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芄兰 ...

  •   岑琬跟着江妙徽缓步上山,春意正浓的时节,一路都是云蒸霞蔚,乱红纷飞的景象,山侧还有一片橘树林,小巧的橘花莹白如玉,缀满新枝。

      香气漫山,山风吹过,卷起薄如蝉翼的花瓣,蹁跹在空气中。

      看过一路迤逦的花海风光,也不觉路远,她们不知不觉就到了慈音寺门口,因为路上的意外,到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这里香火向来很盛,一进门就看到寺院里站满了人,熙熙攘攘,甚至可说有些拥挤了。

      这样的情景之下,处处都要排队,一番折腾之后,心无论如何是静不下来了,拜佛求签过后,所有人只觉得口渴,紫芝正要去给她们倒水,就被江妙徽拦住。

      “我不想喝水,既然到了这里,不如去找竺空大师讨杯茶喝。”

      岑琬只觉得口干舌燥,眼看着水井近在咫尺,实在不知道江妙徽怎么想的。

      江妙徽笑笑:“想来你来这寺院之中不过春看山花秋赏红叶,几时真的进到佛寺里去求神拜佛了。”

      她说的倒也没错,不过说起来江妙徽比岑琬大不了多少,却总是沉稳持重的样子,如果再常常和看破红尘的高僧来往,未免暮气太重了。

      江妙徽似乎看出了她心中所想,解释道:“我母亲对佛事十分虔诚,我便也耳濡目染。这位方丈极为雅致,有不少好茶,好不容易来一趟,错过了可惜。”

      岑琬跟着江妙徽一路走到一个小院里,果然闻到了一股茶香。

      只不过在看到竺空大师之前,她们看到的先是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男子,他正手执小巧的玉碾轮,将茶饼碾成末,又倒入罗筛,注入沸水,一气呵成,动作潇洒自如,看的人也觉风清气爽。

      竺空看到门口的江妙徽和岑琬,笑道:“今日相聚也算有缘,这是蒙顶石花,二位施主如不嫌弃,不如前来共品。”

      江妙徽走进了些,缓缓道:“汤之候,初曰虾眼,次曰蟹眼,次曰鱼眼。若松风鸣,渐至无声。公子这般技艺纯熟,心手相应,果然是行家里手。”

      那男子闻言抬头,江妙徽这才看清了他的脸,这男子衣着虽不起眼,却是个模样十分惹眼的美男子。

      岑琬这才想起来在哪里听过,煎茶有鱼眼水和蟹眼水,先似涌泉连珠,后为腾波鼓浪。还是第一次真正看到,不过她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直接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我实在口渴得很,牛嚼牡丹,对不住公子的好茶了。”

      男子只是笑笑:“无妨,能够急人之所急,这茶也算物尽其用了。”他言语温和,没想到这个人不仅长得好看,还颇有风度,岑琬也不禁多看了他一眼。

      “听公子的口音,像是洛阳人?”

      见青衫男子点头,岑琬顿时有了兴趣:“洛阳牡丹久负盛名,还有龙门石窟和老君山,我虽未身临其境,也知道是个风物独绝的好地方。”

      那男子听她此言,又看到岑琬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神色反而有些黯然,他沉吟半晌,终是轻叹一声:“只怕要让姑娘失望了,洛阳确是名城,可我所居之处并非繁华都会,而是荒郊的穷乡僻壤。那里穷山恶水。实在是乏善可陈,只怕有观赏之心,也无无观赏之处。后来倒也回过洛阳城……”

      他的话就此顿住,终是摇了摇头,苦笑道:“不说也罢,人言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啊。”

      他的回答十分认真,不同于寻常客套,倒似发自肺腑。岑琬本是随口一问,可听到他这样回答,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人神色黯淡,看起来有些心事,又忽然这样交浅言深,像是喝醉了似的,她看着杯盏之中的碧绿茶汤,心中奇怪,难不成茶也是会醉人的吗?

      那人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失言,连忙道歉:“这话听来令人扫兴,实在对不住。可我也只是实话实说。”

      江妙徽突然开口,可语气颇有些犹豫不定:“公子姓褚,可是名叫褚牧?”

      褚牧抬眼,满是疑惑:“姑娘如何知道?”

      岑琬也觉得奇怪,看向江妙徽,江大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实在没理由认识外面的男人。

      江妙徽却是少见的面露喜色,“一别经年,表哥不认得我了?”

