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一

      杜主任报的数字其实早在安剑干统计站的时候就掌握了。让他重新报一下其实是想看看这几年有什么变化。

      几天后,安剑在平阳有一个会。开完会还不到十点。安剑从会场出来坐进车子,直接向县经贸局驶去。

      安剑刚走进经贸局办公楼,正碰见周局长下楼,赶忙向前紧走了两步迎向前去:“您好啊,周局长!”

      周局长也伸出了手:“是清河的安镇长吧?哪阵风把你吹来啦?欢迎,欢迎啊。”

      两个人寒暄着步入会客室。周局长关心的问道:“安镇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安剑笑了笑,说道:“还真有个事向您汇报。您也知道,清河是个畜牧大镇,我们想从畜牧上做点文章,搞个肉类加工厂,原料不成问题,土地也能协调,可就是建厂房、购置设备需要大批投资,这不是向您求援来了!”

      周局长也笑了:“知道你来就有事。这样吧,我安排一下招商局那边,看有没有外资有这方面的意向。你也别抱太大希望,这几年外面的投资都投到县开发区那边去了。你们可以自己想想办法,民间集资也可以啊。”

      安剑有些失望,还是礼貌的表示了感谢,起身告辞。周局长一直把他送出楼来才回去。

      路上,安剑眉头紧皱,他知道,如果这个肉类加工厂建成,不仅能把清河的畜牧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还能大大提高清河的知名度,为清河下步发展奠定基础。可是,关键的投资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只能是设想。

      他想起周局长的话“自己想想办法,民间集资也可以啊”,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对啊,为什么不采用集资入股的办法呢,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把企业的兴衰与人们的利益直接挂钩,一举两得呀!

      安剑掏出了手机:“庞书记,晚上我想召开个班子会议,有个想法向大家汇报一下。”

      二

      晚上七点整,班子成员已经全部到齐了。庞书记简单开了个头,让安剑给大家讲讲。安剑略显激动地说道:“同志们,我们镇多年来一直是畜牧大镇。可是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畜牧大镇,没有成为畜牧强镇呢?是我们满足现状,缺乏发展的眼光吗?不是,这些年,我们的牛羊等牲畜养殖数量一直在逐年上升,在全县都排得上位次,不是我们工作没做到家,而是我们没找准发展的方向。”

      人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了,十几双眼睛望向安剑。安剑想,效果达到了。

      他继续说道:“正确的方向是什么?就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从畜牧上说,就是建一个肉类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志们,这个加工厂一旦建成,我们的牛羊都有了销路,我们的财政也有了收入,还能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这是为清河造福啊,同志们!”

      庞书记示意安剑暂停讲话,说道:“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固然是一个好路子,可是,我们的投资从哪里来?”

      安剑接上说道:“是的,一开始我也认为投资是个问题。可是经贸局周局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那就是利用民间投资。我们镇有大批的养殖户,他们既是加工厂的原料来源,也是潜在的投资来源,我想,镇财政投资一部分,镇辖区内的县属企业投资一部分,剩下的由各村集体出资,农户也可以自由投资,启动资金应该不是问题。”

      副书记刘伟接上说道:“我认为安镇长说的有道理。我在华联镇工作过两年,他们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民间投资,这几年建起了不少企业。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能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还能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一举数得。”

      其他班子成员也随声附和。庞书记干咳了两声,说道:“主意倒是不错。可谁能保证,这个厂子建成就一定能带来收益?”

