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一早,肖允安看着门口的一众李家人傻了眼。
李博宇拉下脸想赶人,又都是长辈兄弟,人家也只说是来帮忙,自己发作就成了自己的不是,赶也赶不得,冷着脸站那也不说话。
肖允安也很无奈,可是毕竟是亲戚也不好说啥,看李博宇那样子,让他说话估计是要吵起来了,叹了口气走上前来。
“有爹和二叔三叔还有几个弟弟帮忙这房子肯定盖的更快了,只是这边主宅是请了刘师傅的人帮忙盖,他们的手艺不外传,只能委屈你们去帮忙盖围墙了,不知爹和几位叔叔可愿意”
刘大的人当然没有这个规矩,一旁听着的杨大林和牛家兄弟当然知道肖允安的意思,还附和的点了点头。
“既是来帮忙的,自然是有啥活干啥,我们这就去”李家唯一的明白人李平赶紧开口,他已经看见大哥二哥拉下来的脸,他们肯定觉得是长辈来帮忙结果成了打杂的心里不舒服。
牛大柱见李平说话了,忙笑着上前道“李家叔叔,几位弟弟我们这边吧”
牛大柱开了口,李家一群人也不好在发作,李农瞪了一眼李平跟着牛大柱走了。
肖允安对着李平笑笑表示友好和感谢。
李家人跟着牛大柱走了,肖允安拉了下李博宇的袖子道“我知道你懒得应付这些,可是毕竟是亲戚,人家来帮忙也不能把人赶走不是,反正院墙要盖也是要请人的,这有人帮忙只要管饭就好了不是挺好的,快去干活吧,我去多准备些饭菜”
李博宇只好干活去了。
顾承凌走上前来,拍了拍肖允安“这家人看着不太好相处啊,就那个说话的看着眼神清明些”
“哥哥高见啊,李博宇受伤回来他们拿走了他身上的所有钱,也不给请大夫,要不是我穿越而来有灵泉傍身,他早就不知道死几回了,李家把我们分出来,要不是杨叔帮忙,他们直接就让我们净身出户了,虽然最后也只分到了一两银子还有破房子和两亩地,你知道吗哥,说好分我们几百斤粮食,他们竟然给的连壳带棒的给,我算见识到小说了所谓的极品了”
“难怪李博宇那个表情,李家对他来说是至亲,这最亲的人最伤人,他是最难过的,对他好点”
“知道了,昨天我见着他小叔新媳妇了,这女的不简单,还让我请你去老宅吃饭呢,想得到挺美的,顾少爷,请你拿出你少爷高不可攀的架势”
肖允安说着拍了拍他哥的肩膀走了,做饭去也,今天人多,肯定很忙。
顾承凌笑着摇摇头拿上篮子镰刀割草去了,啥也没有他的兔子重要,他现在身体好了些了,每天运动一下更是浑身舒坦,他已经爱上割草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家人看见李博宇这的伙食比自家平时还好,都吃的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吃的好,不满意的是李博宇这个丧门星比他们过的好。
这伙食太好的后遗症就是,第二天,来帮忙的依然是他们几个,吃饭的时候,那些小辈除了姑娘和李家老三家的小儿子李蓬宇外,全来了,幸亏肖允安怕都是干活的汉子饭量大,想着宁剩勿少所以做的多,否则都要不够吃了。
因为借了顾承泽的钱,想着既然有钱了就好好盖的原则,肖允安一次性规划了全部房子,还准备围一个大院子。
十天后,李禄就出发去府城了,随行的还有李农,李柳氏想着小儿子是要好好考试的,就让老二去帮忙处理其杂事。
秋收也开始了,李家人终于是回去收拾自家地了,肖允安和李博宇都松了一口气,牛家没有地依然在这帮忙。杨家除了刘春华还来帮忙做饭外,其它人也都回去秋收去了,刘豪家就两亩地,刘婶依然帮忙做饭,刘豪一个人回去干了三天就完了,又来李博宇家帮忙。
房子一天天的在完善着,杨元朗自从媳妇生了后就没来李博宇这帮过忙,肖允安让他在家照顾妻儿,顺便有空给他做家具,肖允安拖顾承泽买了不少的红木料子,他给画了些草图让杨元朗做,他也是聪明,做的特别好,还在上面雕上漂亮的花纹。
顾承凌的身体也是大好,现在已经不咳嗽了,脸色也红润了不少,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不过他们都知道那只是时间问题。
