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二十六章 君王天下事 上 ...

  •   十二月初七,午后,赵元戎经过一日一夜的奔逃,终于到了能远远望见安菀城楼的地方。独孤锦策马上前,大口喘着气道:“陛下,到安菀了,安全了。”话音未落,前方又是骚动,自沅江夜袭起,赵军早已是惊弓之鸟,元戎惊呼道:“难道是司徒清这个逆贼跑到前面去了?”正惊疑间,前军来报——林刺史领兵来迎。
      林晴朗在前一天就得到了沅江兵败的消息,在沅江兵败之时的混乱中,不乏军士们懵头懵脑的往回跑,一口气跑过壁山等县,奔逃到了安菀城下。
      大队人马呼啦啦的冲过来,惊住了守军,城防官飞报刺史府。林晴朗下令关闭城门、扯起吊桥,军士严阵以待,自己亲上城楼察看。凭栏一望,顿时心惊,但见城下黑压压的一片,皆是赵军号服,然而队列混乱,且看不到辎重。但听城下嚷着说自己是从沅江败逃过来的,请求入城,晴朗看他们都像是游兵散勇,一时怀疑是不是。幸好败军中有几个朝中高官,他们到城门口一喊,晴朗很快认了出来,于是打开城门。
      进入安菀的这些将士都狼狈不堪,不少人连军械都丢了,且一天一夜水米未沾。晴朗将几个官员和将军请到刺史府安顿,好吃好喝得端上来,一边听他们解释弄成这样的原委。弄明白赵军身上发生了什么后,林晴朗和北程州官员们都惊呆了,她和部属们议论了大半夜,最终判断赵国此次征伐已经失败,赵元戎和跟随他的文武官员很可能退入最临近前线的壁山县,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后撤至安菀。她立刻派出几路人马,一面寻找四下奔逃的败兵,另一面命探马兵分多路,打探元戎等人的下落。
      当天晚上第一路探马就回来了,汇报说赵军主力沅江大败后的确撤入壁山县,但是壁山又被敌军包围,皇帝带领几万人已经撤出壁山朝州治而来。众人更惊,均说难道几十万大军都败得不成样子,以至于皇帝都要仓惶逃亡?
      没多久又有回报说赵元戎距离安菀已不到三十里,败军传言司徒清谋逆,已率兵攻打壁山等等。这一次众人多不相信,说皇帝待司徒家天高地厚之恩,他没有理由叛变;就算要叛变,也不该选在这个时候,楚军虎视眈眈,赵军内战岂不是便宜了敌人?晴朗沉吟半晌,命加派人马直接到壁山打探,同时令安菀全城戒备,州司马调动兵马,随时准备迎战。说完,望向王琅,后者微微点头,晴朗看他与自己想法一致,稍稍心安。
      出现在安菀城下的赵元戎已不复出征时的意气风发,见到匍匐在地的北程州官员,他跳下马上前几步扶起晴朗,叹了口气道:“小林,朕让你失望了。”晴朗抬头,见元戎神色憔悴,又看他身后已非出征时骑的黄骠骏马,而是一匹普通的棕马。
      “陛下万勿如此,胜败兵家常事,臣还要追随陛下完成统一扶朗的大业。”
      赵元戎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臂。林晴朗一直到很多年后还能清晰的记得他这一刻的笑容,那是英雄末路,壮志成空的表情。明知大势已去,却还努力露出笑容来安抚臣下。此后晴朗每一次回想起这个笑容,便会说:“武皇帝纵是兵败的那一刻,也还是英雄,是了不起的君王。”
      北程州众人终于知道了事态的大体,徐彬报讯后元戎和大臣们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没多久,又一道战报传来——中军先锋在城外被袭,主将淳于竟以下四员将领战死,袭击者就是司徒清率领的右军。赵元戎震怒,当即就要亲自带军与司徒清决战,被呈之、汉王等人死死拉住。左右一阵苦劝,元戎终于平了平怒气,接受众人的劝告尽快返回京城。于是刘呈之等人带领万余人断后,赵元戎带着汉王等人连夜离开壁山,向安箢撤退。刚出壁山城不远就在一个树林中遇到了埋伏,原来楚军中的一支绕过壁山县城,在通往安菀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此时通往安菀的路上到处都是逃命的赵军,楚军的行动谁也没注意,即便有赵军注意到了,也毫无战意,更不会派人去通报,就算想通报,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到哪里通报给谁。楚军人马也不太多,然而赵军意外遇敌,加上连日奔逃,又听闻友军叛乱,早已是战意全消,顿时又被打得丢盔弃甲。汉王为救元戎身中三箭,幸好都不在要害。一行人且战且退,楚军追出十余里即止,赵元戎等人不敢休息,带着汉王又是一路急奔,直到安菀城外见到林晴朗这才相信已经安全了。
