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惊蛰前的最后一场雨,还夹着冰霰子掉下来,砸到地面上又纷纷地弹起,泥路上一颗颗的冰珠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卵。
这一天,阴云累累,春事已繁。草木萌动桃始华,三月上时,耕种好时节。
她挑了一条田中之路,欲从静僻之处抵达临安。一面身体疲惫,只能缓缓适应湿冷之气,一面路过每一个水塘,找到托梦之泊。历经数十载,她只好学会不着急,慢慢地走,万一白姑娘是在那逃难的人中,此时尚未抵达呢?
雨下来了,披着蓑衣的人还在田中,影影绰绰,纷纷来去。亦有人到她站着的茅檐下挡雨,让了一让,已经站了几个人。有人咒骂着雹子又毁了一亩地,她转过头又听见邻家嘲笑:“你才第一天下地,比着那雹仙来相会!”
众人笑了,她站在角落里也跟着一起笑,眯眼间,田野间雾气幽幽地上升,好像纷纷地找到了去处,一切自然而然。
再翻过这座山去,便又到城里了。她心里觉得到了,是了,就是这里了。
不疾不徐的好处,是即使随时可以退却,但也忘了为何退却。
过西门查了籍,官兵放她入城。她带着官籍入城,避不得躲不开,但好歹是一个真正的人。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决心变成人样,然后动了动嘴角,努力堆出一个笑,迈步走进城去。
一入门,人声吵嚷了起来。她顺着大街往前走,不远处两侧高门大楼,新旧杂陈,但都气派不已,门口停着轿子,花样新奇艳丽,看轿的人一边互相交头接耳,一边警惕地望着不远处的一群人。这群人躲在巷口,摆了个摊,避开四方门人的眼,时不时发出吆喝声。
她顺路走过去,恰好听见一人高声叫:“中了!”余下的人露出失望的声音,有些干脆散开了,于是外面又围了一圈新的人。
她已经知道是在赌博,吸引哪些从钱庄里出来的新富还有刚入城没见过世面的外人,输一把再走,算是给这繁华梦乡交一点人头税。她头也没回继续往前走。
一进门,还是要吃一点苦头,免得外人不知道这是京城,得意忘形起来。人生大门刚敞开的时候,第一个遇见的人,通常都是给人教训的人。
穿过城门,一时间有些恍惚。初来乍到,仿佛踏进的不是一个城,而是某个人的梦境。
旖旎她见过,缱绻也一样,夜深灯熄,一切化为虚有。刹那风光有多大的派头,最后都能在北方的夜中变得像熄了火的炕一样冷。街头再遇此人,只能见到轿子,连个眼神都不能相会,大家心中死寂,又去追寻下一刻的风光。这是石头的质感。她日日见到那些女人的心,都是这些做的。
但是眼下不同,一身的水汽包裹着她,把她稳稳地托在一个迷雾般的幻觉中。她心里刹那轻快了起来,仿佛不是来寻人,而是结伴春游,却不慎与同伴迷失,明明心中着急,眼光又忍不住地四下顾盼起来。
她就在临安城里四处游荡起来。
后巷里传来孩子们欢快的叫笑声,他们踩着水,在地面上玩着跳房子。
“跳到这里!”
“不不,跳到这里才有分。那里不算!”
几个孩子叫嚷着,鞋子和裹腿都湿透了,还是不厌其烦地玩耍着。
她静静地看着,觉得命运前方,此处最好。
追逐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就真的比停在原地好吗?
但她凭着直觉听到前方仍有其他声音,声音令她着迷。于是她又鼓起勇气向前走去。
街头有人在弹曲讲书。
她路过听着听着,一边留下泪来。
百年前的故事,为何现在还有人唱。
慢慢地人散去了,大约曲子太悲,他们不想听。
终于到人都散尽,她还在原地。看到一个小丫头和一个老翁,独自坐在角落。
老翁叹:“果然是无人爱听。”
他听到了前方有人,突然问道:“姑娘为何还不回家?”
苏云:“无家可归。”
老翁道:“那给姑娘唱支曲吧。”
丫头二话不说,唱了起来。丫头也停了。苏打量她的样子,沉默而平静。她很像一个讲故事的人。
苏氏忍不住前去询问,年纪多大,卖唱多久了?
她道二七,小名新绿。又道:“弹过几支。”
她的衣服都旧了,苏氏忍不住说道:“改名年年吧。”
老翁向她道谢,然后带着丫头离开了。她走的时候看到丫头在冲她一笑,嘴里说了一句话。
天地一瞬,她像是在对方的笑容中突然读出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