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传说,离这片大陆极东之地五万八千里的海上有个仙岛,上面住着的都是仙人。其中有一位仙人神通广大而且乐善好施,偏偏又长得世间难得的俊秀。哎,诸位可曾听闻百年前的那场大旱灾?万亩颗粒无收。屋漏偏逢连夜雨,许多地方又爆发了瘟疫。路边饿死骨堆的有城墙那么高,土地上所有能吃的都吃完了,老百姓也真是没活路了,为了生存活人吃死人,甚至还有不少穷苦人家易子相食。可怜那些小孩子了啊,那时的人间就如同地狱一样。那叫一个惨! ”
      说书人忽然一停抬头看了看天,自顾自地长叹一声“唉.....惨呐!” 又端起面前的白瓷茶碗慢悠悠地品起来了。
      倒是四周听众个个伸长了脖子,急忙问到:“那后来呢?”说书人还是不紧不慢地喝茶,抬眼瞧了瞧面前小方桌上的大托盘,盘里盛着稀稀落落的几个铜板。
      听众们一下子明白过来了。面色不满嘟哝着“嘿! 你这小子,敢情是吊足大家的胃口好赚钱啊。”
      “就是啊!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做起生意倒是挺滑的。可个个嘴说着不满却还是乖乖低下头解开荷包掏钱。
      说书人放下茶碗施了个礼,面色黯然道“小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前几日又丢了包袱,所有家当都没了。这才出此下策在街头说几句书赚碗饭糊口,各位好心,小弟当铭记于心。”
      听了说书人的经历听众们不由地细细打量说书人,约莫着也就十七十八岁的年纪,模样长得十分清秀,许是最近消瘦了不少,身上的蓝色长袍松松垮垮十分不合身。有些老者又大发同情,缓缓掏出些许铜板放在托盘上。
      看着托盘上的铜板碎银子越聚越多,说书人一笑。又接着说起来。
      “可是忽然有一天,东边缓缓飘来一朵紫色的云团,云团周围像镀了层金边。上面站着一位仙人,仙人只一挥袖便天降大雨,草木转瞬间生根发芽,稻谷结穗。人们都纷纷跪着叩谢仙人。可惜了。地上的人大都是肉眼凡胎,哪能窥见仙人的仙姿。不过,后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观---------万宗观的上任观主执一道长曾画过一幅仙人画像。画中有两位仙人皆是站在紫色祥云之上,一位是少女模样,虽不是倾国倾城之貌可看着倒挺顺眼,眼睛弯弯的如同新月,带着笑探出头来向下看,而另一位正是那位神通广大的仙人,却单单只能看得到一个背影,身着白色衣衫,漆黑的长发随微风扬起,身形颀长。万宗观里有位小道士说五年前曾见老观主坐化前在弥留之际对着画像焚香还说拜谢仙人降雨之恩。所以小弟猜想执一道长必是天生道骨,百年前目睹了仙人真容。可见万宗观果然名不虚传。而这幅仙人画像也成了万宗观的机密,鲜有人知。小弟也是无意中听到两个小道士闲谈才略知一二。所以恳请各位千万别泄露了出去,也万万不要去万宗观多生事端啊!今日这番话只当是小弟的疯人疯语,听听便罢当不得真啊!”
      听众们互相看了看又齐齐说道“呵呵。小兄弟啊,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说出去,一定”
      少年嘴角轻扬狡黠一笑,又正色说“多谢,今日天色不早了。诸位若有心捧场还请明日再来吧”便绕着桌子走向听众又一转身背对着众人整理托盘上的铜板。
      听众们带着满腹疑问又不好意思发问,还怕这位少年再要银两,低头一看荷包终是摇头一一散去。
      我见众人都已离去,便上前几步想让那少年再讲些故事,况且我实在是好奇那个仙岛叫什么名字。反正清霜给了我不少银子,大不了再给他些便是。少年背对着我清点铜板,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说的那个仙岛叫什么名字啊”
      “不知”
      我继续问道“那你知不知道那位仙人叫什么名字啊?”
      他仍未转身继续数着他的铜板,淡淡地回答“不知”
      “你能不能再讲些故事?我可以再给你些钱。”
      “今日不讲了,明日再来吧”

