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筹措银两 ...

  •   次日严叡徵辞别高帝与众大臣,率领众将士由正阳门出发,城门大开。他身上穿着盔甲,饯袍上密坠铜星,盔顶饰有金珠红缨。整个人高坐马上,手握缰绳,意气风发,赫然威风凛凛。

      汴京长街上围满百姓,欢呼鼓舞欢送京师将士出征。马蹄声和步兵走过的脚步声,伴随百姓的欢呼声,响彻整个汴京城。严叡徵的目光不动声色的穿过人群,似乎在找寻某个身影而不得。面上登时冰冷,目视前方,扬起马鞭,加快往前出发。

      赵逋在严叡徵后面,见自家大人加快速度,不免也扬起马鞭,夹到马腹,追了上去。

      而在城楼一众人潮的后面,摩肩擦踵,晁容只得退到后面的角落,垫着脚尖够着前面人的头顶,堪堪看着走在队伍最前方马上的那个熟悉身影愈来愈远,直到再也看不见马背上的人影。

      絮玉被踩了好几脚,绣鞋上全是黑乎乎的脚印。腰间的手帕在拥挤过程中也被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了地上,弯身要捡也不得,眼睁睁的看着那一方素净帕子接连在数不清的鞋底下,边被踩边被踢的不成样。索性气的骂道:“真是挤死个人啦!”

      舜玉拉着她的手,一同退到晁容的身边,三个人眼巴巴的垫着脚尖望着出征的队伍。

      晁容回过头来,见到身旁的二人和自己俱是踮起脚尖、伸长颈子的模样,活像三只长颈鹅。不由失笑道:“走吧,回府去吧。首辅大人都走好远了。”

      絮玉梳好的头发东倒西歪,一只手扶着发髻,跟着晁容身边边开口道:“姑娘今早为何不去找首辅大人当面道别,非得这样眼巴巴的上街来,挤在这些百姓里送行?”

      昨夜的不欢而散,晁容回去自己的房间后一夜无眠,如今只得淡淡笑道:“快回去吧,早上没有吃饭,我这会子快饿的真是前胸贴后背!你一会可得去小厨房给我找些吃的过来!”

      舜玉懂事细心许多,昨夜见晁容从前院回来后就闷闷不乐,让她们退了去自己早早熄灯睡觉。今早又是这般,早心知晁容和严叡徵大概昨夜起了嫌隙。絮玉这个傻姑娘这会还没看出来,只好推了她一把,低声道:“你话真是越发的多了。”

      絮玉方才明白过来,忙住了嘴。

      又过了一个多月,严叡徵一行队伍早已到达从柔。北线的几个战场缠缠绵绵,竟也延续了两个多月过去。兵马先至,粮草后行。天寒地冻,转眼就到年关,越往北边走大雪漫漫。往前线运输的粮草只得被迫三步一停,在大雪中走的着实艰难。

      严叡徵一走,高帝病而退居后宫,朝堂之事皆由事先安排的五位老臣协同处理。那几位老臣年纪老朽,思想又顽固僵化的很,做事情瞻前顾后思虑许久才敢下定夺。原先在严叡徵手下苦不堪言的朝臣终于松了口气,下面的人少不得开始糊弄敷衍行事,捞些油水。

      战争一起,加上民间米、粮、油盐物价飞涨,民间哀声载道一片。各种方面都需要银两,结果户部财政一查,国库这两年早就亏空多年,户部于是就大倒苦水。

      年关将近,天气越来越寒冷。前线将士所用的物什、棉衣补给后续都需跟上,军营那边的人向户部要银子,户部拿不出钱又找理政大臣要计策。那几位老臣愁的踱步,又不敢禀明高帝。不知谁出的主意,往汴京各家皇亲国戚和官员们按情理出一点,实在不行再往民间搞募捐。

      于是乎,户部的人派了下面的人往各家游说去了。严叡徵不在,但严公府照样收到了这份消息。吴管事做不了主,想派人给严叡徵送信询问出多少银子,又想着自己家大人的性子,千里迢迢送信为这等事,估计免不了被一顿要被骂。索性想了良久,主动来找了严公府唯一的,算得上半个女主人的晁容。

      晁容刚吃了饭,正要熄灯。听外面传报吴管事求见,忙叫人请了进来,又叫舜玉上了好茶。

      她听吴管事说明了情况,开口问道:“你可有暗中打听,其他和严公府差不多的府上出了多少银两?”