有次顾承泽来了,看到他哥在田边上割草,气色好了不少,脸上也是笑容满面的,他都吓着了,但最高兴的也是他,顾承凌的健康一直是他最大的期盼,留了好些吃的用的,顾承泽又走了,马上要入冬了他忙着呢。
肖允安也很高兴,他找到了一生相伴的良人,失而复得的亲人,酸菜卖的很好,春满楼的分红也是只多不少,新家马上就要盖好了,他的生活终于苦尽甘来。
这天是杨家小孙子杨子旭的满月宴,杨家跟着李博宇和肖允安赚了钱日子好过了,就请了全村的人来热闹。
肖允安看见那虎头虎脑的小胖子高兴坏了,他自幼孤儿院长大,本来就喜欢孩子,这小子别看才满月,又胖又爱笑,讨人喜欢的不得了。
肖允安拿出给孩子准备的一套银饰带上,有两个脚环两个手镯还有一把长命锁。
顾承凌也给了孩子一个小金锁。
刘婶家和杨家这久在李博宇家干活也熟络很多,还给孩子送来了两套小衣服。
杨大林知道她家艰难不想收,杨婶还是知道刘婶脾气的,可怜她们不如其它方面都帮帮他们,就收下了,告诉刘婶以后有啥事就来找她。
一个月后房子终于是盖好了,刘大站在大门前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是他盖过最漂亮的房子,外观大气不高调,主要是里面,他都怀疑这肖允安脑袋里装的和他们不一样,怎么会那么多点子。
房子晾了十天,这古代也没有甲醛啥的,肖允安就决定搬家了,刘大他们房子盖好后要走让肖允安留下了,让他们帮忙把剩余未盖完的院墙盖了,主要是让他们一定留到乔迁宴后再走。
相处了近两个月,他们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刘大就同意了。
这天刘大的人,还有牛家兄弟和杨家人都开始帮忙搬东西,有从镇上买的生活生产用品,还有杨元朗帮忙打造的十几件家具。
一条青石板路通像正门,正红朱漆的大门,青砖黑瓦低调好看,进了门右手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是个简单的洗漱间,里面放着鞋子啥的,毕竟这是古代,出了门都是土路,外出回来就可以在这里简单的洗漱一下,不会把泥土啥的带进家。
左手边也是个小房间,放着很多的农用工具,算是个杂物间,正对大门砌了一面照壁,上面还让顾承凌画上了山水画,好看又有意境。
进了小院,院里全部贴了青石板,还打了一口井,里面砌了花坛也栽上了些花草。
正屋设了大堂,里面桌椅摆件样样不缺,两边耳房是一样大的屋子,现在还是空的,还没想到要干啥,屋子都设了走廊 典雅又淋不着雨。穿过大堂右侧的回廊就进了内院,内院比外院要大气好看些,依然砌了花坛,还砌了个水池,里面砌了假山铺了鹅暖石,就差几尾鱼了,里面依然都铺了青石板这样家里就没有泥土了。
亮点是内院的三见房子,正房有两层,一层一面设了客厅,里面的地上全部铺了一层打磨过的木板,还设了矮桌,放了好些椅子,就是椅子和这里的不一样,要矮很多,肖允安让杨婶和刘婶帮忙做了不少的垫子和靠垫,里面满满的塞着棉花,就是简易版的沙发了,一面设了饭厅,一张超大的圆桌,十几把椅子,这样人多就可以坐下了,如果只有他们两个人就可以直接在客厅的小矮桌上吃。
屋子的墙面是坚固的青砖,为了好看又像现代贴瓷砖一样用糯米灰浆贴了一层雕花木板,连天花板都贴出来了,就像一个现代的客厅,最最奇特的是有左右两面墙上肖允安各砌了一个壁炉,而且地上还盘了地龙,正屋比厨房稍高些,厨房做饭烟通过正屋地下蜿蜒的甬道从另外一边出去,这样地板就会暖暖的,这边冬季漫长寒冷,有了地龙和壁炉就不用在家还穿的像个粽子。
靠近大院的这面耳房做了厨房,好大的一间隔了两间,中间还留了门一边是粮食间里面放了好些的大缸,有泡菜缸,米缸粮缸,房上还挂了好些的木头,肖允安准备以后用来挂腊肉干菜啥的。
另外这间就是厨房了,里面砌了两个灶台,一共四个眼,沿墙还用转头砌了一个大的流离台,洗菜放东西啥的也宽敞方便,旁边还有一个大水缸。
另外一面放了一个上面是柜子,下面是架子的东西,上面可以放碗,下面可以放锅啥的。
