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白玉堂与唐柔闯荡江湖的日子是十分快乐的, 是一种肆意的挥洒任性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 都是珍贵的, 却只记录在那个年纪. 成长的代价, 就是失去一些东西, 收获, 是还会得到其他珍贵的东西.
望着铜镜中的倒影, 唐柔总是想, 她是否在白玉堂身上, 固执地留住一个可以张扬的自己, 她知道自己是爱白玉堂的, 但是, 她也隐隐觉得, 总有一天, 他们会不得不面对对方的任性, 谁会做出让步? 让多少步? 感情是否会在这些让步中消失? 想到这些, 她默默扣下了镜子, 镜旁, 一封书信展开放着, 终于还是要回家了.
那夜, 白玉堂只知道唐柔的兴致很好, 她喝了很多酒, 多到连白玉堂都得拜了下风, 她的眼睛总是那么的明亮, 亮得有些让人感到绝望, 那夜, 她笑着说: \\\'如果两年后我们都没有遇到倾心的人, 那么就在一起吧.\\\' 白玉堂没有回答,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喜欢唐柔, 但是朦胧中他觉得似乎他在等待另外一个人, 或者是, 另一种感觉.
第二天, 唐柔离开了, 之后的一个多月里, 白玉堂感到寂寞了, 不过, 很快, 他就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目标: 打倒一只猫.
这猫嘛, 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哪只, 白玉堂找他麻烦的理由呢, 也是路人皆知了, 这里且说一下本来对当官不是很热中的展昭为什么会改变了主意.
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时冲动加上包拯和公孙策的巧舌如簧, 再加上一点点\\\'利诱\\\'. 这位说了, 我们喜爱的展昭怎么会被利诱呢? 当然, 本文中的展昭本来就不是一位忍辱负重的高大全的国家好干部形象, 而是一个很有正义感但是很会生活的有品人士, 大家都知道有正义感的人往往都会有冲动的时候, 尤其是有些本事的人更容易觉得自己是可以正义一把的, 有了这样的前提, 再加上点外部诱因, 展昭就成了后来的展护卫.
******************************
事情是这样的(插一句, 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象力, 所以这之后的描述可能过于简单, 大家全当那时候的人都和我一样思想简单就好了):
起因呢在于包拯斩了庞太师的儿子庞X(名字记不得了, 反正也就一过场人物), 展昭在其中多多少少出了点力, 这庞吉也算是正义人士, 算是把这笔仗记到包拯和展昭头上了, 包拯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圆滑的, 几次殿上交锋, 楞是没让庞太师讨什么便宜, 于是老人家心口这气就生生堵在了那里, 思来想去, 觉得还是拿没有一官半职的展昭开刀比较可以以大欺小. 无奈, 展昭处事, 无愧于侠者风范, 即使是惩治恶人, 也从来不会真正赶尽杀绝, 跟了包拯后, 更只是努力地填补大牢的空位而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再加上包拯新收的四员大将对这个青年也是无比的崇拜, 做起事来, 更是滴水不漏, 只噎得老庞在家摔杯子...
思来想去, 只能上奏说包拯用编外人员办案, 多少不和规矩, 容易落人口实, 虽然这个理由非常非常非常地有点像强词夺理, 但是皇帝看在自兄长死后就愁眉不展的爱后的份上, 多少也会做出偏向的举动, 毕竟, 展昭是个无名小卒, 可以牺牲的, 当然庞吉也没有想着说除掉展昭, 老人家一把年纪也不是白混的, 江湖人的规则, 和法理多少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借机拔掉包拯身边的一员大将, 至少心理上会安慰一点, 也算是扳倒包拯的初步胜利.
庞吉算漏了一件事, 那就是皇帝久居深宫, 对外面的精彩世界很是向往, 偶尔也着信任的宫人出去弄些传奇小说看看, 正对江湖人士无比好奇加渴望呢, 大内高手里也不乏有名门子弟, 对江湖上的事情多少知道一些. 所以, 当皇帝看到庞吉的折子的时候, 急召宫里的江湖通来8卦一下, 一听说这展昭乃是鼎鼎大名的南侠, 登时兴趣就来了, 下了诏去\\\'责怪\\\'包拯用人不善, 字里行间的却是想见识一下江湖的模样.
也巧, 由于前文所说的灾星体质, 包拯在这个当口遇刺数次, 都被展昭从容化解, 而由于他的刚正不阿, 已然成为京城百姓拥戴的青天, 他请的三口铡刀连铡了几位贪官污吏, 使展昭觉得青天存在的必要性和保护这个必要性的重要性, 原本觉得官场争斗太无聊想走人的展昭, 几次告别的话都被刺客堵回来, 不由地要深刻思考了.
