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夜深了,不远处的甬路上,马车上昏黄的灯光浅淡地倾泻进空气中,有些疏懒和朦胧不明的样子。福全静静地站在书房中,双手相叠抱紧两个臂膀,凝望着墙上的那幅《清风白莲》。微风透过纱窗轻轻地吹进来,也不知是不是错觉,福全竟觉得鼻孔里钻进一股白莲花特有的香味。这股清香的味道一下子使沉闷的空气清新起来,福全的心里也溢上了一股浓浓的温情和暖意。
“究竟是什么好画,能不能让朕也瞧瞧?”不知何时,玄烨竟已走近了他。
福全一个激灵,急忙跪下:“微臣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望皇上恕罪。”
“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气。”玄烨上前一步,扶起了自己的二哥,笑道,“朕难得上一次裕王府,不让通报,就是希望我们兄弟之间不要太过拘束,你现在却如此客气,岂不是白费了朕的一番苦心。”说着,又转向那幅画,只觉得这笔触有些熟悉,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又看了那落款上写着“信女伊尔根觉罗氏”,不禁微微有些怔忡,良久,方才笑道:“看这幅白莲,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不以媚颜取悦于人。观画识人,依朕看,那作画之人必定也是位傲世独立的女中君子,不,应当是位旷世奇女子了!”
旷世奇女子吗?福全微微摇了摇头,脸上不由得溢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二哥?二哥!”
玄烨连着喊了好几声福全才回过神来:“哦,回皇上,其实微臣和这位女子也不过是一面之缘,一番机缘巧合之下,这幅画才到了微臣的手中。要说作画之人到底是不是位旷世奇女子,微臣倒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方才听了皇上的一番品评,想来是错不了的。”
玄烨闻言,微微颔首,只怔怔凝视着画中白莲,半晌无语。
“皇上今日光临寒舍,想必是有其它要务吧。”福全打断了他的思绪,问道。
“二哥说的是,朕今天来,确实有件事情想和二哥商量。”玄烨顿了顿,正色道,“二哥,吴三桂又派人来媾和了。”
福全一怔,紧紧皱着眉头,思虑再三,方才问道:“皇上打算答应他?”
“笑话!朕堂堂大清天子,怎能受他人制肘!”玄烨停了一停,口气稍稍平和了些,继续道,“十三年四月时,吴军势如破竹,拿下湖南,一路打到长江下游饮马的时候朕都没有答应他的和谈条件,何况如今局势逆转,吴军溃乏,任他吴三桂开出多丰厚的条件,朕决不可能答应媾和!”
“皇上能有此决心,微臣相信,收复河山,指日可待。”福全略顿了顿,见玄烨神色平静,又道,“只是皇上,微臣认为,眼下朝中主和派仍为多数,且这次吴三桂的条件丰厚,必定会有人出来极力要求和谈。”
“哼,不过是一群蛇鼠之辈,鼠目寸光,一心只想要偏安一隅,却不想想,这吴三桂敢反第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吗?到时候,倒霉的可是天下苍生啊!”玄烨说着说着便开始激动起来,“二哥放心,朕绝不会答应他们的!”
“微臣当然相信皇上的决心,只是,微臣有一事相求。”
福全忽然跪在了玄烨的面前,玄烨几步走到他跟前伸出手想拉他。
“微臣恳请皇上答应和谈!”
玄烨闻言不禁一愣,脸色霎时间变得难看起来,停在半空中的双臂忽然变得僵硬,犹豫地握了握拳终究还是重重地收了手,怒道:“二哥何出此言!朕的心意二哥难道还不清楚吗?!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皇上,眼下局势确有逆转,吴军也因连年的战事而显疲惫,可我们的军队难道就不是疲于奔命吗?这两年,我们的军队东征西讨,好容易这头有了点起色又要马不停蹄地跑去那头奔忙。这么几番折腾下来,士兵们早已没了气力。”福全偷偷瞄了玄烨一眼,发现他的神色中多了几分犹疑,悄悄松了口气,继续道,“如今吴三桂主动求和,依臣看,皇上可以派几位议事大臣假意和谈,只是无论他开出什么条件都不答应,以拖延时间。而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招兵征粮,稍事喘息。”
“可二哥,虽然以你的方法我们的军队确实可以得到一些喘息的机会,可吴三桂那边不也得到修整了吗?到头来,也许我们得到的补给远远比不上吴三桂得到的。”玄烨虽还是心有顾忌,但却已经有了几分动摇。
“皇上,接下来臣要说的才是最重要的。”福全顿了顿,继续说道,“以臣之拙见,吴三桂兵势虽猛,可几方势力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此番和谈,皇上可借互派使者之名遣人南下,挑拨起各方之间的矛盾,到时……”
“二哥,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反间计说来容易,真要实行起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玄烨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和谈自然要用主和或者中立的人才不会被引起怀疑,主和的人自然不情愿参与这样的计划,只能用中立的人,可朝中中立和主战的大多被派到了前线,眼下……”
“若是皇上不弃,微臣愿意一试!”
玄烨闻言,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思索良久,才轻轻点了点头:“二哥,此行意义重大,若是失败,三弟怕二哥会背上千古骂名啊……”
“微臣身为皇上的兄长,又是大清的臣子,如今国家有难,微臣又怎可为顾一己之名而弃大义于不顾!”
玄烨直视着福全的双眼,良久,才郑重的点了点头,扶起了他,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颤声道:“二哥……真是朕的好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