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错窥的相亲 ...
-
《滨海传奇》
礼 兰
第一卷滨海的爱情传奇
第一章错窥的相亲(喜剧)
——《滨海的爱情传奇》之一
一、春英被逼初相亲
在滨海市香炉礁的靠北边,一条斜向西北的东西小道的右边,有一个“铁匠炉大院”,它的对面是“老朱大院”。两个大院仅仅隔了一条不宽的小道,说这两个大院是邻里大院,也不是不可以。这“老朱大院”十多家人的男姓基本上都是姓“朱”的,惟有扬泉坡是姓“杨”的。杨泉坡老头今年六十岁了,老伴姜玉红,今年五十八岁。这老两口共生了五个孩子:三闺女,俩小子。这老杨太太,瞅着五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心里呀,可是一天天犯难。孩子小,可以睡在一铺炕上,大点了也可以两人一张床“打通腿”。如果将来两个儿子结了婚,这俩儿媳妇可往哪放?就这么三间房,而且,有一间还要做“正间厨房”。幸亏老杨在院子里靠墙打了个“小厦子”,要不哇,这闺女儿子还真没法安排。所以,这老杨太太呀,老琢磨着让春英、春兰早“出门子”,嫁出去。虽然已是那场“政治思想文化大浩劫”的后期,但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民的住房还是比较紧张的。何况当时,还要以备战备荒为重点,“深挖洞,广积粮”?
其实,这老杨大叔比老伴心里更着急,他恨不得一下子把三个姑娘全嫁出去。星期天,俩小子和俩姑娘不在家。吃完午饭,姜玉红也串门去了,家里只有杨泉坡和杨春英两人。杨泉坡也没跟老伴商量,坐在炕沿上,就很随便地跟眼前的杨春英说道:“春英啊,老大不小的了,别太挑,有个合适的对象就结婚吧。”春英说:“爸,我今年二十五岁,有合适的就考虑考虑,但也不用太着急……”杨泉坡说:“你不走,春兰怎么好抢在你前面嫁人,再说,春娣也一天天大了……”春英说:“也是呀,但这婚姻,可不是买鸡买鸭,不合适,可以再换一个,婚姻可要慎重才是……反正我没遇到合适的。”杨泉坡说:“前天,我与‘铁匠炉大院’的老宋下了盘棋,他家的宋玉生还没对象。你老宋叔说,这宋玉生在男女问题上,就是不开窍,他老两口也都有点急,但是,这个宋玉生似乎不着急。”春英说:“爸,这宋玉生的事你就不用想了。为什么?我比宋玉生大两岁,我都上五年级了,他才在三年级。再说,他戴着个大眼镜,还经常‘练五练六’的,我真不喜欢男人的这一套。”老宋头一听,觉得春英说得多少有点道理,就没再言语。
晚上,吃完晚饭,外屋地没有人,老杨头就跟春兰坐在外屋地的床边,悄悄地把与春英的谈话全说了。杨泉坡小声说道:“春兰,我看,你与玉生同岁小一月,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春兰低声说:“姐还没‘出门子’,我比她小,就抢先嫁人,好吗?”老杨头说:“没办法啊,走一个算一个吧,你要有意,我与你妈商量商量……”春兰只是抿嘴笑,也不言语了。大姑娘不愿意,这二姑娘倒是满有意的。这也难免,春兰与宋玉生不但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而且两人互相看法也都很好。
老宋头进西屋跟姜玉红一说,可就“炸锅”了。姜玉红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什么?因为宋玉生是独子,从小娇惯,怕春兰嫁过去受气。
本来,春兰心里热盼盼的,以后她知道母亲坚决不同意,一点点地心也就凉了。春兰长得比较漂亮,在婚姻上,也有点挑,结婚反而比较晚。
