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回村打探二 ...
-
回到顾家,顾裕民把梯子搬到他爹的房间,从房梁上拿下来一个外面用油纸包裹着的小布包,这里面放着的是家里的日常开销。
然后又爬到床底下去,从床板的底下一阵摸索,找到一个凸起的按钮接着按下去。
床底的地板上咔擦一声,一块地板便自动移开了,出现一个半平方米大小的坑洞,里面放着一口木箱子,这是家里的全部家当。
之前两家从海城搬回来的时候,就把财产全都变卖换成金条了。只不过孟家只留了一些在身边防身,剩下的都存到了瑞士银行里。
而顾家则都带在了身边。这年头,最管用的还是金条和银元,别的都不一定管用。
不过孟、顾两家都住在小山村里,也没有什么大笔的开销。
这些年,除了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之类,和孟、顾两家儿女的婚丧嫁娶和人情来往用钱比较多,花费了一小部分。
日常花用靠着孟老爹和顾老爹的一手好炒茶手艺和家里种的几亩地的出产,自给自足之外还能有余钱,所以家里的钱就攒下了这么多。
云南的茶马古道,历史由来已久。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因为康藏属于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
而在高寒地区,人们日常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来抵御严寒。
但是高寒地区缺少蔬菜,主食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容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
所以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是藏区内又不产茶。
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又盛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藏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云南出产的普洱茶,那是举世闻名的。所以云南有很多炒茶人,凭着一手炒茶好手艺,在哪里都受人尊敬。
孟爷爷和顾爷爷,年轻的时候就去大茶园里专门花大价钱和人家学过艺。学成以后,又去海城做起了茶商。
后来孟老爹和顾老爹也都跟着父亲学过,回乡以后,就以炒茶为生。家里再种几亩薄田(农忙的时候一般会雇短工),粮食米菜都在几亩田地上。
顾裕民又到他和孟怡然夫妻两的房间里,收拾出一两身衣服包起来。
虽然不打算穿,但是需要这个包裹在念堂面前过个明路,之后好打掩护把空间的衣服穿出来。
收拾好把东西收进空间,走到院子里。地窖差不多通风好了,踩着地窖口放着的梯子,慢慢爬下去。
透着地窖口照射下来的光线,顾裕民空间一个个只装满半袋的麻袋,整整齐齐的堆放着,把地窖装得满满当当的。
半袋半袋的装是为了背着东西出入地窖更加方便。
这些袋子里装得都是这一年的粮食出产(当然了,两家人种的地都很少且粮食产量太低,所以大部分的都是从集市上买来的)。
只是看着多,其他认真的加在一起也才一千来斤,这还不只有五百斤的大米(有籼稻、粳稻、糯稻)作为主食外,还混杂的有其他的谷物。
只土豆就有三四百斤,还有玉米、小麦、蚕豆、芸豆、豌豆、黄豆、荞麦等和其他三四种杂豆。
把地窖里的东西收到空间,顾裕民又到两家的菜地里捡着没被土匪糟践得太厉害的菜,看着收拾了一小篮子。
然后打算去村里的李木匠家看看。
李木匠可不是一般的木匠,他还是半个风水师傅,专门给人家看风水、看坟地、做道场和请期看日子之类的,他还专门给人家做寿材,他老婆则给人做寿衣。
农村的风俗,一般上了一点儿年纪的老人,都会早早的给自己准备好棺材,而有女儿的人家就由女儿来准备寿衣,没有女儿或女儿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这种,则由儿子来买做寿衣的布料,请全福人(婆家、娘家父母都健在,儿女双全)来给老人裁剪寿衣。
孟老爹也不能例外,做棺材的木头都存好晾干了,寿衣的布料孟怡然也准备好了。
只不过孟老爹身体还挺好的,所以本想着过两年再打棺材和裁寿衣(老人身体不好的时候,打棺材和裁寿衣有冲喜的说法)。
只可惜啊,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木匠的老婆就是溪茶村有名的全福人,请她帮忙裁剪寿衣人不在少数,于是她就做起了卖寿衣这个行当。
而李木匠也会打些棺材放着,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卖给人家。所以顾裕民就想去他家看看,碰碰运气。
李木匠家在小东坡山脚,离去山湾镇的那个村口(村东口)不远。
所以去李木匠家得特别小心,以防撞上守在村口的土匪。
顾裕民绕到李木匠家后面的小东坡山上,用望远镜先观察了一会儿村口土匪的动静。
发现他们围着不知从谁家搬来的两张八仙桌和三条长板凳,或坐或站。
两张桌子中间燃着一个火堆,留了一个人看火和盯着村口,其余的几个人分两桌掷起了骰子,场面那是相当热闹。
看到这里,顾裕民把望远镜收好,悄悄地顺着小山坡,进入李木匠家的后院。因为木匠作木工活计,要有场地才能摆布得开,所以李木匠家的后院那是相当宽敞。
只见院子的左侧堆放着各种木料,院子中间三个固定木头时用的架子。
右边是一个棚子,里面放着几口油漆好和还没有完工的棺材,还有三个藤条编的大篮子,里面放着一些工具。
顾裕民看见棚子里面正好有一口油漆好了的棺材,便觉得这一趟没白跑,便过去把这口棺材收了。
想着先借用,等以后李木匠家的人回来了再结账。从后院转到前院里,看见如出一辙的凌乱不堪的院子。
几间屋子的房门都中洞大开,顾裕民进去看了看,看到屋里的家什都被翻得乱七八糟的。随意看了一下,就转身出来了。
没有找到合适的寿衣,这就只能回去让孟怡然自己做了。之前给孟老爹买的绸子,准备多做几身衣服的,现在也只能分出一部分给孟大哥了。
孟怡然在大学的时候喜欢上了DIY,还去学了用缝纫机自己做衣服。
之前准备物资的时候,还买了一台缝纫机放在空间里,现在正好用上了。
出了李木匠家,顾裕民又小心地去村西口看了看。这边的土匪倒是要认真些,没有掷骰子,只是看着村口方向,坐着闲聊。
怕被发现,顾裕民也不能靠太近,不太能听得清他们的谈话,只得作罢。
看见日头此时都升得老高了,怕孟怡然担心,顾裕民便从村西口顺着小西坡山一路往上爬,朝山洞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