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歌曲《推开世界的门》(杨乃文)
做一个简单梳理:方然而和谭若瑜初中不是同校同学,方然而因为有双相情感障碍所以表现很奇怪,有人就欺负他,那时的谭若瑜经常被家暴,青春期的时候在家中被否认被打有逆反心理,会在别的地方找一点价值,所以他会保护方然而,从揍那些小黄毛中找到一点价值。方然而又比较主动,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算是朋友了,站在方然而的视角,就像谭若瑜救赎了他一样,他觉得谭若瑜是站在阳光里的人,正义,好心,会帮他,可靠,自己却是一个小阴暗,会伤害自己,爱哭,情绪不稳定。
谭若瑜也受到了影响,他觉得方然而(躁期时)比自己热情活泼多了,会感染自己,让一个抑郁症的低迷不振的人有一点生机。
其实两个人都不知不觉喜欢对方了。但是各自都没有察觉。
但是初三这个时间,对于谭若瑜来说就是迷茫困顿,他不笨能读下去书,但是父母比较呃,呃,还会打他,各种压力烦躁堆积,对未来人生的迷茫和自暴自弃,让谭若瑜一次又一次想自杀,终于在一天被打后准备去海边寻死。
但是被抢救回来了,可能是海边有人发现了报警了,但是因为被海水灌了而且差点要溺死了,他的记忆受了损伤(没有科学依据纯瞎编),忘记了以前的很多事,包括他的心愿,和方然而的种种。
一直到高二他们被分到同一个班,方然而记得谭若瑜,但是谭若瑜不记得他了。这个时候谭若瑜看方然而就完全是一个阳光幸福的人,自己的抑郁症却一直在加重。
凌晨三点那次是方然而和谭若瑜都打算去自杀,方然而没有了名为谭若瑜的救赎,谭若瑜也没有朋友,方然而在海边看见了将要自杀的谭若瑜,而且猜到了他又要去自杀,因为谭若瑜曾经对他的好,所以一瞬间决定拉他,拉着他不要死,因为看见了谭若瑜所以回想起曾经的救赎,于是他不想寻死了,他想救谭若瑜。
谭若瑜很冷酷,很封闭,病情真的明显加重了。
不管方然而怎么示好,怎么表达喜欢,怎么赞美谭若瑜,谭若瑜都只觉得他烦,有病,恶心。
他用曾经谭若瑜对他好的方式,给他送早餐送奶,也没有用。说了当初谭若瑜的愿望,并且也真的去看了拍了照片,但是谭若瑜却没有半点兴趣了。(在美洲差点死的那次是因为突然郁期了)
高二再遇见方然而既没有告诉谭若瑜心脏病也没有说双相,所以在谭若瑜看来他就是一个神经病恶心变态还烦人,高中的谭若瑜也越来越封闭自己不关心任何人,也有了明显的抑郁症躯体化。
高三一整年方然而都没有再去,他的病情也在加重,这次却没有人救他。
高考后一次进入郁期,他想自杀了。
正好遇见了谭若瑜,谭若瑜其实早就喜欢他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讨厌他呢,分不清讨厌和爱(在畸形扭曲的家庭里长大嘛)
他以为自己只是很讨厌方然而。
所以说,方然而,谁会喜欢你这种人。
方然而太绝望了,就在那天自杀了。唯独没有人通知谭若瑜,因为他平时就很孤僻,同学们也没有谭若瑜联系方式,所以没有人告诉他。
他知道了以后是不相信,也是不想他死。说是讨厌,但是真的死了以后又不相信,一直想着他,他到此都爱而不自知。
随着时间推移,妈妈卧病爸爸跑了,他自己也放弃了,干脆喝酒吃药抽烟,达到致死量以后进了林子想自杀。
死前走马灯了一次,回想起了丢失的那段记忆(没有科学依据 瞎编)在死的那一瞬间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都喜欢方然而。
方然而和谭若瑜有那种“生命和爱的韧性”,他们有不知疼痛的骨骼,只是两个人都太消极,阴差阳错命运弄人。
最后那一段对话,是初三时的对话。决定了这一章的名字(我的亲友童童和林时起的)Try to be free 尽力获得自由。
我感觉我写得不太好,也是第一次尝试第一人称,感谢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