对于宋玉生,大闺女不能嫁,二闺女不让嫁,总之,这杨家老太太对宋玉生的看法不是太好;其实,她对宋玉生不是十分了解,虽然宋玉生这个人并不是十分完美。不过,老太太,对两闺女的婚姻问题还是比较上心的。姜玉红这老太太,托了不少人,经过介绍,杨春英与足球运动员迟彪虎相识了。但是,杨春英心里并不高兴,因为她不喜欢找个足球运动员做丈夫。她认为,一个足球运动员也就是十五年的好时光,等转业之后,可能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是。但是,迫于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压力,她才勉强答应考虑考虑看。谁想到,两人相处还不到四个月就分手了。为什么?两人在做人的理念上存在许多差异。
一次,晚上,杨春英与迟彪虎过马路。由于路对面是红灯,杨春英就停住了脚步。可是,这迟彪虎,也就是“彪”,不管杨春英,三步并做两步,就飞快地越过了车道。过道以后,他才发现杨春英还站在原地没动。他很奇怪,就又三步并做两步跑回到杨春英的身边。这时,杨春英说话了:“彪虎,你没见是红灯吗?”迟彪虎说;“看见了。”“那你为什么闯红灯?”春英反问道。“道上没车呀!也没交通警啊!”彪虎说。杨春英说:“没人看见就可以做坏事,是吧?”彪虎说:“我好容易跑回来找你,你怎么这样看我?你太不近情理了……”杨春英说:“结了婚,我不在跟前,你是不是也会干坏事?”“你——”彪虎气得说不上话。两人越吵越厉害,互不让强,最后两人竟分手了。
二、春兰相识高令长
又有人给老杨太太推荐了一位了“姑爷”,可是春英与迟彪虎分手时间不太长,她怎么也不看这个对象。没办法,老杨太太与媒人商议,是否可以介绍给杨春兰。媒人说:“他比春兰大五岁,春兰能同意吗?”姜玉红说:“我问问春兰,做做思想工作看看……”架不住妈妈反复劝说,也是顶不住爸妈两人一起施加压力,杨春兰也是被逼无奈,就勉强地与一个中学数学老师高令长相识了。
如果说高令长这个人就是“孔乙己”,这话说的有些过头,但是高令长也确实有点书呆子气。一次,他与杨春兰要去劳动公园游览,在公共汽车上,他就坐在杨春兰的身边,也不与杨春兰说话,手里捧了本数学手册,背什么积分公式。杨春兰心里好气,心想,“用功”也不在这会呀。这个人说话,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完了“数”还是“数”。什么人类未来要进入数字的世界,说什么,未来的计算机、电视机、照相机等等,都离不开“数”。在上一世纪六十年代末,若说说黑白电视,这杨春兰说不定还有点印象,至于说到计算机、数码相机,可真是让杨春兰“一头雾水”。数码相机,当时家庭生活中有吗?听都没听说。杨春兰心想,好哇,你就认得“数”,等我拿“数”考考你。
这天,在高令长家,春兰说:“数学家,我有三道数学题,想请教你,可以吗?”高令长一听这话,心里很高兴,可遇到“知音”了。杨春兰说:“树上有七只麻雀,又飞来一只老鹰,树上共有几只鸟?”高令长说:“这还用算,八只呗。”杨春兰说道:“不对,是一只。”高令长说:“真有你的,七加一,不等于八吗?”杨春兰说:“你脑子‘不拐弯’啊,老鹰飞来了,那七只麻雀不全飞走了!”一听这话,高令长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说道:“你这哪是数学!”春兰说:“好,我再给你出道真正的数学题。”高令长说:“那好,那好……”杨春兰说道:“一口井十五尺深。一个青蛙,一天从井底向上跳两尺,再掉下去一尺。问多少天能跳到井口?”高令长说:“这破题,十五天跳出井。”杨春兰说:“不对!是十四天。”高令长说:“为什么?”杨春兰说:“十三天向上跳了十三尺,十四天一下跳两尺,出井口了,就不会再掉下去了。”这回高令长可傻眼了,杨春兰说的有道理呀。过了一会,高令长说:“最后一道数学题是什么?”杨春兰问:“你家有多余的筷子吗?拿四根,要根是方的。”一会,高令长拿来四根筷子,杨春兰在桌上摆了一个“口”字问道:“你能否用这四根筷子摆一个‘田’字?”高令长说:“这根本不可能,少两根!”杨春兰把四根筷子拿起理顺,在桌上撞齐,握在手里,让根部对着高令说道:“你看是不是‘田’字?”高令长一看,不说话了,因为四根筷子的根部围成一个“口”字,再加上中间的缝隙正好成一个“田”字。