      褚牧看着她,沉吟半晌,才试探唤道:“妙徽?”

      见江妙徽点头,竺空大师也笑了起来:“原来二位竟是旧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贫僧早听闻褚施主才子之名,也颇为欣赏他的文章。褚施主会试前借住在此,不料会试过后竟开始焚烧书稿……”

      竺空眼中似有不忍:“人之际遇时有高低变化,实在不必自暴自弃,江施主好好劝劝他吧。”之后竺空便起身,说要到后堂替他们准备斋饭去了。

      江妙徽一怔,一时间忘了说话,等她回神,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许久之后,才听褚牧先说道:“实在惭愧,本欲进京赶考,奈何结果是名落孙山,已经三年了,想来多少次都一样,也不必再试,书稿不过无用之物,与废纸没什么两样。我过些日子就要回去了。”

      “怎么会?”江妙徽闻之动容,显然十分相信表哥的才学,甚至有些愤愤不平。

      “表哥切勿妄自菲薄,我虽不是考生,却也知道科场之中歪风邪气,考官的位置多是权贵把持,我一定和父亲说。”

      褚牧无意接受她的好意,江妙徽又问了些别的,好像是洛阳族人抢夺家产的事,岑琬听不太懂,便自己吃起饭来,等到茶和饭都已经凉了,也不见两人吃多少。她眼见插不上话,便在寺中四处闲逛。

      她并未觉得自己出来多久,可抬头看天,才发现时间已是黄昏,寺中的人潮早已散去,她们进来的时候人太多,路也是跟着江妙徽和紫芝走的,现在空空荡荡,这才看清这佛寺景象。

      这里各处有回廊相连,墙上有一块巨大的题经玉壁,寺内台座上的大佛宝象庄严,海灯烛焰摇动,四周香烟缭绕,自成一派庄严的佛国气象,还可以隐隐约约听到僧人的诵经声。红尘间的纷繁万象,在这片草木山石中,全都是平和寂静的。

      远处有佛塔高耸入云,那是江都一带最高的地方,岑琬左右无事,便顺着陡峭的台阶一路攀上了塔顶。

      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家的位置。想到白天下方人海茫茫,挨山塞海的样子,她倒是很享受这里的安静,可向北一望,居然又看到了密集攒动的人头。

      不过比起山寺中的毫无秩序,那些人显然要整齐许多。

      绣有苍龙图案的大旗随风飘扬,高头大马步伐稳健,马车四平八稳。车马带着一路风尘,正缓缓向江都城的方向靠近。

      古道上的马车车队如长龙一般绵延不绝,极为壮观,除了皇家车辇,再也不会有谁有这样的气派。

      她又向西边看去,好像看见了新修的行宫明月坞,岑琬很小就住在江都,见过这片土地原来的样子,明月坞原来所处的地方是前朝废弃的宫殿,几乎可说是遍地荒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岑琬探出头,试着看清楚一些,可她最多也只能看见晚霞映照的阁道,再往深处的景致已经被交错的复道和一座高过一座的楼阁掩住,无从窥伺行宫的具体模样,在阳光错落间朦胧模糊的虚影,仿佛神秘的海市蜃楼。

      如果皇帝的车马如果一直按宽阔的大道走,很快就被一座山挡住,估计他们晚上要在附近的山庄过夜,再绕道而行,才能到江都城。

      等岑琬看够了夕阳远景,走下了佛塔,江妙徽也已从茶室出来,天色已晚,褚牧将她们送到了佛寺门口,再一路目送二人离开,才回到寺中。

      等到上了马车,江妙徽似乎还再想着刚才的事,不过岑琬在旁,她才强令自己收回散漫的神思,“抱歉,我也没想到和他说了这么多话。”

      岑琬倒是真不怎么在意,这山寺她来了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看得这么清楚,也觉得自得其乐。

      “姐姐和褚公子是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么多年好像也没听你说起过他?”

      “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还在外祖家。那么大的男孩子总是顽皮爱闹,又爱欺负人,可表哥却十分懂礼谦和。那时候外祖家是一片碑林,他那时候才十一二岁,就常常跑去看,小小年纪能如此心静,也是难得。。”

      江妙徽一向惜才,大概不忍他明珠暗投,美玉蒙尘。岑琬也宽慰她道:“姐姐放心,有江丞相相助,他总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江妙徽点头,似在自言自语:“原来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芄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