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迎接晚风 ...
-
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姚星荟与许彻之站在全息投影前,正详细阐述"星梦奇园"项目中备受关注的"劣迹淘汰"机制。
"各位领导,"姚星荟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提出的'劣迹淘汰'机制,是'星梦奇园'项目的核心创新之一。这不仅仅是一个惩戒制度,更是一个行业自律的标杆。"
她切换PPT,展示出精美的园区规划图:"在'星梦奇园'中,参与项目的所有明星艺人都需要自愿签署'星光公约'。这份公约明确规定了艺人的行为准则,以及违反准则后将面临的后果。"
许彻之接话道:"自愿性是这个机制的关键。艺人可以选择不签署公约,但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参与'星梦奇园'的项目。而一旦签署,就必须接受公约的约束和监督。"
长官仔细翻阅着"星光公约"的文本:"这个分级惩戒制度设计得很科学。但是我很好奇,具体执行层面如何操作?"
姚星荟调出详细的执行流程:"我们建立了三级评估体系,"被除名的艺人,"许彻之补充道,"其所有相关展品、影像资料都将被撤下,由其他优秀艺人替代。"
副部长提出疑问:"这对园区来说是不是很大的损失?毕竟有些顶流艺人的展区是重要卖点。"
"这正是项目的勇气所在。"姚星荟坚定地回答,"我们宁愿承受短期经济损失,也要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她展示调研数据,"87%的粉丝支持这种做法,认为这能让偶像更珍惜羽毛。"
长官颔首表示认可:"这个机制很有前瞻性。但是如何确保执行的公平性?"
许彻之展示监督机制:"我们设立了独立的'星光道德委员会',由法律专家、心理专家、行业代表和粉丝代表组成。每个案例都会经过多方听证,确保裁决公正。"
"更重要的是,"姚星荟接话,"所有处理过程都会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适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我们还在开发区块链系统,确保每个环节都可追溯、不可篡改。"
会议室内响起赞许的掌声。长官总结道:"'星梦奇园'的这个机制,不仅对艺人是鞭策,对整个行业都是促进。你们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肯定。"
他话锋一转:"不过,文化效应不应该只局限在明星艺人。社会各界都有值得学习推广的榜样..."
许彻之立即回应:"部长说得对。我们计划在'星光名人堂'中设立多个主题展区,不仅展示艺术家,也会表彰各行业的杰出代表,让正能量在全社会传递。"
姚星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开设'行业星光大道',定期评选不同领域的模范人物。比如教师之星、医护之星、工匠之星等,让每个行业的闪光点都能被看见。"
长官满意地笑了:"期待你们将'星梦奇园'打造成文化自信的新地标。"
会后,许彻之对姚星荟轻声说:"这个机制对园区确实是挑战,但我相信是正确的选择。"
姚星荟望着窗外:"这不仅是对艺人的约束,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鞭策。希望这个机制能让行业变得更好。"
一个月后,项目终于步入正轨。这天下午,姚星荟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蝉鸣带着夏日的燥热,她却丝毫没觉得热 —— 她打开加密文件夹,里面是林雨最新整理的调查报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周世坤的最新动向。
周世坤最近三个月频繁往返香港
其侄子注册的离岸公司正在大量收购星辰股份
公司内部有三个中层管理突然辞职
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姚星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过往的片段 —— 五年前,父亲的 “阴阳合同” 丑闻突然曝光,公司股价暴跌,周世坤在董事会上拍着桌子说 “姚董损害公司利益,必须辞职”,其他股东纷纷附和,父亲坐在角落里,脸色苍白,一言不发。当时她还在华尔街工作,接到消息后连夜回国,在股东大会上用六个月内让公司扭亏为盈的方案,硬生生保住了父亲留下的公司。
这五年,周世坤不是没有跟她作对 —— 她提出签安奕琛时,他反对说 “风险太大”;她想推进乐园项目时,他又说 “投资过高,容易亏损”;甚至在 “劣迹淘汰” 机制提出时,他还质疑 “会得罪艺人,影响公司资源”。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反对,她总能用数据和成果反驳回去 —— 比如用安奕琛的热度证明签约的正确性,
"不像周世坤的风格。"她喃喃自语。
周世坤的手段向来直接粗暴,就像当年带头弹劾父亲时那样明目张胆。可最近发生的这些事——艺人录音室被偷拍、合作方案泄露、财务数据异常...手法更加隐蔽阴险。
父亲当年被陷害的往事浮现在眼前:那些突然出现的"证据",那些倒戈的股东...