在往回走的路上,杨春兰心里怏怏不乐。虽然今天她“胜利”了,但是,她也认为:高令长的脑子不会“拐弯”,非常机械,岂止是书呆子气……
“十一”夜里,杨春兰与高令长到人民广场看花灯、花车,待往回走,已经是半夜了,没有车,高令长只得送杨春兰回去。当在香炉礁横过马路时,高令长停住了脚步,不走了。杨春兰问:“高老师,你怎么不走了?”高令长说:“你没看见是红灯吗?”杨春兰说:“道上没有车呀……”高令长说:“没有车,就可以‘闯红灯’吗?”杨春兰说:“好,你不走,我走!”高令长说:“你,我也不能让走,有危险哪……”于是,两人站在路边吵起来,最后,杨春兰说出了心里话,要与高令长分手。春兰说道:“高老师,本来我对你报有很大的希望。至于你年龄比我大得多点,我并不闲弃你。”高令长说:“大概你是讨厌我是‘臭知识分子’、‘臭老九’吧……”春兰说:“也不是这点。”“那么,你是因为什么要与我分手?”高令长追问道。春兰说:“我认为你这个人是‘死脑筋’,脑子‘不拐弯’。我通过你做的那三道数学题,看出这点。像今天,已经半夜了,道上没有车,也没有人,非要等红灯吗?如果做人这么机械、死板,那么,即使你在数学上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多大出息……你永远不能成为陈景润!”分手以后,高令长今天竟没有把杨春兰送回家。杨春兰独自一人往回走,心里真不是滋味:又怕,又气,又悲……高令长也不是一个大度,负责任的男人哪。
第二天早晨,全家坐在外屋地吃早饭。姜玉红听杨春兰把昨夜发生的事一说,“腾”地就从桌子边站起来。她“啪”的一拍桌子,把碗都震到了地上打碎了。“你们姊妹俩可真行~啊!”杨老太太说这个“行”字,可是咬着牙说的,嘴唇都是扭歪的:“一个因为‘闯红灯’,分了手;一个却是因为‘等红灯’,分了手。多大点屁事!我四处跑,‘求爷爷,告奶奶’,给你们两人找对象,容易吗?”杨泉坡说:“好了,好了,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姜玉红说:“吃个屁!不吃了……姊妹俩都这样好‘把尖’!”——这闺女俩好“把尖”,像谁?还不是跟你姜玉红学的?
三、春英被窥识东游
这一天,宋玉生下班,从学校骑了辆“大国防”自行车往家走。当走到滨海沙河口火车站,看到杨春英甩着两条大辫子走在前面。他下了自行车,紧走两步来到杨春英跟前:“大姐,下班了?”春英说:“是的,刚下电车。你也是下班了?”“恩哪。”玉生答道。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玉生说:“大姐,你身边有没有好闺女给我一个好朋友介绍一下?”春英说:“你还没有对象,却做起媒人来了,真有意思……”“大姐,我还小,以前我……”宋玉生的话噎住了。春英说:“怎么,以前谈过恋爱了?”宋玉生赶紧说道:“没有,没有……”春英说:“看你那个熊样,扎一百针不出血,量你也不会早熟……”春英把头歪向一边,“嘿嘿”地笑起来。玉生说:“大姐,说正经的。我那个朋友可好呢。大前年,我俩是一个群众组织的。我俩都是滨海大中院校群众组织《红红红》编辑部的。”春英说:“好,正好与我是一个观点的。”玉生又说道:“他叫徐东游,文章写得相当棒,比我好多了。当然,人家是大学的,是滨海海运大学的,我是个中专生……”春英问:“是干什么工作的?”玉生说:“你听我慢慢告诉你。他去年大学毕业,就应征入伍了,在旅顺海军基地,是潜水艇战士,不,是连级干部。但是部队女战士少,特别在潜艇工作的女同志更少。所以至今还没对象。——这人纪律性也很强,到现在我不知道他的潜艇编号,他说这是军事秘密,不能说。