      吴管事恭恭敬敬回答道:“永安侯府上出了五万两,其他府上也皆是四五万两左右。数额都不小。”

      晁容一听,不免有些咋舌,豪门大户果真财大气粗出手阔绰,平民百姓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人家大手一挥就是几万辆。想了想严叡徵好歹也是身居高位,权贵名门,估计腰包也丰满的很。继而开口道:“那我们直接跟他们出一样的数额不就行了?”

      话音刚落,就见吴管事面有难色,似乎想说什么又难于说出口。晁容微微拧了拧眉,开口询问道:“怎么?咱们府上银子不够?”

      吴管事迟疑开口,吞吞吐吐道:“晁容姑娘有所不知,国公和国公夫人早年在时,咱们府上每年田地赋税、铺子交收、加上爵位每年的供奉,倒是从不差钱,那时拿出这么些钱总是不在话下,跟丢根汗毛似的。可是前几年,首辅大人体恤下人,也喜清净,将府中一大半的下人都还了卖身契打发了出去。又将外面的铺面和田地俱是一并出卖了。”

      晁容听了这话,顺着问道:“那,卖下来的这些钱呢?”
      那么多钱,总不能都没了吧?

      吴管事苦笑道:“国库亏空,那年下面的地县又发了水灾,户部拿不出钱,首辅大人当时正在户部任职。索性连陛下都没禀报一并被首辅大人从账房拿了,支出去,用在那年受水灾的地方郡县了。”

      晁容傻了眼了,这人真是大公无私,开口问道:“那现在府里究竟还有多少银子?”

      吴管事伸出一根手指头,开口道:“杂七杂八凑了凑,也只有一万两。”

      晁容叹了口气:“其他府上俱是出了五万两银子,咱们府上若是只出一万两,少不得被朝中的其他大臣闲言碎语编排了去。首辅大人既在战场上,无暇理会这些琐事。若是身赴前线,还因为汴京这些事被闲言碎语,那我们这些留在府中的人,才要羞愧的撞墙去。”

      她咬了咬牙,开口道:“赶鸭子上架的事,也只能往架子上爬了。你先回去吧,剩下的钱,我会想办法筹到。”

      吴管事走了后,晁容在房间里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从妆奁里拿出了一支白玉簪子,拿在手上,在灯下发了许久愣。

      第二天一早,舜玉和絮玉发现房间里早就空空是也,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却不见人影。

      晁容穿了一袭圆领对襟长裙,外面披了大氅。来到一家典当行,这家典当行在巷尾,并不起眼。

      典当行的老板见到走进门的是一位姑娘,忙迎上来热情的招呼道:“姑娘是来典当什么的?”

      却只见晁容扬起手中的一支白玉簪子,冷冷开口道:“还需要我多说吗?见玉簪如见明王。”

      这是晁容还没有回汴京前,在榭州作为玉照行成员的白玉簪子。被蒲增渊带回榭州后,为防其他人看出她是朝廷通告上的已死罪犯,索性径直伤了脸。蒲增渊知道后,径直帮她找了最好的大夫,将她的脸易容,完美的和原来的脸融为一体。

      后来,怀着对蒲增渊的感激和回馈之情,她加入蒲增渊手下的玉照行。玉照行是蒲增渊暗地里筹划的组织,成员俱是分布五湖四海,成员纷杂,为其做事。她经过蒲增渊的调教,成为他手中最利害的工具。不会武功,仅凭这张国色天香的脸孔,混迹于榭州以及周边城池,如鱼得水游荡四迹,为蒲增渊收集官员的不可告人的把柄。

      直到发现自己不过只是他手上的工具,决心离开榭州而不得。最终被他软磨硬泡劝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送到了严公府。之后,就和他再无瓜葛。

      那老板是个中年人,见到晁容手中的玉簪脸色大变,反应过来,躬身作揖道:“晁容姑娘,请问姑娘有何吩咐。”

      晁容缓缓的收回玉簪,开口道:“给我五万两的银票。”

      那老板立即快步走入柜后,取了她口中数额的票子递了过去。

      晁容将银票揣入怀中,转身就要走。却听见典当行老板迟疑开口道:“玉簪既出,姑娘也要知道,白玉簪子就是玉照行的令牌,使用一次,就要接受明王的一个任务。何况像晁容姑娘这般早已退出的人,想要抽身,怕是并不容易。”

      晁容并未回头,淡声道:“我自是知道,多谢提醒。”

      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长巷。

      回到严公府,揪住其中一个小厮问吴管事在哪里,得到回答后直奔而去。见了吴管事,将那张银票径直递了过去,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吴管事手里握了银票,望着晁容的背影,纳闷自言自语道:“奇了怪了,这姑娘哪来的这么多钱?莫不是变戏法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筹措银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本预收《菩提骨》,古言重生,先婚后爱,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