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陆桥下川流不息 ...
-
拍摄结束后,苏杭便来到距拍摄地不远处的玻璃天桥——陆桥,“这座天桥是这座城市的标志,记录着光辉,记录着岁月,属于这座城市,也属于这座城市里的人。”这是他的第三部电影中的台词,他穿着黑色的高领毛衣,墨绿的风衣,晚风吹起他稍长的头发,天气有些变凉了,手里拿起打火机,点燃了香烟,也点亮了远处的天际,好久才慢慢吐出烟雾,趁着这晚风飘走了。
她以前总是来这里写生,他第一次见到她,她一只脚踩着皮箱,坐在实木的高凳上,向画板稍稍倾,穿着被颜料染色的皮质围裙,他以为他街头艺术家,竟然从超市换了些零钱出来给她,而他却为了完成毕业课题的学生,他不太好意思了,近些天很少来到这陆桥,他的第一部电影票房惨淡,他喝了点酒,便又迷迷糊糊来到了陆桥,她依然在这写生,那一天和今天一样,吹着晚风,他回到了家,睡着了。她的第二部电影中的女主原型就来源于她,为了让女主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更饱满,他希望她能参与到制作中来,她说:“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就行,这就算兼职了。”
她的名字叫杨浙,她的文学素养很高,在剧本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之间逐渐熟络,第二部电影的成功,更是奠定他们爱情的基础。
苏杭之后的第三部电影,直接让他拿到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剧本奖,那一年,他二十九岁。
第四部电影的拍摄,也就是现在,三十二岁的他被娱乐圈折断了翅膀,磨平了棱角,他从第三部电影成功之后,他觉得他被资本控制的不能呼吸,他决定这部电影结束后便不再拍摄电影,他想做一名摄影师走遍中国,走遍世界。如果这种向往自由的心让人羡慕,那么他的女友杨浙来说是一种负担。
同为追求艺术的人,在她毕业之后工作非常不顺利,在一起之后也并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一方必须面对现实,那个人就是她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工作中的不顺利,两个人长期的分离,使她再也不能成为那个自由吹着风画画的姑娘了。他在拍摄场地和电话另一端的她争吵,只是为了怕他在换季时感冒,在一起六年了,换来的是电话两端的沉默和争吵,一方被资本压得喘不上气,一方被生活困在了原地。
手里的烟燃尽了,他将烟头扔进了垃圾箱中,离开了。他买了一束百合,连夜赶往这座城市的另一端,苏航站在门口,有些迟疑,还没敲门,杨浙在屋内便把门打开了,说:“回来了,我已经做好饭了,等你回来。”他鼻子发酸,将百合给了她,也将她搂在怀里。
由于电影要赶在圣诞节上映,苏杭第二天便参与到了后期的剪辑当中,杨浙将百合养的很好,装在花瓶中,放在了餐桌上。
圣诞节的中午,他回来了,他说:“首映刚刚结束,我便赶回来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她很开心,准备了很久,当她出现的时候,他拿出了粉色百合和一枚戒指,两颗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由于副驾驶座被上次的可乐弄脏后没有清洗,所以她坐在了驾驶座的后面,戴着戒指的手上拿着粉色的百合。
发生了车祸,他去世了,她活了下来。
半个月后,她出院了,回到家中,百合已经枯萎了,两张电影票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她决定去看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最后的画面是他的名字,一个长方形的条框,圈住了他的名字,仿佛他的自由被限制了。
影院的灯光突然亮起,她却迟迟没有离开,眼睛只看着电影结束最后的名字,外面下着大雪,她穿着鹅黄色的羽绒服,打着伞,独自一人穿过这大街上焦急回家的人群,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路灯下,看着车冲散了斜落下的雪花,绿灯开始间断的闪烁,她缓慢地走,看似坚定的步伐,却又像云端一样无力,这座城市的光辉是一座座大厦所给予的,她停在陆桥上,吹着些许寒意的晚风,抬头看夜空飘落的雪花,看着陆桥下川流不息,望着远处森林公园的漆黑静谧,戴上了耳机,突然她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温柔的声音仿佛唤起她的记忆,她转向一旁,看到了他,他穿着黑色的高领毛衣,墨绿色的风衣,被风吹起来的稍长的头发,她流下眼泪,想去拥抱他,他突然消失了,他留下的,只有电影最后的名字,耳机里的错位时空和他吹过的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