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正文 ...
-
相传斯氏有一秘法,可以兽皮造纸。其质细密柔软,宛若人之肌肤而不洇墨。若画以人像,则栩栩如生仿若真人。时人竞相求之。
适逢其时,丞相寻美人图献于上。有画师以斯氏皮纸作画,画中人意态逼真,跃然纸上。帝心大悦,赏赉千金,曰:“美人如玉兮皮为骨,金为相。”
是以坊间又传:“人亦兽矣,斯氏既以兽皮造纸,何不能以人皮造纸耶?”此言一传十,十传百,斯氏皮纸之名远播,斯氏人皮纸之名亦随之闻名天下。然,人非斯氏,亦非画师,个中真假惟当事人自知。
某日,帝游于外,至江南,召斯氏匠人陪同。匠人来迟,帝见其素衣飘飘,气质清疏,容貌端丽,竟与画中人甚为相似,奇而问之。匠人如实作答,帝方知其名为“故”,乃斯氏长子,久居坊内,一心造纸,不知他事。今日所以怠慢,是为备礼献于上,遂呈碎金皮纸以供赏玩,曰:“君之妙手,可绘丹青。”
翌日,帝归,欲作画。研磨展卷,却见纸素之上,青云在天,如临仙境;流水在地,一泻千里;中有烈火,炎盛而焜耀。隐匿处,似有人藏身画中。又启美人图,观而视之,竟无人。转而再视,二图俱已素白如初,不见画。
帝大惊,遍寻画师不得,召斯故入宫。见其容貌更甚,肤白若纸,疑为画中仙,甚厚之,封以官职,常伴左右。
其后数年,二人情意更深,相见恨晚,常抵足而眠,同进出。文官闻而进谏,不得用。是夜,得仙人入梦,自言太微,曰:“社稷自来庙堂祀,祸水何故罪红颜?此二人前缘未尽,今生当以再续。他若为贤君,自当江山美人两全;他若为昏君,今日红颜死,明日红颜至,无穷尽也。”遂醒,不复谏。
如此相安数十年,河清海晏,风不鸣条。江山如故,只是帝薨。不日,斯故亦不知所踪。
大殓日,新帝遵遗诏,请美人图与碎金纸,一置棺中,一置椁内。忽而风至,如长袍拂面,画卷自启。但见棺中美人图上,画中人一袭素衣,若如初见,双目闭阖,如醉酣梦,自书“与君同生,为君长眠”;椁内碎金纸上,青云袅袅,流水潺潺,惟火尽灭,显露深林鸟兽,自书“共今生于朱墨,赴来世于丹青”。
有道是光阴易逝人易老,斯故抱将相之具,为伴君侧,久居深宫,未曾入世却已出世。而先帝情深意重,后宫仅一人,一人即一生,无子嗣,兄终而弟及。
思及此,新帝慨叹不已,遂屏退左右,唯余亲信。盖棺启祭,合而葬之,行虞祭,共迎太庙。后世曰:“其为人耶,或为仙乎?犹未可知。然缘起如风来,人去如风止,倏忽之间矣。唯情不断,义不灭,见于画像,传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