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冷情的公主 ...

  •   萧承熙说把我关入静室,我原以为是多么可怕的地方,原来就是他书房的一个内室,连把锁都没有,只有一个黑衣木头脸的男子看着我。

      “这位大哥,我渴了,能不能给口水喝?”我挤出一个人畜无害的微笑,试探地问。

      黑衣男子默不作声地盯着被五花大绑地端坐在椅子上的我,随后倒了杯茶,放在了我的桌前。

      “我的手被绑着呢,喝不了。”我盯着他的脸,企图看出些别的表情,不过还是一无所获。

      他端起茶杯走到我面前,正欲把杯子凑到我的嘴边,我猛地起身正好撞翻了茶水,水溅了他的一身,在他忙乱的一刹那,我旋身夺走了他身侧的剑,右手在后背内侧一转,便破开了束缚我的绳子,不过也因此划伤了我的左臂。

      “你对自己也这般狠厉么?”只听一声清冷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我知道,今晚我怕是走不了了。

      “若说狠,谁又能及得过王爷?落霞关处处埋着的我大梁忠骨,哪个又不是王爷的刀下亡魂?”我扔下剑,转过身瞧着他,发现他又换了身衣裳,这回的月白色长衫配素锦刺绣,让我无端想起了昔日冷宫大火的场景,乳母当时也是穿了这样一件月白色的衫子,在坍塌的房梁砸下的那一瞬,她推开了我,哭喊着“公主,活下去——”……

      “这么说,姑娘也是为当日落霞关一战,来找本王寻仇的了?”他嘴角含笑,笑意却不达眼底,拂袖坐在了我对面的书案前,他缓缓道:“今夜,有人看见姑娘在河中放了盏花灯。”

      他话音刚落,便有小厮呈了盏藕粉色的花灯上来,这些个时辰过去,花灯内的红烛此刻已然熄了。那粉白相间的灯芯处,有着小楷书就的三个字,林子谦。

      “我这质子府,从不缺刺客,有落霞关一战亡士家眷来寻仇的,有意欲借我之死再次挑起宋梁干戈的,不过姑娘的来意,怕并非这么简单吧?”他好整以暇地说着,却并不抬头看我,只是在那里有条不紊地泡着茶。

      “林子谦。”他端起茶杯凑到鼻尖闻了闻,“你是为了他来的?”

      我起身走到他的桌案前,拿起他的茶壶也给自己到了杯茶,闻了一下,清冽醇香,看来他泡茶的手艺还不错。“我为何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没能要了你的命。”我举起茶杯一饮而尽,“今日我技不如人,受缚于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萧承熙放下手中瓷杯,淡淡道:“虚虚实实,姑娘委实打得一手好算盘。不论如何,你的目的达到了,既是安乐侯府相关之人,我便不会取你性命。”言罢,他起身向外走去,末了又留了句,“阿言,夜深了,送这位姑娘去听竹院,好生看顾。”

      原来那个黑衣木头脸的男人叫阿言。

      ……

      四更过后,夜空繁星闪闪,落下了蒙蒙细雨。

      “王爷,这女子看起来古怪得紧。”阿夙为萧承熙撑着伞,两人出了西厢院。

      “你想不通?”萧承熙挑了挑眉,浅笑着问。

      “是啊,若说她是情系安乐侯世子,所以为战后您与世子互质两国一事而心存怨恨,前来行刺,但您在梁国若有三长两短,那林世子在宋国也必难保住性命。”阿夙又将伞往萧承熙一边侧了侧。

      “若他们有办法保林子谦不死呢?”

      “您是说,林氏在梁国有内应?”阿夙惊了一声。

      萧承熙摇了摇头,复又笑道,“这么浅显的道理,你想得,她亦想得。”

      两人行至东厢院,萧承熙步入回廊独自离去,只留下还撑着伞在原地挠头的阿夙。

      ……

      我被阿言蒙住眼,七拐八拐地穿过一小片竹林,带到了由青竹修成的小院落中。鹅卵铺就的小路蜿蜿蜒蜒由竹屋小院一直通向了茂林修竹的深处,竹屋的房檐上挂着几处风铃,微风拂过,细雨中铃铃作响,萧承熙的听竹院倒是雅致。

      那院外竹林虽是不深,但我知道里面定然暗含机关,凭我一人之力若想出去,估计不大可能。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我也从没想过要离开。

      因为,萧承熙一人的性命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宋国皇宫之内,端坐明堂上的贵人们的性命!萧承熙若是死了,宋国世代掌兵的靖安候便后继无人,届时宋国武帅诸将必起纷争,那分崩离析、国破君亡便指日可待,即便为此搭上了一个林子谦又如何?

      我向来就是这般冷心冷情的人。

      而今行刺失败,但萧承熙一定会以为林家在宋国有部署,如此,我便不会死。那么留在他身边,伺机探得宋国军事机要,便是有机可乘之事。

      可笑的是,若林家在宋国真有那重重部署,何以我的母后能随意被废?何以我在外流落一年多,才得以逃到梁国?

      我叫赵莞,是宋国皇帝赵启仁的长女,太子赵桢的姐姐。我的母亲,是梁国安乐侯嫡女林栖凤。宋梁两国虽偶有通商,但也是多年来纷争不断。当年赵启仁初登大宝根基不稳,为稳住时局专心安内,便以三座城池,辅以万金为聘,求取梁国安乐侯嫡女为后。梁国国君膝下无女,安乐侯府世代执掌梁国兵马,乃梁国武侯重臣。就这样,母亲受封梁国安乐公主,嫁到了宋国。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赵启仁稳住了朝局,便以母亲三年无所出为由,废了后罢黜冷宫,改立昭华夫人王氏为后,可是母亲初入冷宫之时,便发觉腹中已有了我。我出生时便母后难产而死,幸得母亲陪嫁侍女作为乳母照料。赵启仁知我降生,也并未有多欢喜,只是将我封为“敬元公主”,取名菀,归入了王皇后膝下,而我依旧每日住在冷宫。十岁那年冷宫大火,烧死了乳母,我幸得贵人相助,仓皇逃出了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