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家乡的年味 ...

  •   家乡的年味(散文)
      撰稿人:乌伤氏

      提起春节,也许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年味已经变淡了。是啊,由于现代文明的兴起,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耕文明的一些传统仪式正在徐徐谢幕。其中一年一度的过年方式,首当其冲地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有的继承下来了,有的消失了,有的还在创新中。譬如烟花爆竹的燃放,已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与约束,不能再肆无忌惮地进行了。又如谢年以后,一家人围着争掰猪头肉吃那种其乐融融的景象,也被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春晚所取代了。还有家家户户纷纷都炒各种米花,然后切成形形色色麻糖的现象,如今也换作了只到集市上适量买一点,而不需要再折腾忙活几天了。再还有春节时走亲访友的习俗,由原来的长达十天甚至半月变成了只在宾馆或饭店里聚餐一次。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又改作了只是用电话相互拜年,或者就干脆取消。

      然而,随着牛年脚步的到来,义乌城乡的年味其实并没有真正变淡。

      你看,大街小巷挂满了大红灯笼,甚至小区的健身活动场所周围也挂上了红色的小灯笼,城市大道上依旧是车水马龙,大街两旁的商店也依然在营业在赚钱,诚可谓人财两旺。各超市卖场上,市民们虽然佩戴着口罩,但依然是客流不减生意兴隆。农贸城里,农副产品的交易十分火爆,简直是热火朝天。再看,乡镇集市上也是喧闹异常,年货物品丰富充盈。“雅文楼年糕---”,“吴店馒头---”,“上溪牛肉---”,“佛堂羊肉---”,“富阳冬笋---”,货主商贩们的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操持好业务之余,还笑盈盈地向顾客们发起了迎新春联。企业的财会人员在柜窗前提取现金,她声明红票子一定是要崭新的,原来是在秉承单位领导的吩咐,准备向留义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天南海北人,集体包饺子,共同看春晚。千家万户,不,应该说是处处,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一个个场景一幕幕画面,缀成一副长长的温情绚丽的迎新风情画。这副迎新风情图,传递着佳节来临前义乌的市场信息,透视出义乌市民和驻义外来人员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和乐观情怀。
      百节“年”为首,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过年。春节是全民共欢全家同乐的节日,也是人们布旧迎新准备再出发的节日。
      荡除鼠年尘埃,喜庆吉祥牛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家乡的年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