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哥哥秦志远上次一口气吃了6个肉包,一个大肉包一两,吃完还意犹未尽,好似没有尽兴,不过妈妈范木桃不敢让儿子敞开吃,从没吃饱过的人,一下子吃太多,怕吃坏肚子,坚决制止了秦志远继续吃的想法。

      哥哥的胃口之大,着实吓到了秦兰兰,哎,深感让自己家人吃饱,真是个不小的压力。

      所以,不论是为了赚钱供妈妈和哥哥吃饱,还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她都得尽快走上学习和赚钱的正轨。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她分别搜索小学一年级语文和数学,找到两个专门教小学语文和数学的主播。忽然想起大堂哥在家故意炫耀过自己流利的俄语——秦兰兰咪了咪眼睛,果断搜索小学俄语。

      大堂哥是队上少有几个在县城上高中的人之一,在周围人看来,大堂哥秦志勇就是知识分子,对了,还有小姑秦盼娣,高中毕业两年了。爷爷奶奶平时颇为自得自己的大孙子和幺女是高中生。

      可是--

      【无搜索结果。推荐搜索小学英语、俄语入门】

      她没想那么多,反正多学不是坏事,既然有条件,那就俄语和英语一起学。

      每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先均匀分配好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俄语英语四科的时间,打好每一科的基础。

      这几天,秦兰兰白天跟着秦家其他人一起照常下地,看似在田里捡稻谷粒,实则在刷视频学习。学忘我了,有时忍不住拿手指在地上跟着视频划拉,幸亏范木桃一直留心女儿,及时发现,顺手把土上的字迹拨乱。

      秦兰兰长舒一口气,暗暗怪自己疏忽,周围人忙着干活没有注意到,但是下次就不一定了。必须强迫自己学数学尽量不要用手运算,而是在心里算,还要算得又快又准。学语文生字和俄语英语的单词,也是如此。

      她也因此不自知的逐渐养成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惯,后来,学习效率远高于常人。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秦兰兰还不知道这样学习的益处,只是迫于形势。这样学完一遍还是不行,得抽空复习。

      以前看到哥哥放学回家,总会端正坐在桌子上,用铅笔在作业本上写写画画,复习白天学的知识,哥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

      晚上看书费灯油,奶奶心里指定不乐意,她也只有中午的时间可以学习。

      对于秦家兄妹俩而言,中午是他们最为期盼的。

      只不过哥哥秦志远是盼着回屋对百宝箱许愿,妹妹秦兰兰,则盼着哥哥吃完加餐,在从哥哥那借来的作业本上,归纳总结前一天学的各科知识。

      也亏得哥哥每次吃的速度快,吃完就回自己的隔间休息,才没有注意到妹妹的小动作。他不小了,不好总在妈妈和妹妹屋里呆。

      再加上他代替妈妈干活,哪怕现在每天都能吃饱,下田的疲惫总是无法避免,早点休息才能好好干活,代替妈妈挣满工分。

      原本奶奶张娣来还有些不满和心疼自己的三孙子,但是她经不住周围人夸赞啊,还有孙子给家里挣下的满工分的诱惑。不像三儿媳范木桃,从来干活就不利索,下地的时候能挣4、5分很不错了。

      最近她给三孙子志远的饭总是比给二孙子秦志杰多,就算二孙子再闹,也不会轻易依了他。

      粮食就这么多,有人吃多肯定就有人吃少。万一三孙子吃不饱,干得又卖力,身子垮了怎么办。她可不会在这种事上犯糊涂。

      ------

      大伙齐心协力,盼着早点吃上新米,田的活干的特别快。

      月底,队里交完公粮,喇叭里又响起大队长的声音。

      “乡亲们,现在到仓库前集|合,咱们分新粮嘞。”

      家家户户喜出望外,喊上家里的所有人,麻袋、脸盆、木桶,能装东西的全拿上。

      一路上大伙说说笑笑,讨论你家能干了多少工分,我家干了多少,热热闹闹往集|合点走去。

      每家派一个人排队,叫到户主名字,就招呼家里剩下的人进仓库装粮食。

      “王大牛家的,14595个工分,340斤大米,583斤红薯,397斤土豆,603块1毛1。”村会计报出隔壁田婶儿家的粮食。

      人群中爆发出几声惊呼,大家羡慕的看向王大牛。

      “哎,学军,学强,学新,学进,过来搬粮食。”王大牛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每年就数他家领的粮食最多。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家在队里属于人丁兴旺的,王大牛和田翠花不算没养活的,生了四个儿子,儿子又生了11个孙子,最大的20多,最小的10岁,10岁的也能干捡稻谷的活,每天拿2、3分,家里拢共就得一个孙女,大半都是劳动力,都能挣工分。

