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糊涂 ...
-
这日,道士张照常与小徒弟大眼瞪小眼。隔壁山的老和尚闭着一只眼,端的是一派高深莫测。
道士张:“这么些年,你怎么有事没事往我这跑?”要说没山头,他也能理解。可是,这老和尚有且不止一个山头。
老和尚:“……”
道士张:“一朝入道,与俗世便再无任何瓜葛。同修行这么多年,你总该也是懂的。”
“……”和尚面皮波动。
许久,老道负手而立。缓缓吐出一口气:“今后,莫要来了。”来也没事,反正他不在。
老和尚沉默。一直等到天昏暗下来,才离开。
道童叫唤声:“师傅,该休息了。”自家师傅的前尘旧事,他不想了解。只是,他总有种那段俗事一定是惨痛不已、谁都不愿去回忆的。
“明日,你下山找你兄长。”
小童猛地抬头:“师傅!”
“傻小子,你以为你和你兄长暗中联系的事能瞒过为师。从前不问,是没有必要。如今,也没这必要了。”
道童:“师傅,徒儿不走!”
“你不必担心,为师自有去处。为师已经答应仲孙羲,入府小住。若是带着你一同去,不合适。况且,为师与你兄长约定的时限也到了。”
“师傅!”
“为师先是普渡观的观主,之后才是你的师傅。”
二人僵持了好一会,晏沉败下阵。他心有不甘,说:“师傅,您到底还是偏心的。”罢,重重地磕了一响头。
晏沉没有拿任何东西,因为里面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他懂,无非是认为他和他哥同样是立场相对阵营中的人。甚至,认为他们会对那位羲王出手。
偏心,不是胡乱说出来。普渡观荒废成这样,道士张却一句怨言都没有。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道士张都有意无意的保护仲孙羲。
行至山弯,他见一红衣男子驾着马车往山上跑来。马车的旗帜绣着皇族子弟特有的玄鸟图案,看来确实是约好的。
白衍将马车停在山路口,跳下马车步行上山。纵身飞跃,用轻功飞上山头。见道士张正举着火把,手微微的抖着。
白衍站在后面,亲眼见道士张将火把扔向普渡观。心里陡然间,眼前仿佛展现过去的景象。身体快过一切,脚下一点飞身拿住火把。
道士张惊呼:“小子!”
白衍踩灭火把,闷声不语。
道士张认出他来,“你竟然,真的活下来了……”
……
白澜值守一结束,就往羲王府回。周围人见怪不怪了,就是暗暗佩服他没脑子的炫耀,又羡慕他找的靠山不一般。
回了王府,想要与仲孙提一下自己娶亲的事。刚跨上台阶,身后就有一马车横冲而来。定神,自家大哥凶神恶煞的下了车,后面还跟一穿朴素道服的老者。
白衍将缰绳给了守门的小仆,领着道士张进来。迎面撞上白澜,双方对视。道士张大骇,眼前白光闪过,心神具震。
辛哲神出鬼没地出现在众人身前,请这些堵在大门口的人进来,到能谈话的地方。付霖不好意思的摸脑袋,他做不到像辛大人那样,也不敢。
仲孙回来,就听候在门口的付霖说了今日之事。
“时辰不早了,你下去吧。”
没有回自己的屋子,仲孙去了道士张所在的道房。正巧,辛哲从房中出来,冲他摇头。仲孙了然,想着是不是该离开。
“混小子,你先进来。”
混小子?仲孙挑眉,辛哲咳嗽一声,侧身让他进屋。
……
仲孙皱眉,险些认不出道士张。去西南域前,道士张虽是高龄,但是仍是鹤发童颜,现在看上去已是位真正的老人。
“您……”仲孙哑言。
此刻,道士张饱含困苦疲惫。“老道修行多年,却仍被法故囚禁于俗理之中。不该的,不该是你母亲来承受……”
仲孙耳边蜂鸣作响,道士张他这么说是何意思。这一瞬间,道士张身上的生气在快速的消散。
“我糊涂了……丫头,丫头……”道士张老泪纵横。“不该的,我错了……”突然,老道吐出口血。
“!”仲孙冲上前。一把握住道士张的手,却不知该唤什么。对眼前事的无力,再一次爬上全身。
道士张断断续续的又吐了几口血,双眸竟是浑浊深重,不复清明。
道士张呢喃:“丫头啊……丫头……玉儿……”
仲孙凑近,听清了道士张的呼唤,他直觉叫的是他的公主妈。一时间,他握紧老道的手。
“辛哲……”
辛哲低垂头,隔着一层门板对仲孙禀报。
“入府前,张观主还是好好的。直到,在王府撞见了白澜。”
仲孙唇色苍白,阖眼道:“辛哲,你亲自带人去请圆觉大师。”