家庭出身好,但他现在还不是党员,我想,很快就能‘钠新’了……”春英说:“我工作的照相馆里倒有一个姑娘没对象,她叫苗琳珠。这姑娘看起来虎面,嘴还是个‘地包天’。但人长得白净,大眼睛双眼皮,身段也比较苗条。”宋玉生说:“人无完人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全有毛病,西施大脚丫子,貂禅耳朵小,王昭君左肩高右肩低,杨玉环,别说了,狐臭!”春英说:“兄弟,你太有学问了,都研究到女人身上了……”玉生说:“我是开玩笑。大姐,你看怎么办?”春英说:“玉生,姐给你问问……”
徐东游的潜艇回到旅顺海军基地了,要休整两周再出海。放假了,徐东游来到宋玉生的家里。一方面,他要与宋玉生叙叙旧,回顾一下在《红红红》编辑部的生活;另一方面,他要看望一下宋玉生的父母。在这后一方面,徐东游这个人,还是很讲究的;他认为,尊敬朋友的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朋友。这点,宋玉生是有欠缺的,徐东游做得要比宋玉生好多了。
在炕上,放了一张小方桌,桌上放了一点花生和瓜子,宋玉生还冲了一壶清茶。两个人就随便地唠扯起来。宋玉生问徐东游:“东游,咱编辑部的那十一个人都到哪去了,你知道吗?”徐东游说:“辽师的老牛,就是兼宣传部长的那位,被分在中学教书了,但不知他的具体单位。宋光起被滨海海运大学留校了。”“毛银哪去了?”宋玉生问。徐东游回答:“他也应征如伍了,也是海军,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失掉联系了。玉生,你同校的黄德朝,到哪了?”宋玉生说:“这我知道,在中学教语文,跟我一样……大哥,你是不是应当找个对象结婚了?”徐东游说:“在潜艇工作,找个对象,挺困难,总之,我没遇到合适的。”宋玉生说:“我与邻居春英大姐才说过。她在天津街的红星照相馆有个同事,叫苗琳珠,挺不错的。你是否可以考虑考虑?”宋玉生把苗琳珠的情况做了介绍,徐东游说:“这事也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我先来个‘火力侦察’,看看再说。”宋玉生说:“她与大姐星期六,星期天轮休,她是星期六的班,就她一人在照相馆。”徐东游说:“好的,让兄弟费心了……”
本来星期六是苗琳珠当班,因为家里有事,苗琳珠就与杨春英临时换了班。不过,这事,宋玉生和徐东游不知道。而且,杨春英做梦也没想到,徐东游会在这一天来偷窥对象。徐东游一进门,杨春英一看,来了个“伟大的长城”,马上就迎了上去:“同志,您好?想照相?”徐东游不好意思地答道:“啊,啊,我就照张二寸的吧。”杨春英说道:“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志,不行啊,你气喘嘘嘘的,稍休息一会再照吧,否则会影响效果。”杨春英搬了把椅子,让徐东游坐下休息,还给徐东游倒了杯水喝。又过了一会,杨春英开始给徐东游照相。杨春英喊到:“头抬起一点……笑一笑,别露牙齿……能不能自豪点,把解放军的气魄表现出来……好,好~”
第二天,徐东游就找到宋玉生,告诉宋玉生他看好杨春英了,并要宋玉生能帮忙多做些工作。宋玉生一听很高兴,徐东游一走他就来到杨春英家里。在杨家东屋,宋玉生对杨春英说道:“大姐,于东游偷着去红星照相馆看了苗琳珠,他很满意。今天来了,刚走。”杨春英说:“徐东游对苗琳珠到底是怎么看的?”宋玉生添油加醋地说道:“大姐,徐东游说苗琳珠待人真诚、热情、大方……人也长得漂亮,简直就像电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似的……他说,苗琳珠在审美观念上也与众不同,现在女孩都剪短发了,她还梳着两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杨春英打断宋玉生的话茬问道:“他是哪天去照相馆的?”