      田婶儿粗粗算了一下,这次分到的粮食够一家22口人吃到11月收晚稻还有的剩,冬天能比去年好过,心里一喜。

      秦大根看着邻居家的男丁,跟瓜藤上的葫芦一样,一个接一个,羡慕的神色藏也藏不住。哎,他家人少,劳动力少,不知道这次能分多少粮。

      如果分的少,只能拿着三儿伟国寄回家的津贴,找县城里的二女儿照娣,用家里的细粮换粗粮了。

      “秦大根家的。”

      秦家人张起耳朵,心都揪起成了一团。

      “4883个工分,大米120斤,红薯371斤,土豆115斤,186块5毛5。”

      秦大根和张娣来一听,高兴坏了。够吃了,够吃了,省省能吃半年呐。

      秦家人在这个时候最团结,一起齐心协力,咬牙把粮食扛回去。

      秦兰兰以为这回家里能吃饱点了,没想到,人人碗里都是杂粮粥。

      除了两老和秦兰兰一家,其他人齐刷刷的露出失望的神色。

      奶奶张娣来没好气的白了一眼,爷爷秦大根咳嗽一下,开了口。

      “收了早稻,田里要歇将近一个月,有活干吃干的,没活干咱家吃稀的。”

      秦大根深深呷一口老烟杆,谁不想吃口好的,老农民能有的吃,不饿死,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瞧你们那副馋样,吃吃吃,就知道吃,平时干活不中用,吃的时候想的挺美。”

      二堂哥秦志杰羡慕的都快哭了,隔壁家是不是吃肉了,味道都飘到他家了。

      张娣来说完,看着一圈儿女子孙因为抢收,黑了也瘦了,没好气的说。

      “行了行了,明天伟军媳妇找我拿一斤肉票,去供销社,明天吃猪肉开开荤。”

      话音刚落,二堂哥秦志杰和小姑秦盼娣就惊喜的叫出声。

      人人心里有盼头,桌上的气氛终于活跃起来。

      秦兰兰一家也有点开心,但那点开心只不过是受气氛感染,反正他们回屋每顿都加餐,顿顿吃肉,不差那一斤猪肉,家里人一分,还不够塞牙缝的。

      于是,秦兰兰一家的平静,在奶奶张娣来看,就是温温吞吞委屈巴拉的模样,她心里忍不住反思了一下自己对三儿媳他们三人的态度,是不是觉得肉没他们的份,所以不吭声。

      “咳咳,志远这回几乎天天挣满10工分,这孩子还被队里表扬了,表现的不错,奶过年给你压岁钱。”

      哥哥秦志远一脸受宠若惊,范木桃也很吃惊。嫁进来多少年了,也就在婆婆看到她有打好的一整套家具做嫁妆,还有生儿子志远的时候,对她给了好脸色。

      秦兰兰反而是最淡定的那个人,私毫不嫉妒,还为哥哥高兴,轻轻握了一下哥哥的手。

      毕竟,任谁拥有23块钱“巨款”以后,都很难再对一分钱产生什么觊觎之心吧。

      如果不是这个钱拿出来没办法解释来历,甚至会被奶奶怀疑妈妈偷偷藏钱,她早拿出来花了,她想买鞋买自行车——唔,好像橘子短视频里也能买,价格一样,还不要票。

      母子三人没有明面上的收入来源,爸爸的津贴每三个月寄回家,直接就被奶奶拿走了。就算悄悄寄给妈妈,只要买除了吃的以外别的东西,走出去,就等于明晃晃在脑门贴几个大字:【爸爸给咱仨悄悄寄了钱】

      她一定得想个办法。

      ------

      秦家人彻底闲了起来,饭由三顿变成两顿,但是秦兰兰一家已经习惯之前三顿,顿顿吃饱的神仙日子,每次到早中晚饭点,还是继续吃的又饱又好。

      妈妈范木桃也抓起两个孩子的学习问题。

      秦兰兰已经学完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了,妈妈拿着哥哥的旧书来辅导她的时候,她还觉得有点奇怪,语气里不免带了出来。

      可能做妈妈的对儿女的情绪总是特别敏感,她一下听出女儿对自己的怀疑,又好气又好笑。

      “你妈妈好歹也是高中毕业,比你以后的小学老师学历还高呢!”

      妈妈范木桃拿书轻轻的敲在女儿头上。

      是了!比小学老师的学历还高,那妈妈当小学老师都没问题啊!

      秦兰兰恍然大悟,终于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只要妈妈有工作,她就有把握让妈妈把大部分钱拿到自己手里!

      立人设,造舆论,她秦兰兰半个月的短视频,可不是白看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 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