奇特的是这厨房这边的屋子是平顶的,用青砖加固过,从正屋的阳台就能过来,上面肖允安搭了个架子,栽了一颗紫藤花,只是现在还小还没有爬杆下面肖允安砌了个圆形石桌 ,放了些凳子。本来这里就地势较高,现在坐在屋顶,眼前风景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另外一间耳房也是两层 ,他在正屋和耳房中间砌了楼梯,耳房二楼分了两间,一间肖允安准备用来做书房,以后也是大户人家了书房还是要的,一间目前还空着。
楼下分了四件房,一间做了浴室,里面全部石板铺地,水道直通外面,里面有两个浴桶,里面还砌了灶,上面有一口大锅可以烧水,这样洗澡就方便多了,剩下三间房做了客房,每间都盘了炕,可以直接在下面烧火。
重头戏当然是正屋的二楼了,走廊正中设门,推门进去是一个小客厅,依然像一楼一样,墙上贴了漂亮的木雕板,依然是有小桌沙发,地上都铺了地毯,两边还放了好些的架子,架子上放了些小盆栽和花瓶啥的。
正对着门的这堵墙全部刷成白色,门的里面他挂了一面滑动的窗帘,窗帘是深蓝色加厚的,拉上外面就看不到里面的光了,这样他们就不用跑到空间看电视了,因为肖允安空间里有一个投影仪。比较空间蔬菜水果啥的长的快,估计是时间流速快,长时间待在里面也不好,有了这个他们直接把电视投影在墙上就好了。
左右各有两间房,门就在客厅门边上,里面的大小格局是一样的,床是砖砌的,下面有甬道遍布各个角落,通的是下面的两个壁炉,这样下面烧火上面就暖和了,当初肖允安提出这样的建议,刘大都惊呆了。
床砌了两米,在房间的正中间,一面做了一整面墙大的衣柜,里面全都都像现代衣柜一样,一面做隔间可以放被子啥的,一面顶部放了一根圆杆,还制作了很多木制衣架,这样衣服就可以挂起来,不会褶皱。
床上铺了厚厚的棉絮,铺着肖允安专门让人裁剪的床单,枕头里塞的也都是棉花,被子上的被套也是肖允安请人缝制的,这样拆洗起来方便,它唯一和现代不同的是,现代是拉链,而这里肖允安用两根系带取代了。
床的两边还设了两个床头柜,可以放东西,地上全部都铺着地毯,靠近走廊的地方设置了大大的窗户,打开就能看见风景,可惜的是没有玻璃,糊的窗纸,里面依然挂上了厚厚的窗帘,窗户的最上面还开了两个细长的通风口。
两间房一模一样,靠近厨房的这边肖允安和李博宇住,另外一边是专门留给顾承凌的,本来顾承凌觉得在别人家给自己设置主位房间稍有不妥,没想到的是李博宇坚持这样设计,他知道,在这个世界顾承凌是肖允安最亲的亲人,他喜爱的他自然珍惜。
正屋和耳房楼梯后面开了一道小门,直通外面,外面就是新盖的茅厕,这次的茅厕盖的比上次的好多了,全部都是用青砖砌成,便道也比以前的要长,直通化粪池,这样就可以减少茅厕里面的味道,旁边还砌了一个水池,洗澡间的水就直接排到这个水池里面,上完厕所之后用瓢一冲就可以了。
厨房另一侧有到小门通往院子,这一片都被买了下来,肖永安就直接围了一个大院子,以前的小破房子也被围了进来,就在现在的大门边上,院墙高两米,全部用青砖砌成,毕竟这里临近山林,有野兽下山也说不定这样安全一些,院子围的很大,还把小溪圈了进来,那头进来这头出去刚好自家用水也方便多了,在小溪旁边盖了两栋房子,是土墙青瓦盖的,一栋隔了四间,肖允安准备养鸡兔猪羊,一栋准备做柴房,毕竟冬季漫长,对柴的消耗量特别大。
沿着院墙栽了一圈的果树,有桃梨苹果啥的,毕竟空间里那么多水果,天天吃水果,家里连棵果树都没有,也说不过去。
剩余的地,靠近大门的这一片流了一大片的空地,以后可以拿来晒粮食,靠近山体的这边规划成了小块小块的菜地,虽然自家吃了空间的菜,不过不栽菜老有菜吃也说不过去,再说了,栽了菜可以喂鸡喂兔子,这菜地也和别人的不太一样,它高于地表,像花坛一样砌了起来,里面放上土,这样栽菜摘菜就方便多了,整个院子的地上,也全部都是铺了石头的,因为面积太大,没有铺青石板,就从河里捡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铺平,间隙全部灌上糯米泥浆,这样下雨的时候就不会到处是泥了。
肖允安带着李博宇和顾承凌转了一圈,这房子他简直满意极了,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