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 第七章 后 庭遗曲 下 ...

  •   林晴朗从回到朝凤的第二天便正式开始自己“中书舍人”的官员生涯,当她一身五品官服踏入中书省的时候,从四下投来的实在算不得是多么友好的目光。
      中书令刘呈之很快召见了他。刘呈之的公务房四间大小,两壁顶天立地的书架,堆满了卷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正座后一幅中堂,写的是一首古诗,笔墨流畅,端得是翰逸神飞、气韵奔腾,落款两个字——白临。
      林晴朗轻轻叫了一声。
      “这是我中书省镇宅之宝,看来林舍人也是喜欢的。”
      “白临文字、沈康词,堪称国宝。下官早就听说过,昔日北赵丞相白临一手行书冠绝天下,只可惜,白丞相留下的东西太少。过去只见过几幅斗方,如此精彩的中堂却是第一次见。”
      “我本以为留国忠平王府应该藏有不少白临墨宝。”
      白临——云华夫人的父亲。
      “或许是有的,只是在下未曾见过。又或许,白丞相死的太惨,云华夫人不愿睹物思人……”
      刘呈之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
      话题很快转到公务上,刘呈之说了些官面上的话,给她派了几样事情便让她退下。晴朗领了差事到分给自己的那间坐下,开始在东赵朝廷中枢的第一件正事。
      所谓中书舍人,也就是处理各部呈递给皇帝的公文,同时还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官职不大,却直接接触朝廷的核心机密。晴朗在初夏节上拒绝了独孤锦提出的礼部官职,暗示自己需要更有前途的职务,但是最终的任命还是出乎意料。她本以为会调入吏部、工部,最多也就是门下省,结果倒是比料想的好了许久。再想想中书舍人要轮流值宿,又忍不住撇嘴,暗骂一声:“没安好心的下流东西。”
      处理公文本来就是晴朗的强项,派下的事情到了午后就处理完毕,抱着卷宗到刘呈之那里复命。中书令将公文一份份看过来,过了许久才抬头看着她,缓缓道:“名不虚传。”
      晴朗心道:“刘皇后家族的人果然敦厚。”
      这位刘呈之是赵元戎刘皇后的胞弟,照理说他这位国舅爷该算是炙手可热的贵族子弟。然而,刘呈之生性淡漠,据说他自小抱读经书,很有出世的念头。刘呈之年轻的时候一度想出家,最终因为家族的压力而放弃,然而却保留了神官一样淡漠高雅、与世无争的处世风格。刘呈之的本愿是辞官归隐,终日研读经书、结交风雅之士、寄情山水之间;然而,作为刘皇后的弟弟,赵元戎对他十分信任,自登基后对他不断提拔,最终到了中书令的官职。刘呈之淡雅的性格也使得他在京城贵族高官间有很不错的口碑,如此良性循环,反而让他深陷官场。
      晴朗看了一日公文,感慨如今东赵真是频繁用兵,赵元戎野心勃勃,已经摆出了要在他手上统一扶朗的样子。
      当年,苏长安对她说:“扶朗大好河山如今支离破碎,天下之大,有几处能有十年不受战乱之地?天下不能再乱下去了,十五年——十五年后,朕让晚香看到一个统一的扶朗。”
      那个时候,苏长安刚刚登基,留国百废待兴,她却一点不怀疑。她仰望着的那个姣美若女子的青年,用了二十余年时光,让自己从“一个废人”登上至高无上之位;再用十五年,又有谁敢说,他不能让已经无足轻重的留国重放光辉?
      “我要看到扶朗重新统一之日”她这样想着,端坐在中书省的衙署内,承受着同僚恶意的目光,林晴朗反反复复的告诉自己:“便在这里,在这个扶朗最强大的诸侯国中,无论如何,要以朝臣之身,看到扶朗长治久安之时。”

      五月十五,留国军队与端木谢的东赵军队在荆左发生了小规模战斗,双方互有死伤。当天夜里,留国忽然增兵,东赵守军猝不及防下失却了两座城池,敌军进逼州治,端木谢亲自领军出城迎战。
      八百里加急在初次遭遇战后的第二天晚上就送到兵部,然后层层递交,第二天一早,赵元戎便铁青着一张脸在朝堂上,对着群臣说“留国新君公然侵入我国,诸卿看看该怎么办?”
      林晴朗听着暗地里冷笑,心说堂堂端木谢会被边境上的一小股军队打得丢城失地,这不是笑话么?明摆着是故意让王仲道的手下得手,换一个堂堂正正的出兵理由。
      果然,朝堂上众口一词——此仇必报。
      用兵的决议很快就确定了,赵元戎下令向荆左增兵两万,并令兵部、户部筹集粮饷军需。退朝后,等待起草和处理的公文潮水一样涌来,中书舍人办公的那个房间地板上很快竹简堆成小山。
      林晴朗在中书省没几天,就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的同僚。中书舍人连她在内一共四名,年龄从十九岁到四十一岁,她排在第三。照理说,应该是个有点锐气的地方,可年长的终日清谈,年少的眼高于顶。每每是她把所有事情处理完了,剩下的人连一半都没做完。前些天没有紧急的事,公务拖的起。等到开始用兵,日理万机,刘呈之也急躁起来。几乎每一天都有官员被他严厉斥责,几个中书舍人里,也只有林晴朗没被骂过。中书省顿时洋溢起紧张的气氛。
      这天林晴朗又是第一个处理完公务,被忙里偷闲的刘呈之留下陪他下棋,三盘终了,已经傍晚。回到公务房,却见最年幼的徐彬还留在那里,听到人声快速用袍袖抹了抹脸上,抬眼看过来,眼睛鼻子都是红红。晴朗瞟了他一眼,默不作声的弯腰抱了一堆公文到自己的位置上。徐彬惊讶的看过来,却见她眼睛都不抬一下,已经埋首公务。大半个时辰后,徐彬听到“叭”的一声,见晴朗将笔甩在案上,起身便走,看都不看她一眼。徐彬待她走后过去一看,见那一大堆公文已经处理完毕,只需要他签个名。连看几份,都处理的十分妥当。可他还是不安,但这些天他已经被刘呈之训斥怕了,终于还是捧着公文去见长官。刘呈之看看他说了句“今天倒是很早”,将公文翻了一遍,点点头:“有进步。”
      到了六月,当中书省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时,林晴朗也融入了这个团队。年少的觉得她是个可信赖的人,年长的看着这位光芒耀目的青年,不得不考虑一下她飞黄腾达后自己该如何与之相处。
      某日正准备回家的晴朗被徐彬叫住,问她愿不愿意出席自己家中的一个宴会——邀请邢侍郎的。
      晴朗心中一动,脱口道:“邢侍郎?是不是前晋国的工部侍郎、惠侯邢昭?”

      轻歌曼舞,钟鸣鼎食。
      林晴朗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一种微妙的熟悉和怀念。
      她也曾轻歌曼舞于一个男子的面前,婉转歌喉,婀娜体态。唱的却是中州大地的慷慨之歌——“此生愿报国”“少年策白马”。中州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苏长安也爱听慷慨高昂之曲。
      胡笳声响,满座一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中州游侠儿……(备注) ”
      一堂娇柔皆散,满座宾客皆震。
      林晴朗震惊。
      这是苏长安起兵前做的《白马行》,慷慨悲歌,豪情万道,不久之后,传遍留国。一度连歌栏酒肆,也不唱旖旎之曲,但闻白马之音。
      轻纱彩衣的舞女散开,显出歌唱之人。
      一身红衣,手持双剑。
      晴朗低呼:“花娘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七章 后 庭遗曲 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