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县城 ...

  •   于是,在早上杨婶醒来时,就看见正坐在一旁哼哧哼哧的磨着木头的李原原。

      “小李,你一大早在这里磨这个木头干什么?”

      看着杨婶好奇的目光,李原原摸摸头,道:“我想着要是以后能碰见小动物什么的,也许能用得上。”

      杨婶无奈的摇摇头:“你这傻孩子,这哪是这么容易的,你一个小孩子哪里追得上,稍微大点的野物那都得用陷阱抓,太小的跑得又快,你这个也不顶用,你肯定是白费力气。”

      看着杨婶不赞同的目光,李原原只好装作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就当自己小孩想法太天真,被点破后不好意思。

      真实原因肯定是不能说的,真要说出来,估计要被当成异类了。

      “嗯,这个也是我临时想出来的,要是真不顶用的话就算了,反正也快磨好了。”

      说着又忙转移话题,询问其县城的情况来。

      “对了,杨婶,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到县城?”

      “快了,在遇到你之前我也赶了两天的路了,我估摸着明天天黑前应该能到,我也是几年前去过一次,当时我就是走了3天的样子到的。”

      说着又高兴起来,“等我们到了就好了,官府肯定不会不管我们的,总能活得下去的。”

      看着杨婶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李原原也禁不住跟着高兴起来,希望以后真的能越来越好。
      之前那种居无定所,像野人一样流浪的生活再也不想经历了。

      ======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总是事与愿违,在这天天黑前,李原原和杨婶在离城门口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无数的流民。

      他们挤挤挨挨的在城门口涌动,走进的还能看到有部分流民在拍打城门,然后被城墙上掉落的石头砸中。

      人群中马上就空出一大块地方,墙上的士兵还在呵斥人群后退,而躺在地上的人则捂着伤口唉唉叫痛,最后被人拖走。

      李原原看到这个情况,心下一惊,连忙抬头看向杨婶。

      只见杨婶也慌乱的抱起杨妮,焦急的朝城门口去,最后拉住一个老大娘开始询问情况。

      “大娘,这是咋的啦,怎么还不让进去了?没有官府出来施粥赠药吗?”

      语气里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慌乱,杨妮似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惊慌,牢牢的把头埋在杨婶的怀里。

      “唉,也是造孽哦,不知道哪里来的狗官,全不把人的死活放在眼里,我们村算是离县城比较近的,我到这里已经两天了,最开始到的人还不多,官府已经不准人进城。

      后来人越来越多,干脆关闭了城门,见人拍打城门还丢下恁大的石头来,好险没砸中我老婆子。”

      说着伸出手来比划了下大小,又接着道:“后来有天早上起来就见在城门口张贴了张告示,有识得字的上前去看了,说是前线正在打仗,国家现在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没有能力救济我们,让我们不要聚众闹事,免得疫病蔓延。

      还让我们各自离去,要么回乡,要么就先到山中居住,自去寻活路,哎哟!这不是让我们去死吗?!我这把老骨头活得下去又哪里会到这里来!”

      说到这里,老大娘又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唉唉痛哭起来,最后被家人拉走。

      在一旁听到这番话的李原原已经面沉如水,而杨婶也貌似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时竟是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城门口久久没有动弹。

      这个情形让李原原想起了明朝末年的事情,电视上关于朝代的更替,一般只会涉及到朝堂、皇帝、美人,这些具有戏剧性的权谋故事,毕竟这种故事既华丽又有戏剧性,很适合编剧们加工创作。

      但是李原原以前查流民资料的时候就知道,明末乱起来的起因,是始于明末鼠疫。

      起源于北方的鼠疫在后来后蔓延全国,加之之前明朝已经经历过旱灾,水灾,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国家早就不堪重负。

      而后来的鼠疫,简直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在次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当时的京城堪称鬼城,活人寥寥无几,而李自成的起义军,实际上就是官府不作为,找不到活路的流民组成的。

      想到这里,李原原趁杨婶还在愣神,悄悄溜到门口看了一眼门口贴的告示。

      嗯,还好不是明朝,不过也可以确定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存在过的朝代。

      这个朝代叫做大吴,用的文字也是汉字,具体内容跟听到的差不多,只是还有一条老大娘没说,官府还号召百姓踊跃参军,去前线保家卫国,击退叛逆。

      匆匆扫完告示,李原原脚步沉沉的回到杨婶身旁,见她虽然已经没再继续发呆,却好似已经绝望,只会不停的拉着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刚刚已经问过的问题。