      此时检点军队,跟随元戎进城的,以及之前陆续逃亡至此的,不满十万人。
      赵元戎的百万大军,至此可算是全军覆没。

      赵元戎只在安菀休息了两天便起驾回京,晴朗本劝他多留几日休养,元戎说司徒清叛乱的消息传到各地用不了多久,司徒家以及陈国旧部不少担任高官,掌握郡县。一旦叛乱的消息传开,这些人很可能群起响应,因此要在形势恶化前赶回京城着手平叛。
      元戎对林晴朗说:“司徒清已经以重兵围攻壁山,呈之他们恐怕撑不过三天。壁山之后,就是安菀……”
      晴朗截道:“臣当死守安菀,为陛下后盾。”
      “你不是司徒清的对手。”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元戎微微摇头。
      晴朗噗哧一笑:“陛下恁的小看臣,臣当年跟随云骑军南征北战,好歹也学了些战法,怎么就一定不是司徒清的对手了?”
      元戎终于哈哈一笑。
      “请陛下安心回朝,臣等着听平叛的好消息。”
      独孤锦等重臣都跟随赵元戎启程,随同还有一万兵士,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骑兵。人数不多,但好在此去都是赵国腹地,只要安菀不失,不管是司徒清还是楚军,一时都追赶不到他们。剩余的军队都暂时留在安菀,他们人数虽多,但军械装备丢弃大半,多数带伤,精神疲惫。最重要的是,军粮几乎都失落在了前线,这样一群人,真正打仗的时候已经派不上半点用场。
      此外被留在北程州的还有汉王赵凌。汉王在撤退的时候护主受伤,伤势都不致命,可伤后奔波,伤口受了感染,到安菀后高烧不退,大夫看了都说不宜移动。元戎舍不得这个儿子,依然想带他回京,还是晴朗去劝,笑着说“陛下放心把北程州交给臣,也放心把儿子交给臣保护吧。”
      皇帝返京,北程州官员却没有因此轻松下来,一方面他们要收拾不断退入安菀的残兵,进行整编、发放军粮,并加以遣散。赵国为此次讨楚征召了大量新兵,元戎临行前下旨,对于退到安菀的军队,让晴朗和另外两位兵部官员对于其中的新兵,给与路费就地遣散,让他们回家种地。经过训练的士兵则整编后立刻返回京城。
      晴朗一边忙着收拾残局,一边接二连三的派出探马,打探壁山战事,且令州司马集结军队准备迎战,同时派了数千人增援壁山。
      刘呈之在壁山支持的时间比预想的长得多,整整五天五夜。破城后,呈之在亲属卫兵的保护下北撤,路上遇到前去增援的北程州州军,在援兵接应下终于摆脱追击,逃入安菀。
      紧跟着,安菀围城。

      十二月中旬,在沅江北岸纵深不到百里的平原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在后代的史书中被浓彩重墨的描写,被反反复复的研读。鼎立北方八十余年,一度最具备统一扶朗之力的东赵在沅江北岸结束了它的历史,司徒清成为断送这个王朝的重要人物,也彻底改变了自己在史书上的定义。
      廖云清和他的云骑军刚刚建立了卓越功勋,仅此一战已经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而且拥有不亚于他父亲廖江城的名声。沅江夜袭大捷后,廖云清下令全军停止攻击,在涌江城到壁山之间扎营。部下多请求乘胜追击,云清笑道:“穷寇莫追。”又解释说,赵军势大,如果将其迫得拼死反击,我军未必能得好;且右军毫发未伤,司徒清精于战阵,不可不防。他在壁山城外扎营,空旷之地、可进可退,后以涌江城为盾,以沅江为壁,全力防备右军反攻。
      连续几天,没有等来右军的攻击,反而等来了司徒清一封信。
      司徒清正式向赵国树起叛旗,他自称要复兴陈国,希望楚军能与他合力破壁山、安菀,生擒赵元戎。并承诺,一旦复国立刻将北程州还给楚国。廖云清对此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赵军妄图反戈一击的计谋。他命记室写塘报呈递朝廷,同时仍命三军戒备,以观司徒清的动态。没过几天,赵军的各项动作都让云清改变了想法,与此同时,司徒清送来了第二封要求联手破赵的书信。
      前线将士正疑惑间,朝廷的特使也到了。
      听到“门下侍中江大人”这个称呼的时候,云清一时间想不起门下省何时有了这么个姓氏的侍中,左右一看,两边人脸上都是难以形容的复杂表情。副将对上他的目光,笑了笑:“将军到楚的时候,那个人确实已经失势了。”笑得也意味深长,一边说一边摇头,那意思便是“什么时候又爬上来了?”
