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这个地方是一名粉丝推荐给我的,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有在任何旅游打卡清单里见过这个地方……”
雒风找到一个避风口,对着镜头录下了下一次vlog的开头。
他是一名风光摄影师,平日里的工作就是去全国各个风景名胜地旅游、打卡、摄影以及录像,拍好的照片会放到素材网里,等待他人使用或者购买版权。收入不高,但是足够支撑他进行下一次旅程。
自从vlog兴起后,用镜头记录自己丈量过的土地和奔赴过的风光,就成了他的副业。虽然偶尔,这个副业的收入会超过主业。
三天前,雒风刚刚结束长达一个月的西藏之旅,本来已经买好回川北的机票了,临行的前一夜,清理粉丝私信时,又看到了三个月前收到的“奇怪的邀约”。
雒风当了一年多的视频博主,以一个月更新一次的频率,居然还收获了五十多万粉丝,隐隐有破六十万的趋势。热度越高,回复私信就成了他最大的困扰。
刚开始粉丝只有几万的时候,私信并不是很多,大家的问题更多的是偏向于旅游本身以及拍摄技巧上,不用熬夜剪片子的时候,雒风晚上休息前都会一一回复。可是自从粉丝越来越多了后,奇奇怪怪的私信问题越来越多了。
“你怎么不摘口罩呢?”“可以摘一下口罩嘛?我可以给你打赏。”“帅哥,加个微信?”“帅哥,你有对象吗?”“帅哥,你下次去哪儿?我偶遇你。”“你好,你喜欢1还是0?”……
总而言之,一些平时会在评论区或者弹幕讨论的问题,竟然转变成私信了。起初还会回复一些,后面实在太多,只能选择性忽视并删除了。只有一些跟他探讨拍摄技巧的私信才会比较认真的回复。雒风不喜欢聊天框堆的太多太杂,也不喜欢未读的红点一直不点。
但是三个月前,雒风看到了一条别具一格的私信。
对方昵称是无,主页干干净净,1关注1粉丝,关注的是雒风,粉丝是这款视频软件的机器人。不明性别,不知年龄,就在前一天凌晨,对方发了两张风景照,一张是烟雨后的古巷,一张是傍晚的江岸,并告知他这个地方叫江临镇,然后就没了下文。雒风当时有反问对方是否在邀请自己去这个地方旅行,但一直没有回音。
雒风躺在还没有收拾好行李的床上,盯着手机里的私信,对话框的最后一条还是三个月前自己发出去的问题。当时他已经定好了三个月的西部之旅,便一直没有管这个。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对方依旧没有回复,雒风姑且把这个认为是对方的邀约,或许是想邀请雒风去江临镇取景。
“啊,江临镇,一个连百度上都搜不到景点的地方啊。”雒风拨弄手机自言自语,看着百度百科对这个地方的介绍,其所在的海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这个地方就只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很不错,近年来政府着手在开发旅游产业增加当地收入,不过百度百科上并没有很好的宣传照或者视频,唯一一张全景图还是这儿的江岸,打实的说,还没有那个小粉丝拍的两张好看。
出于想带动这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的好心?出于被小粉丝的两张图打动的真心?雒风自己也没明白,稀里糊涂的,就改了机票,坐动车来到了海江县,忍着对大巴车的眩晕感,摇摇晃晃地抵达了江临镇。
不加雕饰的,雒风被眼前的临江打动了。
临江便是小粉丝拍的那条江,不知道是江流跟着镇子取名,还是镇子随同江流取得名,随意中又带有一点同生同灭的浪漫。
雒风没想到,一条江在奔腾时会有大海的磅礴,在平静时会似天空的宁静,这大抵是他见过的最清澈的江水,奔腾过后还似明镜,连白云都在里面游玩。
带着无人机和80D,雒风站在江边直至天黑。期间风太大的时候,就收了设备,找到了一处避风的岩石录下今天的vlog。
“Hello,好久不见,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各自随风'。今天我来到的这个地方呢,是江临镇,这个地方是一名粉丝推荐给我的,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有在任何旅游打卡清单里见过这个地方。但是,到了这个地方后着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先给你们看一下现在的风景,正值傍晚,这个夕阳都温柔多了。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这么没有目的的开启一段旅程了,真的,我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所幸值得。废话不多说,一起看看我镜头下的江临镇吧!”