      虽然每次得到的回答都一样,却仍然不死心的拉住下一个人继续问。

      “杨婶,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李原原觉得不能再放任她当祥林嫂,用力拉了一下她的手臂,让她看向自己。

      “杨婶,我刚刚又去门口问了一下还在城门口的人,又指着墙上贴出的告示问过了,官府确实不管我们了,我们进不去了,现在我们要想想其他办法,你总得想想杨妮是不是?”李原原说着又指了指城门口。

      听李原原讲到女儿,杨婶终于开始慢慢镇定下来,和李原原一起走到角落,开始商量以后的打算。

      李原原继续道:“这里肯定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我听在门口的大哥说,他们已经来这里好几天了,没有一个人进得去。

      官府说是怕他们把病过给县城里的人,也不肯替他们检查,也没有吃的,他们都是吃的自己带来的干粮,还有的人已经开始在吃林子里的野菜了。

      而且我还看到角落里已经有人躺在地上,不像是受伤,倒像是生病了,我们再呆在这里,说不定吃的也可能会被抢走,而且就算没被抢走,万一被过了病,肯定活不了。”

      说着又指指杨妮,道:“ 特别杨妮这么小,要是生病了,没有官府施药,肯定活不了。”

      李原原觉得杨婶能带着女儿逃难,肯定不会到了现在不管女儿的死活,如果呆在这里会对杨妮产生生存威胁,她肯定会慎重考虑,问题只在于自己能不能给出合理的安排。

      “那离开这里,我们要去哪呢?我来过的地方就只有这里,以前我基本都不出村,天地这么大,我们又能到哪里去呢?去了其他地方就能活下去吗?”杨婶说着又满含希望的看着李原原。

      “其实我以前倒是听那个经过我们村的游方郎中说过,说是在大吴的最南边,有海,海里有好多好大的鱼,天气就算到了冬天也不冷,在那边冬天穿单衣都可以。

      而且那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我在想,这样一个地方,就算官府真的不管我们,我们肯定也不会饿死。”

      眼神坚定的看着杨婶,李原原给出自己的方案。

      其实李原原对于这个朝代的南方是不是真的有海也不敢确定,但是她知道,要生存下去,在古代,南方肯定比北方更容易。

      光是气候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而且,当她看到熟悉的文字时,她觉得自己就算不是在中国古代,那么最多也是平行时空。

      而中国的南方是有海的,而且海岸线很长,而现在,首先自己就需要给出坚定的答案,这样才能让已经六神无主的杨婶重新获得信心。

      “我倒是听人说起过海边,像琼州就是流放囚徒的地方,而且这里离海边很远,我们肯定到不了,而且就算能到,那我们要走这么远的距离,要怎么生活呢?”

      杨婶不安的搂紧怀中的女儿,沧桑的眼里满是无措。

      “没关系的,如果我们到不了,听说南边的有钱人很多,到时候我们去找找活干总能活下去。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在这里待下去,如果等不到官府开城门,到时候我们再离开,吃的不够,肯定活不下去,说不定杨妮都会被抢去,我听说恶疯了的人还要吃人!”李原原再加一把火。

      这也不是她随口乱说的,虽然她目前还没有遇到,但是她知道中国古代遇到大灾害后流民缺衣少食,易子而食是却有其事的。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她也不知道后面不会真的变成这样,如果是,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所以她才想赶紧离开这里,总之宁愿以后自己在逃灾路上饿死,也不要某天被谁抓去吃掉,光是现在想想那个场景,就觉得浑身冒鸡皮疙瘩。

      “吃人?!那我们赶紧走,南边是吧,我们现在就出发!我就剩这个女儿了,我就是死也不能让她被抢走!”

      杨婶听到这里,脸色一白,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来拉李原原的手准备离开。

      李原原赶紧拉住她。

      “等等,我们明天早上一早再走,今天已经走了一整天的路了,就算再走也走不远,而且你看杨妮也累得走不动了。”

      看着这个安静又乖巧的小女孩,李原原觉得无论如何,至少在自己谋求生路的时候,能带上她和杨婶一起就带上。

      不仅是因为她们在一路上对她的照顾,也是因为她在这个陌生的朝代,这是她目前唯二遇到的对她没有恶意的人。

      也许是一个人孤独太久,有人跟她一起努力活下去,有一起同行的伙伴,让她觉得现实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

      说罢也不再多言,主动接过杨婶怀里的杨妮,抱着她走到人群的边缘,招呼已经有点迷茫的杨婶,最后选定一处大树下,坐了下来。

      李原原拿出她的东西开始准备做晚饭,她准备今天早点睡觉,明天一早就启程离开这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县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