“是。”明白此事不可假手他人,辛哲当即调人上山。
一转头,白澜郁郁寡欢的望天。辛哲揉揉眉心,决定带着这家伙一起。但愿,不要再傻了一人。
另一处,仲孙与白衍坐在一块儿。
“与你见面时,道士张还是平常那样。”
白衍点头。
“好。”这样说来,道士张突然发作的症结的确跟白澜有关。然而,白澜绝对不会对道士张做什么。那么,老道和白澜之间的结一目了然。
白衍说不上来,他不懂老道见了白澜怎么就病倒了。这两人对他来说,没有多大区别。前者,不过见了一两次。后者,也不是太熟。今天两人这一着,就不好了。
浮梦一生,了无痕。
少时,不懂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他明白若是老道今天没有撑过去,这世上便又少了一位认识公主妈的人。
白衍挨过来坐,拍拍自己的肩膀。
仲孙苦笑:“我只是遗憾,遗憾越来越少的人知道真相。等我们百年后,大概真没人记得她。”
白衍:“……”他没有小葫芦想的那么多,他现在记得的,记得公主娘亲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白衍摸摸仲孙的头,把人揽在怀里,像幼年那样用手轻轻地拍他背脊。
仲孙:“……我们已经长大了。”
白衍生气:“别说话。”边说,边用力地拍打了他一下。
仲孙道歉:“……你继续。”
两人就这么相互靠在一起。这一刻,仲孙什么都不怕了。
“你那傻弟弟,心里已经有心悦的姑娘了。人,我会帮忙引荐。至于其他的,就靠他自己。”之前,白澜愿与他同行的原因就在那姑娘身上。
转头说辛哲这边,他原本以为是件容易的差事。没曾想,问了山里的几户人家都没有问出详细的方位。
一群人愁眉莫展,远处白雾里走出一挑着木桶的和尚。和尚冲着辛哲等人点头,示意他们跟上。
进入雾中,白澜好奇的回头。他发现,已看不清身后的路。
虽然不像白澜动作那么大,但是辛哲始终对这突然出现的和尚持有戒备。深山野林,哪来这么多的有心人。
这样的观念一直到,他站在寺庙门口才稍稍消退。可真是威武气派,普渡观连寺庙的一半都不到。
带路的和尚退下,一位年纪偏大的中年和尚走出来。
“诸位放心,大师随后便来。”
辛哲颔首。
老和尚背着小包袱出来,在所有人中先是看了眼白澜。轻叹气,他看向为首的辛哲。
“走吧,正事要紧。”
“大师,请。”
小镇外,已经有人等在那里。在辛哲上马时,老和尚突然开口问。
“那孩子,是白澜。”
“是的。”
辛哲不明白,老和尚为什么不问白澜本人,反而来问他。
“原来如此。”之后,老和尚一路上再未开口说话。
道士张是在一群人闹闹哄哄争辩,陡然闹醒的。一睁开眼,对上夏帝便秘般的脸,他还吓了一跳。恍惚中,他以为先帝活了。
夏帝没什么表情,直起腰。对站在旁边的仲孙道:“醒了。”之前,仲孙跑自己跟前说道士张出事,他大概猜出来一点。
仲孙并没有凑过去,白衍坐在一边,替他守着。陪着夏帝出了屋子,顶头的烈日刺的人一激灵。
一片白光中,夏帝仿佛见着了自己那没心没肺的妹妹。羲王府的黑瓷青瓦、房屋规格都是照着当初的长公主府建造的,连建造王府的也是同一批人。
夏帝愣在院子里,旧情旧物总是会让人忆起伤感的回忆。也对,起初他们都是好好的。
夏帝说:“这一次的五国会盟,我打算交给你。”
“舅舅?”仲孙纳闷。
“道士张在你母亲去世一月里,他也是这般模样。过些日子,就会恢复正常。”
“舅舅你误会了,这次会盟能否成功召开是个问题。还有,之前辛哲可是……”辛哲潜伏这事不是什么大秘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麻烦的是,怎么堵住那些人。
道士张,他不担心。昨儿个,老和尚出现,他就不担心了。世间有些人,与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那些旁的你不用担心,至于其他自有人处理。”
“舅舅,我有一问题?”
“什么?”
“哪怕到了天命之年,有些人的面相也是如此年轻?”
夏帝骇。险些没稳住,他有点怀疑这孩子是不是知道了。心绪百转,他劝慰自己别多想。
“羲儿记住,中夏能存在这么久,自有原因。然而,原因并不是所有人能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