直到把夕阳西下的延时拍完后,雒风才舍得离开。毕竟,一直抽泣的鼻涕和咕咕叫的肚子都在提醒他,再不离开就会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随风了。
入夜的江临镇非常安静,马路两旁的灯都是东一盏亮,西一盏灭,靠门窗里的灯光撕破黑暗填补上了。来往的行人都是闷头前进,敞开着的门市里坐着交谈的妇人,低声得还不足雒风的脚步声敞亮。直到一直往上走到中段路程,这份寂静才被打破。
像是步入了另一个世界,上坡的街道灯火通明,人声喧闹,处处都是麻将桌,叼着烟头的男男女女嚷嚷着“再来再来”。还有穿着背心的大爷大妈拿着蒲扇乘凉,嘶喊着嗓子说话,生怕对方耳背听不见。
先去宾馆将设备放好,雒风寻了好久才找到了一家米线店——开心米线,名字挺喜庆的。
“吃点儿什么?”店里的老板娘放下刷短视频的手机,热情地招呼着雒风。
“一碗三鲜米线,大份的。”
“好嘞!帅哥你随便找个地方坐,马上就好啊!”
店面大概只有十多平米吧,只放了四张桌子,都没有单独的厨房,背对着雒风老板娘就开始打火放砂锅了。
“帅哥你是哪家的孩子啊?”
“哦,我不是这儿的。”
就两个人在的店里,总得有人挑起对话。
“是到哪个亲戚这里来嘛?还是找你同学玩儿哦。”老板娘继续追问。
“都不是,就是自己来玩儿的。”
“自己一个人啊?那多无聊,我们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玩儿的地方,你怕是来亏了呀!”老板娘嘴里没停,手里也不住地在砂锅里下小料和米线。
“没有,今天在临江转了转,风景很不错啊。”
“就一条江,政府说要开发风景区,都不让我们在里面接水洗衣服,你说看看,光那个井水,够我们用嘛?”老板娘说着就开始抱怨。
“嗯。”雒风不知道该怎么接了,怕是提到旅游业,对方也不理解,只能默默地不吭气了。
米线确实做的很快,没几分钟就端上来了。满满的一大碗,和寻常吃的粗线条不同,这里的米线是偏细的,像粉条一样,不过吃起来还是米线的口感。三鲜的里面是加了虾米、黄瓜条、西红柿片、鹌鹑蛋,没有别的小菜了,但吃起来格外的鲜。
老板娘又打开了手机,外放着搞笑段子,雒风没有get到笑点,但老板娘一直都在咯咯笑。
“对了帅哥,你今晚住哪儿啊?”
雒风吃的认真,没注意到老板娘关掉了手机,又和他搭话了。
“我住宾馆。”
“哎哟!宾馆多贵啊!一晚上好几十块钱,又小又潮湿,专门坑你们年轻人的。”
“没事儿,我今天中午看过了,还行。”宾馆的房间确实不大,整体卫生还是可以的,就是像老板娘说的那样,很潮湿,哪怕是夏天就能感到阴冷。
“不然,帅哥你今晚就睡我那儿吧!正好我儿子的房间没人,他高中是寄宿的,平时也空着。”
老板娘十分热情,非常热情。
“啊?不用了,我宾馆都订好了,谢谢……大姐的好意。”
“也是哦,钱都交了,不住就亏了。那你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别着凉了。安全方面不用担心,我们这个地方,晚上敞开门睡觉都没问题!”老板娘琢磨了一下,也放弃邀请雒风去她家的念头了。得亏是放弃了,不然雒风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了,他最害怕去拒绝别人的好意。
一大碗米线不过七块钱,雒风抓紧吃完就付款走人了,老板娘还笑眯眯地送他到门口。迎面进来了一个皮肤黄沉的中年男人,老板娘看到他立刻变了嘴脸。
“又打牌去了吧?一天天就知道打牌!”语气里都是恨铁不成钢。
“别人叫我去的嘛,这天黑了也没事可做,不打牌还能干啥。”男人语带笑意的狡辩着。
“就你一天理由多,谁赢了谁输了?”
“军娃输了七块钱,好像是寿儿赢了吧,反正我不输不赢。”
“……”
雒风越走越远,老板娘和男人的交谈声也越来越远。
“江临镇,确实是个好地方啊!”
看着满天星光,雒风慢慢往宾馆走去。
突然想到什么,雒风拿出手机翻出那条私信,对方依旧没有回复。
“我现在在江临镇,谢谢你的推荐,这儿确实值得拜访。”
斟酌好措辞后,雒风按了发送键。不知道这条消息对方会不会看到,是不是还是不会回。
可能对方是个小孩子,手机掌握在大人手里,也可能是名寄宿的高中生,放假回家才能碰一次手机。无论是谁,雒风都很感谢对方推荐的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