工作人员也好,都明白从这里开始工作的难点,也明白他们必须要克服这个难点,迈出这第一步。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重塑大家的信心,引导全民抗疫的步伐。

      他们有备而来,孙亚威深吸了口气,看了一眼豆坊街道的书记孙福元和社区书记李金芳、小区物业主管方宇。

      孙福元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微胖,有些福相,总是笑眯眯的一张脸,看着就很有亲和力,尤其在这些日子以来的压力下头顶有点微微的秃,更显得……很平易近人。

      他对着孙亚威点了点头,稍稍擦拭了一下额头,大冬天的早上,却硬生生因为紧张出了一身冷汗,但是即使全身不舒服,他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给自己鼓劲,市委的领导、公安派出所也派出了维持治安的警力,他们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所以孙福元心里虽然微微有那么几分鼓噪,可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清了清嗓子,拿着高音喇叭,正要喊话给大家打气呢,人群中就走出了一个老大爷,颤巍巍的开了口:“医生同志,政府的同志,我就问问,你们安排我们做这个检测,查出来了怎么办?查不出来怎么办?查出来了家里人又怎么办?”

      “是啊,还有,你们这个检测方式安全吗?不是都让我们必须戴口罩?现在让我们摘口罩做检测,行吗?我们这里可是重灾区啊!我们在家里都带着口罩不敢拿下来!不会因为这会儿做个检查,回头发现自己被感染了怎么办?会不会有人对我们负责?”

      三言两语,说出了所有人最担心的问题,大家本来就处在惶恐之中,可这会儿,向菀、孙亚威这些人的出现,仿佛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出口,人群终究还是没控制住骚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慢慢地越来越激动,很多人都直接吼了起来——要不是还有对病毒的恐惧,他们恐怕要涌上来摘掉口罩狠狠地宣泄一番。

      孙福元额头上都是汗水,他简直要急死了,在市委决定对豆坊街道率先做病毒检测之后,他是庆幸的,这个结果,大家虽然都认同,可是孙福元也是努力争取了的——他也知道他们现在这个街道是个什么情况,每天都在加班走访做工作做宣传做记录做安排,他很清楚现在群众是个什么情况,也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更加觉得他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帮助,而不是把好不容易到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给吓走了。

      可是,当时安排小队各处走访宣传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但现在却又是另一回事,孙福元不着急才怪了,他是真的怕,怕这闹腾起来控制不住出了点什么事,自己担待不起——他也是刚刚知道,整个瀚城的大救星唐利民教授业在这里呢!

      万一把人伤到了,人家怎么想是一回事,上头能不能放过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缺了这个主心骨,他们瀚城可要怎么办呢?

      关键时刻,别看孙福元只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干部,可是他还是很拎得清的,知道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大家闹起来,把好事变成坏事。

      群众们会情绪激动,这也并非没有在孙亚威等人的意料之外,可是激动到要变成‘暴动’的架势,还是让人不安,尤其是向菀带队的医护人员,大多数是年轻的女子,少数一些男医生男护士已经警戒起来挡在了女同志的前面,而警察也眼见不对要往前来,孙亚威眼看情况不对,一个大步走上前来,这时候孙福元已经汗流浃背,拼命地高喊‘大家安静,安静一点,不要那么激动,冷静下来听我说!’然而,没人甩他,大家的情绪都太激动了,现场实在太嘈杂,一个普通的喇叭压根起不了作用,人群都快要无视孙福元的存在逼近了过来。

      首当其冲的可不就是医护人员?

      孙亚威眉头一皱,来不及多想,一扭头正想招呼警方的人过来先把医护人员保护起来让他们后退,他来想办法安抚群众,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听一声尖锐的声音响彻了天空,原本汹涌的人群受到了惊吓,突然就停了下来,而一队解放军战士就在这个时候整齐地列队走了过来,飞快地四散分开挡在医护人员前面,而为首的一名军官则扶着一位老者,手持高音喇叭,字正腔圆的声音加上那让人安定的军装,终于让人群稍稍安静了下来。

      那位军官走上前,高声说道:“大家不要着急,也不要慌,你们担心的问题,都由唐利民教授来回答你们怎么样?唐教授知道大家这段时间担惊受怕辛苦了,所以亲自前来,就是希望能够给大家真诚地帮助,如果你们需要帮助,如果你们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政府、对我们的医疗专家和团队、对我们的子弟兵还有一份信任在这里,那么就请大家先不要激动,冷静地听一听唐利民教授的说法,然后再有异议的,我们一一解答,好吗?”

      来人正是向菀的丈夫赵盛和,而他陪同的,则是唐利民教授。

      解放军战士用惊人的速度搭建了一个临时的高台,赵盛和扶着唐利民走上去,赵盛和就把喇叭给了唐利民,他站在一旁,主要护卫唐利民教授的安全。

      而这时候,唐利民还没开口,就有群众认出来了:“是唐利民教授!真的是唐利民教授!”

      “教授真的是你!你真的亲自来了!”

      “教授,你救救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这一瞬间,原本激动的人群又换了一种激动的方式,许多人在惊喜之后,开始放声大哭,开始展现他们的无助和脆弱。

      而这时候,唐利民教授开口了,他没有任何客套,而是开门见山:“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你们忍受了太多的恐惧和不安,你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来了,如果你们能够信得过我,那么,就请听我说一说吧,大家听我说完,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有什么问题都来问我,我就在这里,一一回答你们,好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第四十章 矛盾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