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黛钗合一 ...

  •   第五章黛钗合一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宝玉《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

      次日早起,没看到往常的热闹画面,弟弟还在睡觉,老爸不见了人影,老妈正轻手轻脚地包粽子。

      “今天啥日子?”若荷有点惊喜,作为宗旨是只要吃饱就行的吃货,粽子是她的最爱之一。

      老妈看上去心情不错,絮絮叨叨道:“今天元宵呀,当然,跟粽子没得关系。这两天网络总出问题,你爸早上还在说这个断网会不会跟太阳黑子活跃有关,也不知他从哪听来的小道消息。我是担心如果哪天电和煤气也停了,一家人吃啥呢,所以赶紧把去年剩下的粽叶包些备着,粽子比较容易保存。”

      “哦,老爸呢?买菜去了吗?”若荷探头看了看卧室。

      “买口罩去了,天没亮就走了,怕去晚了轮不上。”

      对哦,平安药店!若荷一拍脑袋,后悔昨晚没早点睡,今早该跟老爸一起去才好。

      “西西呢?”西西就是家里收养的那只猫咪,当时来的时候脏兮兮的,于是取名西西,洗干净一看,倒像个喵公主呢。

      若荷感觉家里不同的的还有个原因就是一早总在老妈脚边转来转去的猫咪不见了。

      家里再找一圈还是没有,它一定是跟着老爸溜出去了。

      若荷心一沉,脑子里立刻掠过刚看到过的那些照片,有饲主狠心将猫、狗摔死,因为前几天网上不时有各式各样的谣言传出,当中包括“猫狗会传染疫情”。

      “别出事了,我得下楼去找找。”若荷急急地换了衣服准备下楼。

      老妈拿出一个未开封的口罩给她戴上,关照道:“先别动,等我一下。”然后匆忙拿了个瓶子出了门,一会儿回来说:“消毒液不够了,你记得坐左边那个电梯啊,快去快回。”

      原来如此。

      .

      若荷已有半个月未出过家门,到楼下,都有了一种陌生感。她闻到楼下飘着一股更浓的消毒水味道,喇叭里正在宣传抗疫知识,四种语言轮播着。

      小区本有两个门,但封了一个,用长长的木板拦着,板上贴着一句:“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读来朗朗上口。

      她低着头在小区树丛中、草堆里找寻却不见西西踪影。有邻居牵着一条狗经过,狗狗居然也带了一个口罩,若荷暗想,这家绝对是土豪。

      能出入的是近街道的那个大门,还没走到大门口,若荷就听见有个大妈的声音压过喇叭声传过来:“为什么不让我进啊,我以前经常来,你又不是不认识我。”

      “不行,没有通行证不给进,上面下的死令。”这是保安的声音。

      “上面?哪个上面?我就是去上面给我爸送点药,很快就回。”阿姨扬扬手中的袋子。

      “阿姨,你不要为难我嘛,要不,你让他下来跟您见个面?”保安面露难色但毫不让步,阿姨没法,走到一边去打电话。

      若荷看到小区大门口的一侧围墙上西西孤零零蹲着,若荷以为她对门口那些送来的外卖感兴趣,但顺着她的视线,看到远处老爸正骑着单车在空荡荡的马路上,车把上挂着一个购物袋,若荷松了一口气。

      老爸停好共享单车,远远看见她,甩甩手示意她先坐电梯上去,又招呼西西跟上。

      上楼来,老爸一进门就说:“嗨,白跑记,没买到。”对于“白跑记”这个新词,后来老爸解释说是小时候在农村老家,为了看电影,就跟着放映队一个村一个村地去看,但是经常情报出错,跑去邻村却发现根本没有,回家后就会对家人说看了一部“白跑记”。

      老妈倒是很懂这个词,啥也没问,赶紧让老爸把外套放到阳台去,又让他进洗手间去冲洗。

      老爸一边冲,一边还在里面大声嚷着:“店里说昨晚口罩没有到,被堵在南方海关了,说是被没收了,这不是明抢嘛!居然还会发生这种事。还好我灵机,戴的口罩可不能浪费,于是去了旁边那家大超市。运气挺好,汤圆今天刚到的货,每人限购一盒。对了,还买到一些纱布和药棉,等下我教大家做简易口罩吧。”

      听说有汤圆,老妈赶紧去打开袋子。现在每次东西买回来,老妈都会戴上手套小心处理袋子和食物,把耐放的食物拿到后阳台搁几天,肉类当时放入保鲜袋入冰箱,还及时清理台面。

      她拿出一部分汤圆,装入一个小保鲜袋,先放入冻柜。做好一切,回头叮嘱若荷:“等下粽子熟了,你把这几个汤圆和粽子送去应爷爷家,再帮他们检查一下家里网络是不是出问题了,刚才灏灏妈说家里微信连不上了。”

