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求贤 ...
-
沈君渊跪在议事堂的门口,等着靖元帝的召见,过往的内侍和侍婢见了,都绕开了了走。跪了大约有一柱香的时间后,议事堂内走出了三个大臣,为首的便是顾林海,后面的两个则是禁军统领。
顾临海略微偏了偏头,看了沈君渊一眼,便下了台阶。后面的两个统领则是低头示意。沈君渊也略微点了点头,便专心跪着等候召见。
直到三人走远后,靖元帝身边的刘内侍便慌忙跑了出来,将沈君渊从地上拉起后,拍了拍沈君渊的肩,示意他进去。
沈君渊冲着刘内侍笑了笑,便提起衣摆走进了议事堂。
靖元帝听见了沈君渊进来时的声响,却并没有抬头看他,只是将手中的奏折放在一旁,用手指揉了揉眉心。半响后开口问道:“你母妃近来可好?”
沈君渊跪在地上,稍微偏头就能看见斜倚在榻上的靖元帝。
靖元帝:“你母妃近日可好?你可有去看过?”
沈君渊:“儿臣刚从江南回来时,母妃就站在宫门口等儿臣自是见过了!母妃她挺好的!”停了半响后,犹豫再三他又说道:“其实父皇想要知道大可自己去看看的。”
靖元帝就像没有听到一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就在沈君渊以为他父皇已经休息了时,靖元帝慢慢支起自己的身子,端坐在榻上。
靖元帝盯着眼前的孩子,不知为何竟有些伤感:“你若是无事便常进宫看看她。行了,起来吧!别跪着了,此去江南可有收获?”
总算是岔开了话题,有话可说了,沈君渊舒了口气:“回父皇,儿臣此去江南,倒确实收获颇丰。江南一带本就是我朝的商贾之地,临州一代更是富裕,不过儿臣往返京都程中,分别遇到了两批人!”
靖元帝想了想:“哪两批人?”
“去时遇到了一大批流民。回来时就遇到了一批刺客!”
临州一带,自天朝开国皇帝起便视为重地,只因它的南面接壤黎国国土。是两国通商往来的重城。所以,临州的地方官向来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而任命的自然也是皇帝的亲信,或是信得过的人。
靖元帝皱起了眉头:“你此番遇到了刺客,临州的州官可知?”
沈君渊:“不知。儿臣此去先是被流民抢了财物,又是被刺客拦截。本想要去拜访州官,却被告知,州官家中有事,无暇顾及,所以没有见到林大人!”
靖元帝:“林辞,你是不用担心的,说起来菱悦倒是认得他,还与他颇有渊源!”
沈君渊不解,有些疑惑的看着靖元帝。
菱悦当年消失后,她所有的故人,沈君渊都一一拜访过,只为能够寻得她的下落,虽是没有什么结果,但也知道了些菱悦的旧事,但这位林大人,他却从未听人说起过。
“当年临州一带,有过叛乱,菱悦的军队又恰干驻扎在漠北边境,离得不远。林辞就写了封信,快马加鞭送至军营,菱悦便用了两日的时间解决了叛乱,又恰好救起了林辞的母亲。菱悦死了三年,没想到……”
“父皇,菱悦没有死!您不要妄自揣测!”靖元帝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沈君渊打断。
“没见到尸首又如何能说得清?”沈君渊有些激动。
“朕知道,你一直……唉!”靖元帝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然后说到:“算了,你说你此行遇到了刺客,我便有件事要交与你,京都最近不太太平,朕要让你好好查查这些刺客!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就告诉刘内侍,下去吧!朕累了!”
沈君渊想了想:“儿臣希望您能给儿臣拨派一个学士来协助儿臣!”
靖元帝点了点头,吩咐给了一旁的刘内侍。刘内侍听完后也点了点头,又将沈君渊送出了宫门。
沈君渊:“刘公公,我父皇近来身体可好?”
刘内侍闻言摇了摇头,趁着一旁无人,离沈君渊近了一步:“您是知道的,皇上的身体不好,药就没有断过。前日二殿下又犯了事,方才三位大人便是为了这事来找皇上,林嫔那边又不让动二殿下,皇上正为此事苦恼呢!”
沈君渊闻言不禁有些诧异:“君成又惹事了?算算年头,这君成也该封王了吧?”
刘内侍:“谁说不是呢?那位就没让人省心过!殿下想要学士?可有中意的人选?”
沈君渊不知为何想到了顾明泽,但人家是个商人,即便是家中叔父为当朝宰相,顾明泽也不一定是个做官的料!
沈君渊:“我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所以此事要麻烦刘公公了!若实在不行,倒是可以张贴求贤榜,就以渊王府的名义!有劳刘公公了,君渊还有事,就先走了!”
刘内侍:“恭送渊王殿下!”
宫门处依旧夹杂着些冷风,沈君渊的白色便服下次被风吹起,显得此人更为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