宋玉生说:“昨天哪。”“哎呀,我的妈呀,可臊死我了……”说完这句话,杨春英两手捂着自己的脸,从东屋跑到西屋,趴在桌上不说话了。宋玉生不知怎么回事,也跟了过去,可是杨春英还是没抬头。姜玉红坐在炕上生气地说:“玉生,你与春英说什么了?她进屋趴桌上就哭。”这时,杨春英抬起头来满脸通红地说道:“妈,我没哭,是看对象出错了……”待杨春英说明了原因,这宋玉生可傻眼了:“这可怎么办?大姐,这可怎么办?”这时,姜玉红笑了,她下了炕,来到春英的跟前,拍着春英的后背说:“春英,这婚姻也是有缘分的,说不定,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妈昨夜梦见喜鹊叫;今早一睁眼,看到窗上一个大喜蛛在爬。我以为今天要发生什么事……看来,你与这个小伙子要有缘分了。孩子,你愿意吗?你不是总喜欢找个‘解放军’吗?”春英一下把姜玉红拦腰抱住,头靠在妈妈的胸前,一句话不说,但是眼睛却梢有点湿润了……
四、东游春英喜接连理
在宋玉生的撮合下,也是由于姜玉红做了杨春英的思想工作,
徐东游与杨春英开始恋爱了。这天晚上,两人从小平岛坐车回来。他们俩一边走着,一边东拉西扯地说着。杨春英说:“你哪是个潜艇兵,简直是陆军侦察连的,偷窥对象,采取军事手段,你真行啊……”于东游说:“我也是怕见面互相看不好,弄得彼此尴尬,也怕弄得玉生为难啊。”春英说:“幸亏我慢了半拍,事还没跟琳珠说。你的动作也够快的了……”徐东游说:“我每次上岸,陆地停留的时间少,什么事情都要抓紧的。”春英说;“你下周出海,到哪?”东游说::“春英,请你原谅我,这是军事秘密,我不能说。”春英说:“我理解。一个不守纪律的战士,不是一个好战士。但是,你回来之后啊,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诉我安全返回了。”东游说:“好的,春英,谢谢你对我的关心……”
来在滨海沙河口火车站,就要过马路的时候,徐东游却停住了脚步,杨春英也停住了脚步,因为前面是红灯。当红灯变为绿灯的时候,杨春英刚想迈步,徐东游拽了春英一把说:“春英,走斑马线。”过了车道,徐东游说道:“走班马线,安全。交通规则就是纪律,一个战士,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在地方不守纪律。”听到这些,杨春英心里真高兴。这样的男人做丈夫,让妻子一百个放心,一千个放心。
一天晚上,两人走在“五一”广场,杨春英要挽着徐东游的胳膊一起走路。徐东游往四周看了小声说道:“春英,街上人多,不能这样。首长再三告戒我们说,‘谈恋爱’可以,但是在大街上,不能‘勾肩搭背’。”听到这话,杨春英心里不太愉快。她心里琢磨:这徐东游是不是不爱我?当快到春英的家门口,在一条小道上,徐东游停住了脚步。他转过身来,面对杨春英说道:“春英,我爱你,一生一世,可以让我拥抱你吗?”杨春英扑在东游的怀里,徐东游紧紧地拥抱着杨春英。东游还没吻春英,春英在东游的额上,脸上,鼻子上,深情地吻了起来……
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徐东游与杨春英结婚了。举行婚礼那天,宋玉生来了。见了徐东游,宋玉生说道:“姐夫,祝你和大姐,百年好和,白头到老。”徐东游说:“兄弟,你怎么叫我姐夫?”宋玉生反问道:“不对吗?大姐是我的好邻居,我今天是娘家客,不叫姐夫,叫什么?”杨春英剥了一块糖塞到玉生嘴里:“贫嘴!”玉生“咔吧咔吧”把糖咬碎咽下,又张着嘴。杨春英以为玉生还要吃糖,就又剥了一块,玉生低声说道:“姐,我要猪头——”
宋玉生的一生,介绍了不下十双对象,但是,介绍徐东游与杨春英结为夫妻,是他一生的第一次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