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2、拔凉 ...

  •   梁青山运功调息的工夫,李经已将元无庸的浮光掠影重新听了一遍,收获颇丰。

      这段浮光掠影,是元无庸自述生平,前半部分是他早年的一些经历及心路历程,并无什么紧要之处,只是与李经颇有共鸣之处。这后半部分,却是信息量巨大到大出李经的意料。

      最先令他惊讶的,就是那只虚弱得几乎让人以为长不大的狐崽儿,竟然真的就是狐妖。

      元无庸还给它起了个名字,随他姓,元团圆。

      为了让这只先天不足的狐崽儿能够长大成狐,落魄于凡尘的元无庸,一脚踏入了医道修行中,或许这些年他已识遍了人世苦难,早有此心,而元团圆的出现,就成了最后一把推力,终于让元无庸下定了决心。

      元团圆在这个男人的精心呵护下,终于平安度过了生死关,长成了一只活泼讨喜可爱灵动的家养狐狸,元无庸甚至不惜耗费真元,为它开启灵智,教它修行,让它变成了家养妖兽。

      只是元团圆的修行之路并不顺利,它毕竟原本只是一只普通的野狐,出生时便远比寻常狐狸体弱,能平安长大,已是用尽了所有的潜力,再也没有潜力用来修行了。

      可它偏偏遇到的是元无庸,骨子里天生就逆反的男人,他不信命,更不信平庸是注定的。为了提升元团圆的修行资质,元无庸一脚又踩进了禁术这个坑,一发而不可收拾。

      或许,元无庸沉迷于禁术,并不只是为了元团圆,他更是要借着这只普通的狐狸来证明,他元无庸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能让这只狐狸一飞冲天,也能让自己长生可期。

      他成功了一半。

      这一半的成功缘自于元无庸苦心钻研出了裁影术,也就是裁影迷心术的最初雏形。

      令李经十分意外的是,裁影术诞生之初,并无迷心之效,元无庸在禁术一道之上,堪称天资绝伦,就连以天才自居的李经,在知晓裁影术奥秘之时,也不禁生出了甘拜下风的感慨。

      裁影术,顾名思义,裁影化形以夺天地造化,以天地造化反哺于众生万灵,以补其不足。

      这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元无庸认为,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和,才是圆满之道,如果阴阳失和,那必然天地有缺。万生众灵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必然也分阴阳,阴阳相和的程度越高,就会越趋近于大道,修行之路一帆风顺,反之则修行艰难,甚至无法修行。

      于是他将肉身视为阳,将肉身投射在外的影子视为阴,肉身之不足,以影补之,便可阴阳调和。

      他研究出了裁影术。

      没有修行的根骨?

      那就找个会修行的人,从他的影子里裁取一段根骨之影,借天地阴阳之道使其逆转,由影化形,变成真正的修行根骨,再移植到不能修行的生灵体内。

      丹田太弱,无法催生丹苗胎养金丹?

      容易,裁取一位金丹修士的影中丹田,同样借助阴阳逆转之法,使之由虚化实变成真正的丹田,替换掉那个虚弱无用的丹田。

      诸如此类,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替换的。

      这一禁术,几乎集所有禁术之大成,甚至打破了禁术违逆人伦的最大弊端,一旦修炼成功,从此禁术不再受人忌惮,它会震撼整个山海之间,它能使世上所有不能修行的生灵,都踏上无尽的长生之路,它可以打破长生路上一切瓶颈,甚至连飞升都不再是天堑。
      元团圆就是裁影术被创出后第一个受益的生灵。

      为了让它踏上修行之路,元无庸也是做了一些不择手段的事情,会去修行禁术的人,原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性格,只要不失大节不逾底线便无所顾忌了。

