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红楼渊源 ...


  •   第二章红楼渊源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上一章答案)-《红楼梦》第一回】

      次日清晨醒来,还没睁眼,若荷就闻到了一股葱油煎包的香味,她心满意足地伸展一下懒腰后就被香气勾引得快速起身了。

      自从忙碌的工作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老妈的重心便汇集到了家中厨房这一亩三分地里,当然发照片才是老妈的终极目的,她最近的朋友圈全都是在晒她刚自学来的手艺:馒头、花卷、发糕、面包,没想到手艺越练越好,大家纷纷的点赞让她自认为是个被耽误了的厨子。

      出到客厅,看到一副冬眠没醒样的弟弟正在老妈督促下用温水漱喉咙,对弟弟来说,这大概是个技术活,他总掌握不了要领,仰着脖子一不小心就直接把水咽了。一旁的猫咪“西西”着急地在各人脚边打转转,比谁都忙。

      老妈是中医的坚定拥护者,拍打、拉筋、艾灸样样都学,这几天她正研究中药药方,看看有什么配方可以预防病毒。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疯抢双黄莲,电光火石之间,不但双黄连口服液被抢到脱销,连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完了。好在老妈还比较理智,并没有跑人群堆里去抢而徒增风险。

      老妈一边刷着微信,一边在那自言自语:“这个方子不行,怎么能加麻黄,这是虎狼之药,阴虚的人不能用吧。”

      老爸忍不住吭声:“你可不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们喝,馒头难看点吃了没啥,是药三分毒,吃错了可不是开玩笑的。”老爸是中学的生物老师,相信西医,但不排斥中医。

      老妈振振有词:“放心,我这是从《红楼梦》学来的。你别小看啊,这个曹雪芹还真的挺像医生,书里面不但涉及医源医法医理,还有病因病机、食疗养生等等,反正我信他说的。”

      听到“红楼梦”,姐弟俩对视一眼,对哦,忘了家中还有个高手。

      若荷过去搂着老妈问:“姆妈,你觉得《红楼梦》作者真的是曹雪芹吗?”

      老妈抬起头眉梢微微一翘:“哦?你也有怀疑?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但也是个有争议的千古谜题了,一时半会儿啊真讲不清。不过,要看懂《红楼梦》,最好先看看《石头记》,你等等啊。”老妈回身去了书房柜里拿来一本书,说:“这是《红楼梦》早期抄本之一,里面有一位脂砚斋的评论,拿去研究研究,说不定可以帮你揭开谜底呢。”

      只见书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竖排印刷,书已经翻得很旧。

      弟弟瞪起眼脖子都生长了一寸,他惊喜问:“这是原版吗?”

      “是原版我们就发达喽。”老妈笑道,“这书的原版现在存在上海博物馆,是民国时胡适用重金买下来才重见于世的,不过可惜只有十六回。”

      “民国才出现,会不会是假的呀?”怀疑一切的弟弟又问。

      “不是只有这一个版本,其他有脂砚斋评论的还有好多,你看,这个叫《甲戌本》,是指在甲戌年评的,另外还有他在其他年代评的,评论的除了这个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梅溪等等好多人,若是假的,他可真太有才了,而且编造这么多干嘛呢?编得越多漏洞越多,是吧。”老妈以她自己的一套理论解释道。

      一旁老爸盯着手机上刚搜到的内容纳闷道:“不是曹雪芹?这网上都有他的生平故事,诺,还有小传,很详细啊,还说《红楼梦》是根据他曹家被抄的家事写的,说他。。。”

      老妈打断他:“《红楼梦》的作者是一直到一百年前,胡适先生经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推断出是曹雪芹,并不一直都是的,最早的程伟元、高鹗版本序言里都说‘不知出自何人’。”

      但显然老妈没心思跟他们再深入讨论《红楼梦》,她担忧着这几天的菜去哪里买,口罩就快没有了,女儿怎么样才能顺利返校,中药材料还能不能买到?

      这一切都让她很焦虑。

      若荷延迟回校的原因是原计划要参加二月中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她的计算机课教授因图形学算法的研究获得了一个奖项,若荷是他实验室项目团队中唯一的中国学生。

      现在会议因疫情被取消了,老妈就很后悔没有让女儿在第一时间飞回美国。她说她一个熟人的孩子在得到“美国即将禁止近14日内曾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的消息后立马就起身赶往上海,在高铁上机灵地刷到了时差最大的夏威夷转机的机票,终于赶在禁止入境的最后一刻踏上了美国国土。在老妈的叙述中,简直把这个“机灵的幸运儿”的故事讲成了探险记的节奏。

      若荷自己倒并不担心学业,她已修够本科的学分,只是申请的coterm(本硕连读)的最后几个学分要缓一缓了,她现在只盼春假结束时可以回到学校继续上课,能参加今年毕业典礼就行。

      .

