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你有病吗 ...
-
你是不是有病?
杨易记不得是第几次听到这样话,无心的、咒骂的、讥讽的、各种各样。
他不善于解释也不敢去反驳。
对他说出这种话的人,大多在各方面都要高他一等。
人际关系维护起来已经很难,不要再去破坏。
是杨易从小就被灌输的人际观念。
下班回到家,隔壁小两口又在吵架。
一听就是中大型犬的叫声夹杂在里面,没一会儿连墙壁都传来颤动,抄家伙的声音。
他给自己泡了杯麦片,打开电脑。
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各种议论纷纷的评论声。
每一个话题下面都是各抒己见,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
杨易把今天编辑好的微博按照格式发到公号上,
回复了几个老粉的评论。
都是按照公司集合讨论出的意见。
工作进行到一半,手机弹出提示框。
姑姑在家庭群里说自己去做牙,医护态度不好,排队人又多,轮到自己治疗的时间特别短,觉得自己又被糊弄了。
抱怨的话塞满好几个屏幕,
家人们都在安慰。
杨易发完手上的工作微博,
在群里回了一条:我之前提的那家挺好的,只贵一两百。
群里陷入寂静。
没一会儿杨易他爸的私人对话框弹了出来:
你是不是有病?
杨易想了想,非要去医保报销更高那家的人不是他,
姑姑的收入是他的三倍,全家最高。
过了一会他回复:没有。
第二天回到工作室。
主管风风火火走到他面前,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早来的都是实习生,各个噤若寒蝉。
杨易昨晚的微博评论被人挂了出来,
几万的转发量,全是负面的。
杨易说:不是昨天讨论后要这样回复的吗?
主管冷笑了一声,账号在你手里你就不会删?
杨易说:凌晨三点不在我的上班时间。
没有责任心,上班就只看着钱看着加班费,
这一刻杨易是整个行业最烂的运营。
辱骂持续了半个小时,
当话题再一次落到公司给你钱不是让你凌晨三点睡觉的,杨易破天荒的回了句:不然呢?
主管暴怒直接就让杨易收拾东西滚蛋,
临走还当着其他赶来上班的员工面前冷嘲热讽:
有病赶紧去治,公司不养闲人。
杨易抱着纸箱走进电梯,
看见身边形销骨立的同行,
觉得自己没病。
老东家在业内还算有名,
被解雇的杨易迟迟找不到下家。
过了一阵日子,杨易选择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了辆小推车,
街头巷尾地卖夜宵和早点。
家里人都在反对,
高材生去干小摊贩,他让父母成了全家最抬不起头的人。
杨易把月收入的大部分都给了家里,
哪怕他因为手脚利落干净,生意很好。
但随着每次转账过去的一万多,
他爸还是会说:你是不是有病?
冬天的时候杨易摆摊碰见了老同事,
老同事捧着他的鸡蛋饼抱怨上次跟杨易发火的主管,
说没了杨易现在那主管拿实习生撒气,
什么时候实习生都跑没了就会轮到他们,
这公司迟早玩完。
杨易笑笑没说话,
多给他装了杯温着的关东煮,不要钱。
老同事的谢谢还没说完,小推车前又来了个熟面孔。
主管带着个看上去很外向的年轻人,
指着展板要了最贵的套餐。
杨易摊饼的时候,主管就点着杨易给新人当反面教材。
结账的时候杨易说二十八块五。
香喷喷的鸡蛋饼装在干净漂亮的纸袋里,
主管当从不吃这种小摊的东西,扭头给了身后的新人。
临走的时候还落下一句:
杨易你是不是有病?
杨易重新擦干净煎锅,
想目送一下自己很久没见的老同事。
看见主管嘟嘟囔囔问身后的老同事,
我早就说他脑子有病,你说是不是。
老同事刚打开一半的关东煮杯盖被匆忙扣了回去。
杨易看他的嘴一开一和。
啊、对。
杨易中午把小推车推回自家楼下,
在家里地板上剪起明天要用的包装纸,
隔壁的电视声很大,那个杯子被打碎的声音很小,
小两口又开始吵架,狗也跟着掺合了进来,
直到电视的声音轰隆一下戛然而止。
你是不是有病!
尖锐的吵架声中杨易抬起了头,
捏着剪刀的手越来越紧。
三十分钟后,楼下来了辆红白相间的救护车。
吱哇乱叫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围观人群。
杨易被人抬在担架上运出门,
身旁的母亲哭成了泪人,
耳道里热乎乎的东西不住地往外流。
只有楼上那把剪子静静地躺在地板上的血泊里。
所有人都在杨易身边七嘴八舌,
杨易看着他们,发现世界安静极了,
再也没有人问他是不是有病。
杨易的笑和母亲的哭挤在一起。
事后得知杨易自残的主管得意洋洋:
我早就知道他有病。
没了经济来源的他爸在家里忿忿不平:
他有病他怎么不早跟我说。
终于注意到隔壁还有人住的小两口直到这时才盯着墙壁悻悻:什么啊!我今天才听说原来咱们隔壁那人有病!
穿白大褂的大夫扒开杨易的眼皮,
电筒光在杨易的眼球上移动照射。
杨易看着大夫之后在自己面前嘴巴不断张合,确认听力受损的严重程度。
接受心理治疗的第一天,
杨易看着面前的纸张上只有一句话:
你知道你有病吗?
杨易动了动食指,
微笑着在那句话后面写下: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