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借花献佛理由长 ...
-
“还有多久才到啊?这都半个时辰了。”一个嫩黄色罗裙的少女从马车中探出半个身子,被跟着的公公训了两句才老老实实的坐回去。
“不着急,禁城就在那,总会到的。”和她同车的紫衣少女柔柔一笑,拍了拍她的手。
“禁城住着的都是皇亲贵胄,自然是比寻常人家远些。”紫衣少女的侍女挑开帘子,向外看了看,复又说道:“辛小姐不用急,估计不用一刻就会到了。”
“存禧,你不是一直嚷嚷不愿入宫嘛,怎得这一路这么着急。而且就算进了禁城,还要教习三日才能面见太后,现在着急也没什么用。”
“我是不想入宫,但我想通过复选啊。”辛存禧反握住紫衣少女的手,眨了眨眼睛,补充道:“通过初选证明我天生丽质身姿曼妙,通过复选证明我得太后喜爱宜室宜家,但通不过终选只能说明我不合陛下眼缘罢了。在终选撂牌子出宫以后,来我家上门提亲的人估计是要踏破门槛了,不愁嫁不到好人家。”
“你呀。”紫衣少女笑着摇了摇头,“现在算得到好,万一得幸被选入宫呢?”
“你知道陛下最讨厌什么样的姑娘吗——庸脂俗粉!陛下贵为天子,什么姑娘他没见过,但他身边最多的,就是那些阿谀奉承、空有皮囊而不有趣,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庸脂俗粉。所以我只要让陛下觉得我是个庸脂俗粉,他自然不会选我入宫。”
辛存禧捧着脸咧嘴一笑:“禁城离家太远,我才不想进去。”
紫衣少女仍挂着淡淡的微笑,没有说话,马蹄声嘈杂,在整个宇内回响。
一刻钟后,最后一辆马车将最后一位姑娘送进了储秀宫,教习姑姑便开始安排接下来三日的礼仪课程,并分配好了床铺。
“楚小主,头屋已经收拾好了,那可是独一间的大屋子,还有专门的浴房和妆台,里面的香粉香膏可都是内务府给后宫娘娘准备的,外头绝对买不… …”
“于姑姑,这不合规矩吧,通过初选的秀女进了宫就跟寻常宫女一样,只能住储秀宫侧屋,她凭什么能住头屋?”
未等楚乐心出声,一个秀女便直接问了出来。
“你就别在这咋咋呼呼的了,你和人家的出身能一样吗?”
“人家可是楚侯爷的女儿,这一进宫可不就是高位娘娘,板上钉钉的事儿,这头屋,她不住谁住。”
几个秀女相视一笑,话里话外都是阴阳怪气。
楚乐心张了张嘴,本想争辩几句,听见身后低低的嘈杂和哂笑,突然舒展了眉头,只默默垂首立着。
辛存禧最见不得这种拐弯抹角话里带刺的讥讽,却想不出如何替楚乐心出气,毕竟,真正被欺负的,似乎是她们自己。
“还未到终选,便已是用小主的称呼,恐怕复选过了,就要被叫娘娘了。”身旁一个面若银盘的漂亮姑娘用胳膊肘蹭了蹭辛存禧,小声说道,“你说楚家得给了多少钱啊?”
“谁知道呢。不过给多了钱也不是什么好事,还没入宫就被排挤成这样,以后的日子得多难啊。”
辛存禧撅了撅嘴,目光落到这姑娘的裙子上,惊得睁大了眼睛。
“你这绣的是乌龟和青蛙吗?”
“你懂什么,这是灵龟和三足金蟾,招财进宝,财源滚滚!”漂亮姑娘扬起下巴,提起裙子转了一圈,让辛存禧仔细看裙上的花纹。
“这是金丝吗,好漂亮啊。”
“哪有钱买得起金丝呀,只是普通丝线,我绣的时候在上面粘了些贝壳和碎水晶,所以看起来亮晶晶的,最重要的是便宜。”
二人在人群中低低讨论着亮晶晶的裙子,直到楚乐心开口才转移了二人的注意力。谈话中,二人交换了姓名,辛存禧得知她叫钱鑫。
“姑姑盛情难却,乐心却之不恭,这头屋是不得不住了。”待讨论声淡了些,楚乐心才说了这么一句。她依旧垂着眼帘,双手交握在身前,仿佛不去看那些人,就不会听到讥讽。
“乐心的出身和楚家的家底大家也都清楚,说句实话,头屋之遇这样的待遇,在乐心看来,确实一般。如今四海八方的姐妹齐聚一堂,相遇便是缘分,这头屋之遇乐心便借花献佛,当作见面礼送给大家,不知可有哪位姐妹愿意承姑姑们的美意,去瞧瞧头屋的锦衾玉枕,看看后宫娘娘们用的香粉香膏?毕竟这种事,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遇上的。”
依礼制,储秀宫偏房住婢女,侧屋住秀女,头屋住后妃,虽然因为储秀宫地处偏僻极少有后妃愿意居住而成了闲宫,但礼就是礼,不可废。若是她楚乐心敢进去睡一晚,日后被有心人抓了把柄,治个僭越之罪,丢人的可就不是她一个人了。
道理谁都懂,但正宫娘娘的殊荣在面前摆着,又是姑姑嬷嬷们出的法子,自己也不一定有那个本事能进宫,偷偷享受几天也未尝不可。侥幸心理作祟,不少人蠢蠢欲动,低低的嘈杂再次响起。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楚乐心勾了勾唇角,笑得不动声色。
“侧屋人多热闹,头屋冷冷清清,怪吓人的,这份殊荣,我们不敢享受。”紫衣少女眼疾手快拽住想要上前的钱鑫,故意提高了声调。
楚乐心的目光飞快扫过人群,在紫衣少女的身上停了一瞬。紫衣少女注意到这道目光,淡淡的迎了上去。
“对,对啊,我听爹爹说,储秀宫头屋死过一个妃子,现在还闹鬼呢。”
不知是谁提了这么一句,嘈杂的声音更大了,时不时传来几声惊叹。于姑姑一下子慌了神,连喊了好几声“安静”。
楚乐心认得这个紫衣少女,她叫宋长安,正二品銮仪使的女儿,虽是武将之后,却极善琴棋书画,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平日里只听家里的教礼嬷嬷念叨宋长安的端庄气质高出她楚乐心好些,今日一见,确实不是庸脂俗粉。
“都干什么呢,叽叽喳喳的没一个像话。”
一个青灰色宫装的年轻女子快步赶到,面容不怒自威,看腰上的宫绦,应是个管事的,于姑姑见了她都得弯腰行礼。年纪轻轻便是个管事女官,想来也有些手段。
“于姑姑,皇后娘娘让我转告你,为上选秀兹事体大,莫要出了差错。”女官平静地扫了眼众人,却对楚乐心露出了一个奇怪的微笑,“楚小姐,皇后娘娘让我问问您,头屋的茶水可还和您胃口?若是喝不惯,差人去太后娘娘那里讨一些就行。”
语毕,福了福身,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这时候人们突然想起来,楚乐心的生母正是当今太后的族亲嫡女。这头屋之遇,难道是皇后娘娘特允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