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D326次准备检票,请旅客到2号……”
陈见峰抬头看着黑色的显示屏,把口里的口香糖吐掉,排到了队伍末尾。
机器自动化检票的速度很快,身份证一刷就过去了。
陈见峰坐上了高铁,旁边是个中年男子,隔着一条过道,则坐着他的妻子和女儿。
陈见峰低着头,五指飞快地在九键上跃动,一长串话被打出来,手指却在发送键哪里犹豫了半晌,最后他把字一个个地删掉,空荡荡的对话框里只有两个字。
——同意。
而这些评论都隶属一个话题。
——千盧学院。
这个话题自出现,就有人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鲜事一天一个,没有多少人会留意一个小学校的升学率,可奇怪的是,它的热度非但没有降下来,还一天比一天热——就像有人在特意操控一样。
而最新的进展,已经到了有人发现了这是学校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高中,更不是辅导机构……而是问题儿童收留所!
什么网瘾、早恋、心理疾病统统送进去,而在经过老师的“管教”之下,所有人都变成了“好孩子”。
再深扒下去,看看这些老师到底有什么神秘的本领管教他们……好家伙!
网友直呼好家伙!
什么电击,关小黑屋,互扇耳光,脱光体罚……简直五毒俱全!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把这些内幕放到了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人认为这简直反人类,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只不过是换了种方法,只要孩子成才了,等以后他长大了就会感谢父母了。
自然,两波人谁也不认同谁,在网络上开展了激烈的辩论(互喷)。
像什么“我也是孩子过来的,当初要是我有人这么管教,现在也不至于……吧啦吧啦”
“等你当父母就知道了……”
当然也有人阴阳怪气地反驳,
“一个个说得那么好听,怎么不自己去试试?”
“有这种父母我宁愿去死!”
陈见峰沉默地划完所有的评论,盯着手机看了很久,直到坐在旁边的人叫了他一声。
旁边中年男子是个闲不住的人,去青河省的路程太长,足足要坐五个小时,他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和陈见峰搭起话来。
“小兄弟,怎么一个人出门?”
被搭话的时候,陈见峰深深地埋着头,一手支着下巴,闻声转过头来,中年男人一愣。
小混混。
无论是谁,见到此时的陈见峰,绝对不会把他和年级第一联系起来。
小巧的银色鼻环存在感极强,左耳一排3个耳钉,唇色异常红艳,显然是涂了唇彩。
中年男子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
“嗯,一个人。”
之后两人相顾无言,中年男人尴尬地扭过头,手心里还攥着车票。
安海市到清河省可不是一段小距离,那可是从南方到北方跨度!
又是孤身一人上路……
中年男人觉得自己的猜想已经无尽地逼近真相——是个逃家的不良少年!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以为的不良少年高考考了608的好成绩。
而另一边,陈见峰的家长已经彻底地傻眼了!
他们提着果篮,兜里揣着几个红包,打算给千盧学院的老师送送礼,多亏了他们,他那个精神不正常的儿子才被治好,昨天查完分数,一家人都乐开了花,按照往年的分数线,211大学任选,末流甚至是中流的985可以拼一把……而这些,都多亏了老师的辛苦教导。
可一到门口,人就傻了?
学校呢!?
那么大一个学校呢!!!?
只剩下白色的封条冷漠地被贴在铁门上。
怀着“感恩之心”的家长不止一个,上百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突然,一个家长发出一声怒吼:你这个狗娘养的!”
说罢,一脚毫不留情地踹上儿子的小腹。
慌乱的劝架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恐慌气氛逐渐蔓延开来。
终于,从口耳相传中,陈见峰的父母窥见了事情的真相。
——学校卷钱跑了!
原来刚才那个被打的孩子偷偷把家里五十万分批次在一个月内全部转给了校长!
“怎么会这样!”陈见峰的妈妈两眼一黑,抓住丈夫的手臂,“小峰呢!小峰去哪里了!”
他爸面色低沉地打起了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起,那头的声音充满着迷惑:“陈见峰没有找我们啊?更加没有留宿这一回事……叔叔,他是怎么了吗?”
陈见峰他爸哪里还顾得上回答他,连忙查了一下银行流水账,世界顿时天旋地转,眼睛都充血了!
一百零八万!
他家大半年的积蓄!
对于陈见峰家来说,这钱并不算太多,但这无疑是在他脸上扇了一耳光。
“等那兔崽子回来,我打死他!
他话音刚落,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警笛声。
警察开着扩音器,大喊:“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是警察,刚刚接到报案说有极大数额、受害者极广的金钱诈骗——”
警察安抚下躁动的人群,说:“请各位到警局做一下笔录……”
*
还没到晚上,“千盧学院——惊天诈骗案”这一话题立马刷爆了wb,这简直是惊天逆转!
