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摄魄 ...
-
1 皈依
当摄魄爬上青山,俯仰之间,洞彻山水与田园之美。
江水汤汤,平缓的堤岸,晚事皆如烟。
当年退隐,邂逅了多少芳菲,才成就了一段波折的隐逸之乐。
他知道平凡无奇的生活,是他生活的主色调,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能毫无怨诽地面对生活的苦与乐,是他最大的追求。
古老的宗教在青山绿水间留下历史的痕迹,摄魄围绕着这些宗教古老的建筑留下了来访的足迹。
终于他选择了皈依。
身染香光,成了摄魄的新形象。
摄魄所能懂得的经义并不多,但每一点,每一滴的教诲,都在重塑他对世界的看法。
世界存在“中道”。
摄魄的“中道”不是成为宗教家,而是追求潜移默化地教化。
是的,这是一场事业,圣人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的毕生追求。
摄魄是个隐者,一个布道者。
他如庄子一样,悠闲地讲着故事,曳尾泥涂做着漆园吏。
他如陶渊明一样,归园田居,辛勤的劳作,讴歌生活。
摄魄的人生意义就是这样如古圣先贤:就于仁,依于义。
2 幽隐
一场无欲无求的生存,纵然使人活得潇洒,但谈及圆满总是让人叹息。
当孤独像落日黄昏,诱惑好静的摄魄。但黄昏里慢慢逼来的长夜,依然使摄魄难过,是寂寞渲染黄昏,还是黄昏渲染寂寞,这样颠倒的疑问,难住了摄魄。
摄魄对于孤独,三缄其口,但终究还是遭遇了她。爱情的遭遇,是不甘寂寞。
然而,重复的黄昏,那些生离死别里的黄昏,诉说着人间的八苦,使人探索人生的真谛。
当她离去,摄魄依然自我。
流云的捉摸不定,流水的难以琢磨。黄昏的流云,黄昏的流水,都是握不住的一段曾经。
溪山,抱琴,独醉,濯足,洗涤灵魂里的一段幽隐愁绪。
摄魄难以逃脱的寂寞,最终能成就什么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摄魄在漆园,在泥途,在幽隐,在平凡。
摄魄知道不是放弃就能摆脱,不是追求就能获得。
患得患失,是懦弱者。
摄魄的选择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的,穷途终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生活,一路风景,流连无罪,回头有岸。
3 信仰
无法说清的悲喜交集,无法说明的较计筹量。
曾经不顾一切,如今却是犹犹豫豫。
摄魄错过古渡口的摆渡,彼岸有花开满,是的,摄魄错过了花开浪漫。
山河无恙,海岳不移。摄魄也未曾变卦。
摄魄说:纵然日月轮堕落,妙高山王倾动,我的执着依然不改。
从来信誓旦旦,总有颇多遗憾。
但是因为有了信仰的缘故,又从来能使人无所畏惧。
是的,勇敢,是关于信仰。
摄魄的信仰就在瞻仰圣人的面容,祈祷着力量的永恒。
摄魄的信仰是能化解苦厄的,是能赐福于人事纷纷的不忧不惧。
携手会有分手,牵手会有撒手。
摄魄如何寻求灵魂的解脱,般若门前会化现的智慧,解脱门开启就在刹那。
在每天的日升月落,阴阳消长间,有携手,有撒手。
总之留不住的,就让他走。
摄魄,三魂七魄,赦免自己的灵魂吧。
因为信仰的缘故,有了般若,有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