      弟弟拿了《石头记》如获至宝,回房后,若荷跟他讲述昨晚的奇怪经历,弟弟说游戏中是有很多NPC,你只要跟他交流就会启动对方跟你互动。

      不过他又一副人小鬼大样老道地提醒姐姐可不要被其他玩家误导了,说有些人纯粹是来搭讪的或是想来套取点机密。但若荷回忆那人的表情,觉得不像是装出来的,极有可能他就是个NPC,那说不定可以从他那里挖到一些有用信息。

      弟弟发现游戏的宝库中多了个玉壶后激动得哇哇大叫一番,据他了解,游戏中的宝物是最难拿到的,不仅靠实力还靠运气。而且拿到宝物就表示利用它能收获一张卡牌,拿到散落在游戏中的任何卡牌都会有奖励,若收齐了十二钗的卡牌更是能获得一个秘密道具,虽然目前并不清楚这个道具会是啥,但一定有什么妙用,那得奖不是分分钟有戏啦。

      两人开始着手研究手头的这本《石头记》,老妈说《石头记》里能找到一些线索,那得先搞清楚《石头记》和《红楼梦》的渊源。

      原来《红楼梦》现存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版本。

      另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等评语的脂评系统,目前发现的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戚序本等等。

      天呐,这么多,看得两人脑袋都大了。

      但是这些版本的出世时间并不在清朝,而是都在民国时期或更后期。那这些脂评本是否真实?否则为何到一百多年后的民国才面世?

      弟弟翻翻眼叹口气:“曹雪芹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一个脂砚斋。”

      脂砚斋是否真有其人?若有,又是谁?要利用这个《石头记》那就得先考证这些脂评本的真实性。

      这么多版本中《戚序本》是最早被发现的,1911年的时候,“有正”书店老板狄葆贤对其进行照相石印,取名《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这是第一种正式印刷出版的有脂评本系统的《红楼梦》。这个版本至少是在胡适先生等红学专家把曹雪芹定为作者之前就有了。

      按时间来看,手头这本《甲戌本》的成书时间应该是最早的,若是曹雪芹的年代,那么就是1754年。

      而海外的《列藏本》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据说是1832年由曾到过中国的俄国传教士带回国。如果真是1832年带回去的,那么脂评本是民国时造假这一说法就不成立。

      但是怎么才能看到这个版本呢?

      若荷想到了自己的计算机教授,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是位俄罗斯人,曾在圣彼得堡住过二十年,是否有可能凭他的身份借阅一些资料,或看到电子版本也行。

      于是立马给教授写邮件,为了让老外教授感兴趣,她还特意点明这部《红楼梦》是被列入阅读量世界排名前十的小说,又大致介绍了这个游戏的一些新奇之处。

      .

      忙完一切,若荷惦记着游戏中的年轻人,于是又戴上VR眼镜,一登录,便看到眉目如画的他,润物无声般伫立在那间神殿前,似乎他一直就等在那。

      看见她,年轻人的眼里立刻盈满了笑意。

      若荷道:“我觉得老是‘哎,哎’地称呼你也不好,看你模样,要不我叫你‘神瑛’吧,你出现在游戏的开始部分,估计就是前几回的人物,你又长得。。。嗯。。。仙气飘飘的,大概就是神瑛啦。”

      “甚好,我珍藏有一块石头就叫‘英石’,神瑛,我喜欢。”神瑛点着头,面露欢喜之色,接着又道:

      “不过刚才碰到一位先生,他问我是不是曹寅之孙,问我祖上是否满洲的包衣,包衣这个词我。。。甚讨厌,但他似乎知道诸多信息,此人问我半天话后又跑了,看上去挺着急,说要去闯什么关,我怕你找我不着,没敢追。”

      “曹寅?”难道真的如弟弟所说他有可能是故意来混淆视听的?嗯,不能上当。

      若荷盯着他那双漆深的眸子,想看出一些奥妙来,于是突然问:“你几岁写的?”

      神瑛被她盯得有点慌:“写什么?”

      “一本书啊,里面有个还泪的爱情故事,你还记得绛珠仙子吗?林黛玉。”

      没料到神瑛脸色一下大变,仿佛被戳中了什么禁区,沉默半晌方低叹一声:“我欠她的。”

      “啊。。。这不对啊,若你是神瑛,明明是她欠你眼泪来着,怎么倒过来了呢?”若荷深感意外,她想起了昨天游戏中提的问题,这果然是个问题,难道他有答案?

      然后才发现神瑛眼中闪着润润的光,像是含了一层氤氲水汽,眉慢慢微蹙着,思绪似乎飘到了往日回忆中,整个人显出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沧桑落寞。他的神情却让若荷脑中冒出了那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良久,神瑛垂首低语道:“绛珠意为红泪,出自典。。。”这恍如叹息的话还未说完,他的影像就突然不见了。

      这下彻底把若荷弄懵了,是掉线了?下线了?难道他和她一样是玩家?他不是NPC?

      他刚刚提到“红泪”,绛为红色,珠是泪珠,绛珠解释为红泪确实没错。

      若荷想起弟弟说过游戏自带搜索引擎,她立刻用语音下指令查询“红泪”,发现“红泪”真有个典故。

      眼前的虚拟屏幕上开始讲述一个故事:

      三国时代有位美女叫薛灵芸,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妙于针工,宫中号为针神。

      《拾遗记》中说,薛灵芸当年被迫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

      用玉唾壶承泪?昨天拿到的那件象壶一样的宝物和此有关?

      她依提示从宝库中拿出玉壶交到了美女手中,瞬间玉壶慢慢渗满了绛红色液体,接着,她听到提示,看到游戏的牌架上多了一张卡牌。

      若荷怔怔盯着新得的卡牌,这张卡牌的正面是一位女子的像,侧身坐在鲜花香草丛中,背面写着:“针神”绛珠。难道这是绛珠仙子名字的来源?

      红泪、针神、绛珠、薛姓,这一切都与《红楼梦》有关联吗?作者是要暗示什么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红楼渊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