      具体是哪些事情,元无庸没有细说,只在最后语带悔意的叹息了一声,说了一句“彼时年少,沉迷其中,用尽机巧,终成大错,累及天圆地方反目成仇,虽是悔恨,终是迟矣”。

      天圆地方,就是方氏与元氏。

      话虽不长,却透露出了当年两族反目的端倪,令李经惊愕不已,才终于明白元无庸为什么要逼退元氏救下方氏。

      原来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就是他。

      天圆地方反目成仇的原因,几乎可以算是近百年来山海之间最大的疑团,只是元氏隐世不出,无从探问,方老夫人对此又讳莫如深,对任何来询问的人都是硬梆梆的怼了回去,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去深究。

      这要是宣扬出去,只怕整个山海之间都要沸腾起来,议论声三年不歇,更有好事者不知能从中编排出多少个曲折故事来。

      只是李经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桩事情上,他更关心裁影术。

      既然元团圆成功的踏上了修行路,甚至有了九尾妖王之资,这足以证明裁影术空前绝后的成功,可后来为什么会变成裁影迷心术,更被元无庸狠心毁之。

      元团圆本身不足为惧,但它的裁影迷心术却是个隐患,若任它施为,不知多少修士要被它暗算变成傀儡棋子,必须想法子破除此患。只有知道裁影迷心术的根底,才能找出破解之法。偏偏这最要紧的事,元无庸却没有一口道出,反而话头一转,说到了白玉长城。

      准确的说,他提到了白玉长城上空永不飘落的飞雪。因有传言,那片飞雪是仙家寂灭所化,于是他就动了心思。

      飞雪飘于空,虽不坠地,但每当皓月当空时,就会投下一片雪影于山林间。

      元无庸裁取了这片雪影,试图从中逆转出一副仙骨,给自己换上。

      他又成功了,竟真的从雪影中逆转出了一副仙骨。

      但他也失败了,这副仙骨完全无法融入他的身体里。

      元无庸完全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他明明成功了,元团圆已经从一只普通的野狐狸,变成了拥有九尾妖王之姿的大妖魔,他为什么就不能将一身凡骨替换成仙骨?

      凡夫之躯,无法容纳仙家之骨,这正是裁影的局限之所在,不解决这个弊端,元无庸的长生路注定短暂。

      自此,元无庸陷入了极度疯狂的状态中,带着元团圆行走世间,不断的寻找机缘,改进裁影术。

      一念成圣,一念亦成魔,或许是太过执着,又或许是太过不甘,渐渐的元无庸迷失了心志,终日浑浑噩噩,只知埋首于禁术研究中。

      直到一日,天地忽然风雷大作,雷声震耳欲聋之时,他突然有了片刻清醒,方才察觉到裁影术已被他改进得面目全非,其中阴损恶毒之处,俨然比禁术更禁术。

      这风雷,正是天地大道预感到危机而诞下的示警声。

      元无庸冷汗涔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毁弃了与裁影术有关的一切,只是在轮到元团圆的时候,他稍稍犹豫了片刻。

      毕竟是亲手养大的狐狸,相处这么多年,虽名为主婢,实则形同师徒,情分岂同于一般。

      就是这一犹豫,便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元团圆天生就直觉灵敏,感受到杀机,本性趋势之下,施展了九尾妖王的天赋本能以自保。

      正是惑心之术。

      恰在此时,天地间的风雷乍止,元无庸的心志瞬间又陷入浑噩,正在他挣扎抵抗间,元团圆的惑心之术趁虚而入。

      便是在这般天地交感的机缘巧合之下,裁影术与惑心之术融合交汇,变成了裁影迷心术。

      元无庸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经心都凉了半截。

      至此他才终于明白,禁术秘籍中被毁去的其实是被改进得面目全非的裁影术而不是裁影迷心术,元无庸在秘籍中提到的“迷失心志”,与裁影迷心术的操控人心并不是一回事。

      眼前所见的裁影迷心术准确说来并不是一门术法,而是术法与天赋交融后,在天地感应下诞生的神通。

      神通无术可解,唯有神通者才能收之。

      解铃还须系铃狐,想要彻底解决这一祸患,还得去追元团圆,还得去追元团圆,而那狐妖狡诈多端,此时早不知逃去了何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2章 拔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