      我自觉没趣,顿时失去了所有好奇心,正要走不料他却忽然转身,方才我一直在他背后,离他只有一步那么近,不由地被他突然而来的动作吓一大跳往后了退一步。而他还在自顾自地低着头用一根绳子穿铜板。刚才一直在人群中没看清楚他长什么模样,现在我仔细看来这少年真是十分俊朗。发觉了我正盯着他看,少年停下手中动作抬眼看我。
      见偷窥被捉了个现行,我索性对他一笑化解尴尬,可他却像受了惊吓,睁大了眼好像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手一松一把还未穿的铜板便叮叮当当地掉在地上。我心里很郁闷心想我长得也没那么吓人吧,再说了我现在是男装,我可比这大街上的许多男子俊多了,连醉梦楼的花魁都这么说呢。
      我弯腰替他一一捡起散落的铜板,他愣愣地盯着我看,眉头微皱,接过铜钱又摇头自言自语:“不可能,不是。”
      “什么不可能?”
      他也不答只施了礼:“在下江南人士,江易扬。刚才·····抱歉,因为兄台长得很像···我认识的一位故人。”
      以前被人贩子忽悠时还说我和她女儿长得一模一样呢。所以这次我对他的话并没有当真。
      “江兄客气了,这是小弟三生有幸。”我又问:“江兄可知那个仙人叫什么名字?”
      在仙界除了师父我只认识子默仙君,可他是万万不会救人的,他肯定会掐指一算然后摇摇头说这都是他们的命数。
      江易扬忽而一笑说:“这都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速回”
      忽然听到清霜的传音,我心里一惊。往西方一瞧,快日落了。
      我大叫“糟了!······江兄,小弟还有急事,先告辞了。”
      我拔腿就跑,慌慌张张地穿过大街上熙攘的人群,听到江易扬在身后大声喊问我名字。我回头边倒着跑边挥手“顾一,有缘再见”
      一直跑到城郊一处林子才停下来环顾四周,还好此时林子里无人。我赶快从乾坤袋里掏出小圆盘,念起催动圆盘的法咒。
      再睁开眼已经到了沧灵岛的后山,又赶紧施法换回衣装。
      几个月未来,竟不知白色的浮生花已经开了,穿过浮生花海,我才发现碧桃林中粉色的桃花也已经盛开了,可白色和深红色的桃花还没有开。和往常一样我把在人间买来的小玩意儿都藏在那棵很粗壮的梧桐树下,待有机会再来取。
      回到大殿,清霜递给我一杯热茶,果然,我前脚刚回来师父后脚就到,看来师父还没有发现我偷溜出去了。我定了定心神端着清霜准备好的茶上前。
      “师父,您奔波劳累这么久肯定口渴了,快喝口茶吧。”
      师父点点头称赞了句“好徒儿。”就端起那只他最爱的青玉茶杯喝了一口,闭眼品尝。又睁开眼不相信地问我“这是你泡的茶?”
      师父笑笑“忆瑾懂事了,只要你这里面泡的是茶叶就好。”
      我暗自心虚,看来那次泡的树叶茶给师父留下了很大阴影。
      两年前,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用一些香气宜人的树叶做茶?于是就在后山林子里寻了好久,才发现一棵不知名的树,树叶闻起来很是清香。我在树上摘了些树叶又学着清霜那样炒茶烘焙,最后,还为它起名为清叶茶。
      我软磨硬泡了半天,师父才答应做第一个喝清叶茶的人。不过,我只说是新茶叶却一直没告诉他是用树叶泡的。我将第一杯茶奉上,师父干笑着接过茶杯。犹豫了下还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又皱着他那长长的白眉毛咽下了那一口茶。师父捋着白胡须笑咪咪地问“忆瑾,你该告诉师父这是什么茶叶了吧,怎么味道这么特别?”
      我还以为是师父夸赞我的茶好喝就特骄傲地说“树叶!怎样?哈哈哈哈···师父。一会儿我就去給 仙君送些让他也尝尝”
      “树叶?!!”
      师父的眉毛都快拧的打结了,黑着脸快步走出去。罚我三月内不许去后山,不许碰他的青玉茶杯,更不许乱送茶叶除了给仙君。
      我又为自己泡了杯,尝了一口实在是······苦,太苦了。明明叶子那么好闻怎么喝起来这么苦!比师父炒的苦瓜菜还要苦!我将一口茶全部吐出来了,急忙跑着找糖吃。
      心里只想着一句话:师父他老人家果然气度不凡,这都能喝得下···顿时觉得师父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了,以后再也不说他是老不正经的了。

      从往日的回忆跳脱出来,我犹豫着向师父问道:“师父啊,那个开法眼能看妖魔本身的心经到底怎么念啊?我很想学这个····师父?师父!”
      “忆瑾,这心经也不是一直奏效,有的妖,魔,神,仙法力强大你是看不到他们本身的。师父从子默那给你带了一盒糕点,快去尝尝吧。”师父一直低头想着什么呢?以前他可是一直很鼓励我赶快学,今日好像很不一样。
      我满怀期待地打开食盒,一看竟是杏仁酥,花生糕,还有芝麻酥糖。这些都是我在人间 喜欢吃的。想不到仙君竟也喜欢这些人间的糕点,看来下次可以托他帮忙带些回来。

      如果不是子默仙君整天念叨着“人间好,人间好,神仙一去忘不了”,那时候没出过沧灵山的我兴许对人间也不会那么感兴趣。
      第一次跟师父去人间时,经常听到人们都说仙界是最好的地方,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许多仙人最爱的地方就是人间。
      子默仙君就经常说人间的酒虽不如仙酒清纯可是胜在酒味很足而且酒劲大,他总是一在人间喝的大醉就跑到沧灵山給我讲人间的好,每次他都说一大堆他见过的有趣的事情,说人间有许多好玩的节日,节日里还有特殊的习俗,更有些节日还要吃一些独特的食物。
      那时候,我还没有自己一个人去过人间,跟师父去过几次基本都是和妖魔打交道,吃住都很是随便,吃的最多的就是馒头包子······。哪里听过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经常把我引得心里痒痒,急忙问他我怎么才可以偷偷去人间,可他忽然就倒头大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