本来只以为是个违法的教育机构,没想到是个邪/教!
通过体罚,精神折磨等手段洗/脑控制孩子,等他们“改邪归正”之后家里偷钱给学校!
这和传销有什么区别?!
很快#传销x千盧学院x立案调查#的tag登上了热搜前十。
江屿桥熄灭手机地屏幕,对面前的人道了声谢,“我闻到了金钱的芳香。”
没有撒钱,热度绝对不会发酵得如此迅速。
江屿礼:“记到慈善机构的帐上就好了。”
本来就是个烧钱的项目,多一点也不多。
“今年公司收益不错。”为了讨弟弟开心,江屿礼补充了一句。
眼底写满了“去浪啊!”
江屿桥表情一言难尽。
江屿礼轻咳了一下,说起正事:“网上有人在骂你,人数还不少。”
这些人,自然是认同千盧学院的教育方式。
虽然江屿桥把自己藏得很好,他们并不能精准打击,但江屿礼怕他看见会难受。
江屿桥失笑:“哥,我哪有那么脆弱。”
江屿礼望着他,“但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不是吗?你不能否认有人的确被真的从歪路上被板正,而他们的生活确实因此变得更好。”
江屿礼的视线一寸寸地审视着他。
他在逼江屿桥站队,或者说,通过说服他来说服自己,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自然就不会在日后被这种话打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动摇。
犹疑不定的人最为痛苦。
两人之间沉默地对视半晌,江屿桥率先打破沉默。
“我承认。”
他大大方方,没有否认这种可能。
“在哪所学校里,有被‘拯救’的,也有奔溃的……但我不是神,我不知道它的存在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再扯上伦理道德,就更加说不清了。”
“所以我把它交给法律,而千盧学院里面的教育手段显然是违法,而这——就是最后的结果。”
江屿桥从果盘上拿了一个橘子,剥开,微涩橘子香弥散在空气中。
他不是圣人,也不是哲学家,没办法思考像这种“好心办坏事和坏心办好事,那个才是真正的善”的问题,他能做的,只能把这件事交给那把绝不可越过的标尺去审判。
毫无疑问,千盧学院有罪。
他在背地推波助澜,让私家侦探伪装成老师潜入,鼓动学生们参与这场报复计划——转移大额的财产到校长的账户上。
而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笔横财,而等他发现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一笔笔地退回去,另一个便是卷款潜逃。
当然,他是绝对逃不了的,而那笔钱也无法兑现,只能是银行账户里一串好看的可观数字。
但若是前者,江屿桥会有些失望,因为他接下来的计划只能散播一些“关于某教育机构假借教育之名敛财”的猜测。
而若是后者……那就正和他意,直接复制安海市政法公众号防诈骗文章,花钱铺上几天热搜,等下次再出现这种“教育”机构的时候,家长们先想到就会是自己的银行卡保不保得住。
至于哪些问题儿童究竟该怎么纠正,那就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了。
心里医生也好,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也罢,只要是正规合法的途径。
随着网上讨论的热度越来越大,警方实时更新案件进展,总算落下帷幕。
*
江屿桥待着家里的日子逐渐变得忙碌起来。
自从决定留在国内后,江屿礼有意无意地带着他出入商界各种社交圈子,把他推到众人面前。
因此,他的新朋友多了不少。
又一通电话打进来,江屿桥接起,看见来电显示的时候愣了愣。
——孟白舟。
几分钟后,他大步走去门外,叫司机备车。
孟白舟约的地方是一家咖啡馆,卡其色温暖的装修风格,期间穿插着藤椅,用大片的绿萝做天然的帘帐隔开客人。
怎么看也不像谈话的好地方。
江屿桥的手指蜷缩在兜里,触摸到一片冰凉的金属质感,心里安定了些。
“找我出来有什么事?”
江屿桥开门见山,把孟白舟问了个猝不及防。
他不觉得自己和孟白舟有什么好谈的。
孟白舟的脸色变了又变,飞快地左右看了一遍,压低着声音:“你不是要对付宋岩吗?我知道你哥和他都想要紫金路那块地皮,我看见了,宋氏的竞标底价——“
“砰——!”
藤椅被掀翻在地发出巨大的声音。
孟白舟的话被猛地打断,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他。
江屿桥脸色难堪得像要吃人,一字一句地咬着牙厉声质问:“孟白舟,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手指握成拳头抵在掌心,如果有人伸手把它握住,把指头一根根扳开,就会发现,其实他在颤抖。
脊背渗出冷汗,空调嗡嗡作响战战兢兢地运作着,像是要把刺骨的寒意吹进骨缝里。
他在后怕。
就差一点、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