      安剑说道:“这个问题倒不用担心,我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牛羊肉类的加工品目前市场上品种很少,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街上的小饭店,几百里路外的人都来吃,靠的就是独有特色的牛骨头、羊头肉,我们全镇每年几万头的牛羊出栏量。几乎都销往了外地,这对我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建一个加工厂,不仅是提高镇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而且也是民间的意愿。是众望所归。”

      庞书记明显被安剑的话噎住了。顿了一顿,勉强的说道:“那,安镇长你安排一下吧,工作怎么开展。”

      安剑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我已经预算过了,上两条生产线最少得需要投资三百万元,加上建厂房的投资一百万元,这还不包括土地的投入。我们镇财政能投入一百万元,其他投资需要民间融资,刘书记,你负责做镇内企业的工作,争取让他们投资一百万元,纪委李书记,你负责几个畜牧大村的筹资工作。争取能筹到剩下的二百万元,就和他们讲明,资金不是白投的,不管是集体投资,还是个人投资,全部算成股份,年底分红,让他们放心。”

      三

      接下来的几天里,清河镇全体上下就像过年一样,忙了起来。副职们忙着去争取投资,庞书记忙着去县里汇报,而安剑则忙着去外地联系生产线设备。

      肉类加工,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产品定位,品种选定,以及今后工厂运转后管理人员的选择,如何科学管理,抓出效益,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于这些,安剑都做了深思熟虑。今天的安剑,再也不是那个年轻冲动的安剑了。

      联系设备要去邻省的F市。安剑和财政所张所长两个人马不停蹄,晚上也顾不上歇息,一天一夜赶到了F市。简单吃了点早饭,立即又驱车赶到了梦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总部在北京,是一家专营各种机械设备的集团公司,在业内是数得着的大企业。

      公司刘经理热情的接待了安剑他们一行,上午带领安剑参观了他们的厂房和仓库,中午在会议室详细的介绍了肉类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情况和发展前景。经过刘经理介绍,安剑对上这个项目更加充满了信心。

      下午三点,关于购买设备的一些细节问题都已经谈妥了。考虑到清河镇的实际困难,也是在安剑的努力下,刘经理答应设备运到后不立即付款,而是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付款。这样又给清河留下了足够的准备资金的时间。

      在宾馆吃完晚饭,安剑随手拨通了副书记刘伟的电话。刘伟高兴地汇报说:“安镇长,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的筹资情况一切顺利,几个企业一听镇里要上项目,承诺共同出资300万元,畜牧大村经过做工作,也决定筹集200万元。今天又有几个养殖户来镇里要求投资呢!”

      放下电话,安剑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连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难道清河的人民一夜之间提升了素质?还是镇里的这一决策正符合群众的意愿?

      四

      农历四月十八,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对清河来说,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清河肉类加工厂要正式投入生产了。

      占地一百多亩,拥有三条生产线和一个大型冷库,管理人员都是镇政府协调全部股东从各个企业中精心选拔的,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其中竟然还有六个大专生。这样一个企业在清河落户,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也是新班子成立以来给上级交上的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震天动地的鞭炮声过后,庞书记步伐轻盈的走上设在工厂大门口的主席台,向人们汇报起了工厂筹建的工作情况,然后满怀激情的祝贺工厂以后取得良好的效益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台下,安剑和县里的领导们坐在一起,看着庞书记在台上侃侃而谈,分管工业的周副县长扭头问安剑:“你们建这个企业,庞书记出了不少力吧?”安剑赶紧说:“是,庞书记从企业一开始筹划,就一直很重视这个事。”一边的经贸局周局长笑了笑,没说什么。

      事实证明,清河镇上肉类加工厂项目是正确的。仅仅半年后,加工厂就开始初见效益。一年后,清河牌的牛羊类肉制品已经在周围几个县市打开了市场,在镇政府的鼓励下,不少当地饭店都到加工厂传授交流经验,使这里的肉制品色香味不断改进提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色产品。清河的养殖户数量成倍增长,并且带动了周围十几个乡镇的养殖规模扩大。

      这也成了庞书记的招牌,每次在县里开会,“我们加工厂怎么样”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别人一说起投资上项目,他就开始侃加工厂,啦心得,谈体会,好像这个厂子是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建起来的一样。有人曾对安剑说,要把实际情况向县领导汇报,别让庞书记一个人把功劳揽走。安剑却只微微一笑。在他心里,谁享受成绩不要紧,关键是要做出成绩,谁怎么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永远都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