      正说着,特使进帐,众人起身相迎。
      来人绯色官服、博带高冠,体态风流、仪容俊秀。
      廖云清一时被惊着了,心想:“此人容貌之美竟然不下于英皇帝。”
      两相见礼,来人自称是门下侍中,姓江,双字映白。此人谈吐优雅,举止上一点没有朝廷特使的倨傲,一上来先称赞长霆军勇武善战、廖云清力挽狂澜。几句话,将在座众人都恭维了一遍,这才说正事。
      江映白是来传达赵王的命令——切莫恋战、穷寇莫追。
      云清不置可否,却问司徒清之议郑王如何指示。
      江映白笑道:“廖将军得胜之师,没有乘胜追击,却在此遥见壁山之地扎营,想来对所提之事早有计量,可否说来听听?”
      “与虎谋皮,不如黄雀在后。”
      映白抚掌大笑:“好一个廖将军。”
      “不知皇帝旨意如何?”
      “殿下之意与将军相同。殿下有致书司徒清,楚国无意与其结盟攻赵,但是也不会妨碍他的复国大业。待到他荣登大宝之日,我王自会派使臣与其商议收回北程州之事。”
      此时,司徒清已经等不及同盟的形成,在连续数日的猛攻后将壁山夺入手中。这一场君臣反目的闹剧,壁山百姓以十分冷漠的态度观望着。围城之时,全城百姓关门闭户,等到司徒清入城,他们依然从门缝里冷冷得看着。他们至今仍把自己当作楚国儿女,林晴朗确实是一个好官员,可也只是削弱了他们对新统治者的仇恨,远不足以让他们为赵国赴死。
      壁山县令也是旧楚国官员,刘呈之撤退之时,他选择留在壁山,并且在司徒清进城后,向其投降。
      司徒清接受了壁山之后,下令屠城。
      就司徒清而言,壁山屠城并不只是嗜血的炫耀武功,他以此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对曾经让他丢脸的壁山百姓复仇;其二,震慑北程州余县。
      这项命令在司徒清的部署中也激起了反抗,其中右都尉将军景苕拒绝执行,被司徒清关押。景苕,就是景牧的叔叔。

      十二月十九日,司徒清兵临城下。
      安菀全城戒备。
      在此之前,壁山屠城的惨案已经传到安菀——通过那些逃出壁山的幸存者。司徒清对壁山的势在必得,除了震慑北程州外,更重要的是夺取粮草。北程州一向是楚国前沿阵地,各县都有粮仓。壁山在两朝都是北程州重要的粮草储运地,赵国攻楚后,壁山是向前线进行粮草转运的最后一站。沅江大败,赵国主力丢了几乎所有的辎重粮饷,元戎自壁山脱逃也无力管粮草。而司徒清举起叛旗后自不能在期待“朝廷援助”,对他来说,筹集到足够他打下朝凤的粮草辎重乃是重中之重,而壁山粮仓则给他了足够的保障。
      虽然司徒清下令屠城,只是对壁山百姓进行的报复,然而在这种疯狂的刺激下,右军彻底抛弃了作为军人的尊严。几日内,叛军所到之地,一路烧杀掳掠,无论城镇乡村,无一幸免。惶恐的百姓拖家带口死命的朝北跑,北面就是州治安菀。
      成百上千的百姓惶恐的逃入安菀,带来了北程州各地惨遭屠戮的消息。尤其是从壁山逃生的百姓,他们叙述中的屠城之惨宛若地狱。安菀的大街小巷顿时满是难民,无处投亲也没有钱投店的难民栖身在屋檐下,哀哭之声彻夜可闻。此时,北程州官员已经无力照管这些难民,整编并且约束那些逃亡至此的败军,以及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已经消耗尽了他们的体力。于是当焦头烂额的文官去向林晴朗汇报说难民缺衣少食,且寒冷之日露宿街头,已经出现了不少冻死的人的时候,埋头在公文的里的北程州刺史眼皮都不抬一下地说:“让王琅去找大神官,灾民的温饱就交给神宫了。”
      安菀神宫长春宫也是扶朗历史悠久的大神宫,与平州华玉宫、朝凤奉天宫等齐名。林晴朗初到安菀,根据惯例择日前往神宫参拜。大神官见她并不行礼,旁人介绍说“这是林刺史”,神官哦了一声,淡淡道:“就是导致火烧华玉宫的原平州刺史么?”从人顿时傻眼,晴朗神色不变,应声道:“正是曾任平州刺史的林晴朗。”
      “林刺史知北程州,可是长春宫也要防火灾了么?”
