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姑苏雪 ...
我听闻,姑苏逢了场雪,不大,只刚好,凉了一碗茶。
她来时,有阵阵漠北的寒沙,却仍有姑苏的清茶。
那一年,姑苏初雪,不大难与北疆相较。漠北的雪,就好似泼墨画,在宣纸上肆意泼染,所到之处,尽为它的颜色。姑苏之雪就好似簪花小楷,沾墨后只轻轻点染,干净又秀气,却也像默劲头了纸张般冷透了骨。
青苔翠微,匍匐在石阶上,涌向那以坐花间安坐的亭台,成千上万的白色花瓣在空中肆意翻飞,落在地上便化为了血水。日头悬在天际,轻轻柔柔地笼在花海之上,间或一阵小风拂来,携去了山荷叶的清香,也吹来了寒山寺的钟声,深夜永远是静的,无论漠北或姑苏,不管刀起还是剑落。
点点猩红晕染在洁白的花瓣上,就像如今霡霂抚动了透明的叶片。风雪狂涌熄灭了灯盏,折断了株株寒梅,雪地不再是苍白的颜色,而像登基的新皇,红润地微笑着,一百四十一口人,个个失了心脏,挑起高傲的笑容,望着真凶的尸体,不知是喜是悲。炎夏的光耀中,一只只寒蝉声嘶力竭,黄花被皑皑覆没,姑苏之雪,不知是凉薄或是残酷。
她还在花间亭中,自地上坐起,抽出腹部的刀,擦拭着凝结许久的血块,轻轻啜饮着茶,不由嗟叹,已是正午了吧,茶都还是她临走前煮的,尚未煮好,秋水便已送兰舟远行,她也随着碧波辞别了姑苏城。说起来,那大概是三年后的事了吧,三年后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舍得送她离开你呢?月光到不怎刺眼,倒映在茶中,还似那清隽的眼眸却又盈满泪水。不禁长笑,原来,姑苏到北域是那么近啊,只有万里之遥,便可相及,不像那位故人,只一心相隔,却永生相距。
越想也只能是无奈,低头喃喃着“姑娘啊,莲蓬是才熟的,您尝尝,若甜,买两个伐,只当是照顾生意了。”
我啜了一口茶,都,刚刚好。刚刚好入口即温;刚刚好天不凉,暑不热;刚刚好的夏逢了刚刚好的雪,刚刚好遇到故友,刚刚好血染黄沙,一人成归。燃起灯火,刚刚好看向窗外,雪霁而无痕。
双眸缓缓闭上,血顺着雪向上蜿蜒汇聚流水,从姑苏飘荡流经广陵,听闻临安,却不见三千漠北,不晓塞外寒沙。
庚子年春,她来信说定在戊戌之夏赶回,窗外残枫与落日同辉,北风呼啸,白雪正凛,她就在朝阳中,望着漠北的方向,等待着不归的归来。渡口旁的人家见她站了许久,忙递上才熟的苹果,她笑说“当是最爱山楂的糖葫芦,要放豆沙,才不酸,又不腻。”辛丑三月,本该万物复苏,她也在阳春永辞人世。
甲辰年腊月,村口仍有小童嬉戏,争抢着一只毽子,忽一声扎进雪堆里,一只银喉山雀本欲栖息,瞧见这与自己相近的毛球,一头扑进雪里,不多时便拱了出来,小童呐喊,出来了。便一脚踢飞山雀,雀儿在空中炸裂,血肉飞溅,红润的好似新皇的微笑,也像那一百四十一人的微笑。她看向一侧,就是他们吗?
她向前走着,心想,那人最爱糖葫芦了,元月之前便要回来了,可得多买些与她明日吃。
那人最爱的那家需往深巷去呢,她一路走,瞧见一支白梅,正搭在屋檐上,灰白色的白砖向上探着,朱红色的墙似犹未干。忽而听见雷声滚滚,远处黄沙腾腾,可见无数铁骑,踏碎朱墙瓦檐,自尸体上腾跃,忽而银甲反射出了光芒,便成了骄阳,卷起万丈白雪,纷纷扬扬,似欲将人裹入其中。店家安静地看着,忽而一笑,“有呢,您一向只要豆沙的,早留好了。”她笑了,踩着尸体回去了,细数了下,一百四十一人,刚好到家,若再多一步,便不知何处了,真是多谢了。
才推开门,本就在摇曳的烛火一下就熄灭了。摊开书临窗而坐,听着渔家女唱着歌谣“屋里的黑影哟,才说那城关自有天护,暮门子个个为天,一百四十二子,子子行”打开包裹,取出才买的藕粉,轻抿一口,便倒了,心说这人真黑心,卖与我的冰点,少了一口呢。
听见窗外阵阵水声,一叶小舟上坐着一妙龄女子,一口江南之音,软软糯糯开口“这最烈的酒便是洒家都不敢多饮,你个小娃娃莫不是说笑”嘴角一勾,都倒是漠北寒最苦最辣,不如试试几杯可倒?