      应爷爷家就在隔壁,儿子是滨江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儿媳在同家医院的化验室。孙子灏灏在德国学音乐,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滨江医院是疫情定点医院,抗疫首当其冲,为了不给两位老人带来风险,应叔叔夫妻俩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

      远亲不如近邻,两家人一直关系亲密,这几天老爸买菜都会帮他们也买一袋放在门口。

      听老爸曾说过,应爷爷年轻时做过苏昆剧团的团长,吹得一口好曲笛,应奶奶还拉得一手好风琴。记得几年前两家人一起过中秋,还听过两位老人和孙子一起用曲笛、风琴和钢琴合奏了一曲贝加尔湖畔,没想到这三种不同风格的乐器竟能这么相得益彰地演绎出如此动人的音乐,让若荷这个五音不全的理工女崇拜得不行。

      拿着粽子和汤圆出门,若荷想了想,又折回房拿了一本《红楼梦》才去敲门。《红楼梦》中戏曲的分量很大,这里会不会暗藏玄机?正好可以去咨询一下应爷爷,爷爷最爱谈论昆剧,以前曾听爷爷很自豪地说过几次“昆剧乃百剧之祖”、“昆剧是江南之雅韵”等等。

      看到若荷,应奶奶亲热地迎她进去,嘴里不停说:“太谢谢了,又要麻烦你们。”看到拿来的粽子,“你妈妈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上次做的花卷刚吃完,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我今天还跟媳妇发信息,说你们帮了很多忙。”

      若荷忙不迭地说不客气,先查看了网络,重置了一下路由器,发现问题就解决了。

      应爷爷正在阳台晒太阳,身子弯在木椅里,手边的收音机依依啊啊在唱昆剧。

      两位老人眼睛都不好,看书看电视都不能太久,不能出门的日子会不会觉得很冷清?更何况儿子媳妇还奋战在最危险的一线。

      听老妈说,灏灏妈每天光脱防护服的时间就需要25分钟,三级层层保护。灏灏爸申请了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但医院没有同意,看来苏州人民也离不了他。这让老俩口稍稍有些心安,毕竟苏州的情况好很多。

      若荷笑笑问:“爷爷,您在听啥?”

      “哦,是《满床笏》。”看到是若荷,爷爷高兴地欠起身子跟她打招呼。

      若荷扬了扬手中的《红楼梦》:“《满床笏》啊,我记得《红楼梦》里面就有三次提到过它呢,爷爷,想跟您讨教一下《红楼梦》里面的这些戏剧。”

      爷爷听了一下来了精神,说:“《红楼梦》可是与昆剧有缘那,小说刚出版的第二年,清代戏曲家仲振奎就创作了昆曲折子戏《葬花》,又上演了昆剧《红楼梦传奇》。”

      若荷虽出生在苏州,但却是个十十足足的戏盲,只知道这些曲子听起来全是依依啊啊同一个调调,全然不清楚唱的是啥,这会儿她赶紧竖起耳朵认真补课。

      对于昆曲,应爷爷那是如数家珍,按爷爷的分析,盘点《红楼梦》里面出现的曲目,发现清朝中叶的曹雪芹连一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戏剧也没提到,这似乎有点说不通。

      这再一次坚定了她认为小说的写作背景并非乾隆时期的看法。

      .

      阳台上,这一老一小讨论得忘了时间,当老妈在隔壁阳台招呼她回家吃饭时,应爷爷正在跟若荷解释《枉凝眉》曲中的那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荷才知道原来这两个词在昆剧《长生殿》和《西厢记》出现过,而这两部剧也正是《红楼梦》里的重头戏。

      其中“阆苑仙葩”来自《长生殿》:俺特地采蘅芜,踏穿阆苑,几度价寻怀梦摘遍琼田。

      “美玉无瑕”则来自《西厢记》,有一折中将崔莺莺比作“美玉无瑕”: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红楼梦》中被宝玉形容成崔莺莺的是黛玉。当时宝玉对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因而这里的“美玉无瑕”指的是黛玉。

      而在若荷以前的认知中,这个美玉是宝玉,而那个仙葩是黛玉,因为黛玉才是那棵仙草啊。

      但现在看来,包含《枉凝眉》在内的这些曲子都是写给十二钗的,“阆苑仙葩”那句里面有“蘅芜”,对应宝钗住的“蘅芜苑”,这段《长生殿》的情节讲的又是杨贵妃的故事。

      书中宝玉曾把宝钗形容成杨贵妃,第二十七回更是在回目中明确了作者对两位女主的定义:“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因而在作者笔下,宝钗被比喻成杨贵妃。

      所以这曲子里的“阆苑仙葩”指的竟然是宝钗,蘅芜就是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原来宝钗也是一株仙草。

      这两位看似很对立的小说人物,在作者笔下却有意无意地放在一起,不单单两人的判词放在同一首诗中,曲子也放在了一起。

      若荷脑中有些奇特的想法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但又解释不清作者这么做的意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黛钗合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