      “装神弄鬼之地,一把火烧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顿时连肖归雁也听不下去了,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大神官却放声大笑,旋即延请入内。被吓得冷汗涔涔的一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过了好半天暗骂一句“怪物!”
      林晴朗对神明没有格外的信仰,此后事务繁忙,也就很少前往神宫。倒是王琅和梁卓元不知怎的几番进出后与大神官结交上了。王琅到长春宫去了一次,果然成效斐然,神宫出面动员当地士绅、富商,收容难民、施舍衣被,同时以神宫的名义施粥。好在北程州本来就是鱼米之乡,又刚刚丰收,州府粮仓储存的粮食足够全城用一年之久。
      司徒清的大军包围安菀后并没有急着攻城,他派出原来中书省的一个官员来向林晴朗劝降。林晴朗以冷笑回答了司徒清“授以中书令”的承诺,她对来使说:“当年王仲道那个叛臣没能让我投效,今天司徒清这个叛逆也休想从我手中得到安菀。”
      得到使臣的回复,司徒清暴跳如雷,亲自到城下骂阵。
      安菀吊桥高扯、城门紧闭,城墙上士兵们刀出鞘、箭上弦,“赵”字大旗在午后的微风中飘扬。负责兵马调动的是北程州司马肖归雁,而在城楼上指挥士兵的则是北程州折冲都尉景牧。
      郑王叛乱宫门一役中,林晴朗带领内廷侍卫防守宫门,那一战艰苦危险,景牧是少数几个活到胜利的人。后来晴朗为所有参加此战的将士请功,亡者厚敛、生者晋级。景牧因此晋升为禁卫军的七品军官,晴朗知北程州又将其推举为州军统领。景牧这一年二十五岁,尚未娶亲,他出自于世袭军官家庭,曾祖曾是东赵开国功臣,位在三品。然其后两代均无显著建树,到景牧又是少年丧父,总算靠着父辈的故交帮忙,进了禁军担任一名下级军官。他为人颇有几分清高,在禁军多年未能晋升,终于在宫门之变时以他的勇敢坚韧获得了林晴朗的赏识。那日林晴朗说“必为卿请功”,等她和这个年轻人渐渐熟悉后,对他的欣赏日渐提升。景牧志向高远且聪慧好学,晴朗评价他:“的确清高了些,但是知好歹。”
      北程州主要官员都在州府衙门待命,林晴朗一面继续处理日常公文,一面听粮曹、银曹汇报城中粮饷军需的储存情况。军士来报城上形势,说司徒清的军队已经把安菀团团包围,叛军在城下骂阵,要守军出城一决胜负。
      “切,知道激将,看来司徒清倒也不是只会蛮干的家伙。”
      众人暗地里咋舌,心想会用这种口气评论“赵国第一名将”的,大概只有这位“赵国第一美人”。
      “司徒清在那里嚷嚷什么?”
      军士愣了一下,露出为难的表情。
      林晴朗起身,环顾一下众人,微笑道:“走,我们去听听司徒清能编出什么词来。”

  •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快乐,月圆人常在,花好共品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