端起酒碗,一伸手便接住一只飞来的莲蓬,剥开绿衣,白皙细腻的莲子便展露出来,倒映衬着白梅,很快就化成薄雪,逢了这座江南小城。
酒馆中,人影嘈杂,才剥了一颗莲子入口,还未细品,却见一只酒坛飞来砸在墙上,一回头见一个大汉抱拳,满是歉意地道“若没了天护,天大的本事也会覆灭。”她点点头,嚼碎了莲子,霎时间,辛辣充斥着整个口腔,苦涩自喉间弥漫,呛得人一口喷了出来。对面坐着的人忙问到“要什么样的糖葫芦,还是山楂豆沙的吗?”她摇头,过一会又仰起头,一改连日来奔波逃难的颓丧“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我。”
菩提树笑了,抖下身上才落的白雪,点落在画笺上,笺上红梅血染,正是剑尖滴落的残红。“就是要大口吃肉嘛,漠北寒越烈才越能驱寒呀。”她失望地笑了笑,又或许是了然,愤怒。她满意了,带着最不尽人意的答案,收刀回鞘,噗嗤一声,冰凉的金属自腹部贯入,黑色的水面多添一缕猩红,船身剧烈摇晃,就好似惊雷响彻天际。刀未回鞘,亡的却不是该亡之人。
那女子抛来一朵莲蓬,也看到了那人倒下,因为啊,三年后是自己亲手所杀呢。或许这时才能明白,有种遗憾叫做,夙,愿,已,偿。
她是以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会冷静,会沉着,却从不知道,她也会因恼怒而错手……鲜血喷溅到口中,咂咂嘴,说实话,还挺甜的呢,要是再来点茶就好了。
不知怎么,忽地就想起那日城中的战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本渔家女,自在姑苏眠。”原来,是一口不少的,倒错怪人家了,最黑心的才是我呢,一口都要斤斤计较。
她要去接那个人了,她回来了,窗外飘起了小雪,但也不妨,江南的雪向来绵薄,姑苏尤甚,不能苍白了天地,可到底寒凉,况且,还有比那天更大的雪吗?煎茶一碗,暖暖也好,昨日才买了冰糖葫芦,她准喜欢。推开门,入目便是那人刀刃贯腹,坠入一片漆黑中。一抬头才知道,这么多年的寻寻觅觅,最想解开的结,解开了,却成了永无解法的死结。
她回了屋,她推开了门,端起案上的茶,倒想的是,白煎了给谁呢?她浅啜一口,举杯一饮而尽,叶片苦涩而冰凉。就像怀中的人,亦师亦友。半生苦涩,不知踏冰破雪所寻,原就在姑苏,原并非所寻。
我听闻姑苏逢了一场雪,不大,只刚好凉了一碗粗茶。
后来啊,我才知道,那场雪比漠北塞外的任何一场雪更大,轻薄,却冷透了骨血,凉的又岂止一碗粗茶?
天下皆悲,独一人欢笑。
也是,王朝之争,成王败寇,几时也轮不到天子呢。
“很甜啊,那这一船,我便都要了罢”
我问她,倒不知是姑苏逢了雪,还是雪逢了姑苏。自是无人答复,自此痴梦小筑便写了那句:
姑苏的雪不大,凉的却不止一碗粗茶。不过,痴儿濒死的呓语罢了。
门外风雨大作,周身冰冷,每次呼吸间都夹杂着水的流动,只有腹部阵阵暖流,向上延续,似欲再碰触。茫茫大雪中,一步一踉跄,终无法触及坠入江中的故友,一声扑通,打翻了才煎好的茶,雪中的身影便迷失在了这片江南的土地,留下的,只余一抹嫣红,连声抱歉,都失了力气。
我合上本子,书桌上摆着一盏茶和豆沙山楂的糖葫芦,摇了摇头,吹熄了门口的那盏灯...
我没有打错字,这就是这个故事,只是,它的逻辑时间空间都是乱的,后续会有另外一篇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姑苏雪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