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这里是向家么?”

      一天早上门口传来一声吆喝声。

      向林开门出来,看见是一名信使。

      “是,是向家。可是有我家的书信?”

      “是的,一封书信,和一个包裹。”

      信使将东西递给向林后,就走了。

      向林拿着东西回到了堂屋。把东西交给了向爷爷。又叫了家里人都过来。向晨接过信。看见封皮上写着家书二字。应该是大哥寄回来的。

      “父母亲大人如晤
      久未归家,不知二老尚安康否?爷爷奶奶身体可无碍?大伯伯娘可好?两位弟弟可还听话
      时光荏苒,孩儿离家已数月矣,数月以来,一切安好,二老无需挂念。孩儿远在京都,至为挂怀。现已投在陈将军靡下。
      上峰及同僚对孩儿很是照顾,请勿挂心,孩儿一切都好。惟思亲之心日却。
      日前孩儿再训练后已参加几次小型的战斗,发觉自己还是有所不足,幸得将军教导,茅厕顿开。
      孩儿每每都在休沐之日替母亲看望外租。两位老人身体甚是康健,唯思念母亲而已,家中长辈待孩儿极好。几位兄长弟弟待儿如亲生搬。
      年节恐孩儿不能归家,侍奉长辈身前,还请原谅孩儿不孝。待孩儿来日给长辈请罪。
      秋风渐凉,望二老夙夜戒护,勿我为念!儿向远缄”
      向晨念的牙疼,一看就不是自家大哥写的。
      “这么久了,这孩子终于知道写封信回来了。老头子,快打开,看看远小子带回来的啥。”
      向奶奶高兴地眼睛都笑眯起来了。这还是这些孩子中第一个离开自己身边的,怎么能不惦记,可是也不能阻碍孩子的脚步啊。
      “你个老太婆,急个什么。”
      向爷爷打开了向远寄回来的包裹。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有两个木刻的小挂件、两个荷包、一个烟叶袋、还有一方手帕。还有两个标着止血的小药瓶。
      向家人都不用猜就是到每样东西都是谁的。一面把玩着,一面在心里想念着远在京都的向远。
      林玉秀和向奶奶也偷偷的掉眼泪。
      向晨在哪里摆弄着礼物,然后又摆弄着信。刚想把信装会信封里,觉得手感不对,面还有东西。
      向晨倒出来,一看,还有一页纸。字体和之前的不一样。
      “娘,还有呢,信没读完。”
      “又说什么了?”
      “这个是大哥自己写的。问关于他的婚事,定下来没,没有的话就不要应下了,大哥在京都遇见了一个哥儿,还心悦对方,所以想请爹娘成全,因着怕负了那个小哥,所以在没有确认前,他也不敢表明。哈哈。大哥有喜欢的人了。”
      林玉秀好向建对视了下,幸好当时李家人作妖,现在自己孩子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真好。
      向老爷子看看刚刚哭完,现在又笑了起来的老伴,又看看性质高昂,正猜测是个什么样的哥儿,将木头般的向远都懂得了喜欢的孩子们。做了一个决定。
      “我有个事要说下,家里也活也都快忙完了,等把冬小麦种下去之后也就没什么大活了。”
      向爷爷停顿了一下,环顾下听了自己的话,安静下来的我众人。
      “我们就全家去京都过年吧。正好也去看看远小子喜欢的小哥儿。老二你们两口子也去上门和对家聊聊。看看对家什么意思?如果可以的话。就把这事儿定下来吧。”
      向家人一听向爷爷的意思,都愣住了。然后各自商讨起来,觉得向爷爷说的很在理。所以大家一致决定等家里的事儿了了,就一起去京都。
      向晨晚上躺在床上还在兴奋着,可以去京都看一看了。自从来到这里,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府城。虽说府城里也没有宵禁,但是这毕竟不是那繁华似锦的京都。
      天子脚下的京都想一想就很兴奋,真不知道这里的京都和现代的故宫有没有相似之处呢?向晨一面期盼着,一面慢慢的步入了睡梦。
      等第二天向晨起来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已经各司其职各忙各的了。
      林玉秀和向大娘忙着把圣上赐下来的云锦裁制成衣服,虽说之前也已经开始做了。但是全家人的还是差好些。
      因为毕竟要入京都吗,入了京都,就必须要进宫向皇上谢恩。不光是因为赏赐的事儿,林家被平反,还有现皇后和林玉秀的关系。也都要进宫谢恩的。虽说不用全家人都去,但是进了京都总会用得上的。
      而且,林玉秀还要抓紧时间把一些规矩教给大家。进了京都不比在这里。在那里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分寸,避免被人抓到把柄,也省的被其他大家族的人看不起。
      向爷爷也带着两个儿子提前去地里忙活了,为了争取早日把地里的活弄完。这样就可以早日出发,不然天气越来越冷。在路上行走会很遭罪的。
      而云哥儿呢,就每天练习林玉秀交给他走路的姿态坐姿等等,还按照林玉秀的安排读一些书籍,吸取一些知识。因为有向晨这个读书人,所以家里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受过启蒙。
      向晨在熟悉了林玉秀所讲的那些规矩礼仪之后,又开始了日复一日温书的日子。
      就这样,又有半个月过去了,向家的土地已经种完了。在林玉秀和向大娘紧的赶慢赶之下,衣服也已经完成了大半部分,还差两个个小孩儿的衣服没有做好。可是如果再不上路的话,天气就真的太冷了,不太适合了。毕竟路途遥远,这中间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可能耽误。所以向家人决定这两天就起程。也快马加鞭地把信送给向远,通知他全家人要去京都的消息。让他在那面准备好一些必需品。
      在向家人忙忙碌碌中,终于到了去京都的那天。
      向爷爷前两天又找到隔壁福伯家和村长家,照看一下自己家里和土地。并打家里的几只鸡给两家抓了过去,又每家给了一两银子。
      向建原本想在镇上雇两个马车,后来在林玉秀劝说下转而买了两辆马车,这样由他和大哥一个人赶一辆。林玉秀又在两个马车上都铺了两床被子。又把那些皮毛大衣给每人带了一件。还准备了两个碳炉和两个小锅餐具等,就怕万一在路上没有地方住,没有东西吃。又带了一小袋儿的米,又准备了好些干粮,然后把风干的肉带上了一些还有菜干等等。
      向晨只带了自己需要温习的书籍。就这样在村长家和福伯家的送行下,向家人离开了赵家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