这心眼儿一活动, 以后的事情就难说了, 包拯是早有网络之心, 加上公孙策的从不同角度一通推心置腹地劝说, 展昭的一腔正义感开始要沸腾了.
眼看再加一把柴, 就大功告成, 皇帝的诏书来了, 包拯和公孙策一核计, 就把展昭给\\\'卖了\\\'.
毕竟江湖和朝堂的规矩不同, 展昭被包拯和公孙一说, 觉得有必要让皇帝消除江湖人都是一身横肉蛮不讲理的想象, 答应入宫见驾, 不过, 一入宫门深似海, 这一进, 十好几年就给拴牢了, 倒也并非展昭的本意.
******************************
展昭见驾的那天, 天气很是不错, 蓝天白云, 鸟语花香的, 特意换了身好看的靛蓝长衣, 更显得青年沉静如水, 俊秀出尘. 这样的人物入了宫, 在一群官服鲜亮的人群中, 硬是给人一种高洁的傲然的感觉, 不显半分寒酸. 即使是老对头庞吉, 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对手, 心里也是暗自感叹, 自己那蠢儿子怎么就不能生得如此气质, 然后对自己这种要不得的想法鄙视一通.
上朝的时候, 展昭只在殿外候着, 负手而立, 并无半分不自在, 环视间见有几位守卫对自己好奇地张望, 也都回以淡淡地微笑.
听得里面有宦官尖声传话: \\\'宣展昭晋见.\\\' 再看看殿外的艳阳天, 昂首入了大殿.
赵桢只见一修长的身影从殿外披着阳光走进大殿, 远远地拜道按礼叩见, 却看不见那人的像貌, 只知大概和自己的岁数差不多, 是个年轻人, 好奇心更大, 忙吩咐了平身唤到近前, 登时对这位举止潇洒, 英华内敛的青年大有好感, 只是却不肯相信这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人竟会是名满江湖的侠客, 他也知让展昭当场献艺是对展昭的一种侮辱, 正犹豫间, 庞太师阴阳怪气地提出了这一点, 登时给了皇帝一个台阶: \\\'庞卿家对展义士的功夫有所怀疑, 不如当殿演示一番, 以消妄言.\\\'
果然展昭心里不喜, 不过他本性就是淡淡地, 面上并未露出不悦的神色, 只是恭身领旨, 当庭演示自己成名的剑术, 袖箭和轻功.
因入朝不得携带兵器, 展昭并未将自己的长剑带来, 赵桢要显示自己的慷慨, 命内侍捧出一柄乌黑的长剑来: \\\'此乃大内珍藏的名剑, 展义士试试可还合手.\\\'
一位绝顶的剑客在面对同样出色的对手时, 会感到很兴奋, 同样, 当他们面对一柄绝世名剑时, 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展昭是位绝顶的剑客, 因此, 面对闻名天下的巨阙, 他的血, 热了起来.
几乎是崇敬地拿起那在旁人眼里一点也不出奇的长剑, 他轻轻拉动剑身, 伴了隐隐的龙吟低唱, 名剑出鞘.
青年笑了, 纯然得遇知己的喜悦, 手腕一翻, 第一式划出......
******************************* 此处略去对昭昭武艺HC描写若干, 想来应该有不少人写过, 偶先偷懒了************************
大家大概猜出来了, 所谓宝剑赠英雄, 这巨阙正是赵桢\\\'利诱\\\'展昭的关键之物. 想那展昭在耀武楼那轻轻一纵, 手在一层楼檐一撑, 再度翻起, 那御风之态, 潇洒之姿, 不让云燕, 可惜皇帝喜欢另一种生物, 脱口就是一句: \\\'这不就是朕的御猫嘛.\\\'
得, 大家还记得包拯吧, 一听此语马上拜倒: \\\'多谢圣上赐名......\\\' 赵桢话一出口已觉不妥, 不想被包黑子一口做实, 正尴尬间展昭已经回殿复命, 青年的脸色很是平静, 在听了其他人低语\\\'御猫\\\'之后, 表情有些僵硬, 皇帝心里就有点堵了, 不过人才还是要留住的, 君无戏言只好就将错就错, 须找些补偿才好. 见展昭虽然不说话, 目光还是常往内侍捧的那口剑上飘, 下了决心: \\\'展昭听封, 今封展昭为四品带刀护卫, 赐宝剑一把, 仍拨回开封府包拯治下任职务.\\\' 展昭先前多少被包拯和公孙策两张利口劝了多时心眼有些活动, 本来也打算长住京里帮帮忙什么的, 此下皇帝既然发话了, 也落个名正言顺, 当下领旨谢恩, 把宝剑拿到手里的时候, 终于露出了被人\\\'算计\\\'后的一抹笑容. 众人都松了口气, 只庞吉心里郁闷, 全为自己这一闹, 包黑子倒是得了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