她继续研究数据。
“在想什么?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突然响起。
姚星荟猛地睁开眼,就看到安奕琛倚在她的椅背上,他今天的妆发比平时更精致些 —— 发顶微微蓬松,碎发被精心打理过,眼尾扫了点浅棕色的修容,衬得眼神更亮。白色衬衫的领口解开两颗扣子,露出锁骨处细细的银链,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间同款银链手链,显然是刚结束舞台录制,连造型都没来得及卸。
他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眉头:“再想下去,头发都要白了。”
姚星荟愣了愣,才发现自己刚才想得太入神,连他进来都没察觉。“你怎么来了?不用准备巡演吗?”
“巡演彩排刚结束,路过你公司,就上来看看。” 安奕琛绕到她面前,手里晃着车钥匙,“林雨跟我说,你最近天天盯着‘星梦奇园‘’的细节,连吃饭都在改案例汇编。看你脸色这么差,走,带你去浪。”
“去浪?” 姚星荟挑眉,愣了愣,视线落在桌角堆着的文件上,“公司还有事……”
她下意识地想拒绝,却被安奕琛看穿了心思。
他已经扣上她电脑的屏幕:"工作明天再做,接下来你归我管。"
车子驶出市中心,沿着滨江公路往南开。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大厦变成连片的绿树,晚风吹过半开的车窗,带着江水的湿润和青草的香气,混着远处夜市的烟火气飘进来。
姚星荟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晚霞慢慢沉下去,原本紧绷的神经像被晚风熨过,一点点松弛下来,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些。
安奕琛把车停在滨江公园的停车场。他拎起后座的几个袋子,还不忘从储物格里翻出一把折叠伞递给姚星荟:“虽然没下雨,但江边的长椅傍晚可能会沾露水,垫着坐,别弄湿裤子。”
姚星荟跟着他走进公园,才发现这里比想象中热闹。入口处有穿着运动服的慢跑者擦肩而过,脚步声规律,带着年轻的活力;不远处的空地上,几个背着双肩包的男生踩着滑板,轮子划过地面发出 “唰唰” 的声响,偶尔有人没控制好平衡,趔趄着扶住旁边的树,引来同伴们善意的哄笑;更远处的小路上,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朋友正踩着儿童自行车,爸爸在后面扶着车尾,耐心地教她 “眼睛看前面,脚慢慢蹬”,小朋友奶声奶气地应着,却时不时歪头看路边的小狗,车把晃得像在跳摇摆舞。
“这边走。” 安奕琛熟门熟路地领着她往江边走,路过一片草坪时,传来吉他弹唱的声音。几个穿着白 T 恤的年轻人围坐在草坪上,中间的男生抱着吉他,嗓音带着未褪去的青涩,偶尔会跑调,和弦也有些生涩,但他唱得格外认真,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手里的歌词本,旁边的女生跟着轻轻哼,跑调的地方两个人一起笑,笑声混着晚风飘过来,一点都不突兀。
安奕琛在靠近江边的一排长椅旁停下,选了个正对着江面的位置。他先把折叠伞打开铺在长椅上,再把手里的袋子一一打开,像在展开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美食地图:“这是你上次说‘辣得过瘾’的那家卤味店的鸭舌,我特意让老板多加了半勺辣椒油;这个是芝士焗榴莲,刚从甜品店买的,还热乎着,你吃的时候小心烫;还有这个草莓,是今早刚到的红颜草莓,我在车里洗干净去了蒂,用保鲜盒装着,不怕脏手。”
姚星荟看着长椅上摆开的食物,眼眶忽然有点发热。她爱吃的鸭舌要多辣、芝士焗榴莲要热乎、草莓要去蒂 —— 这些她自己都偶尔会忘的细节,安奕琛却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那家卤味店,上次她只是随口提了一句 “最近想吃辣”,没想到他居然记到了现在,还特意绕路去买。
“愣着干什么?” 安奕琛递过来一双一次性手套,指尖碰到她的手,还不忘叮嘱,“快戴上吃,鸭舌凉了就没那么入味了。” 他自己也戴上手套,夹起一块鸭舌递到姚星荟嘴边,眼里满是期待,“尝尝,是不是你喜欢的味道?老板说今天最后一份被我抢了,晚来十分钟就没了。”
姚星荟下意识地张口,辣中带鲜的味道在舌尖炸开,鸭舌的肉质弹嫩,辣椒油的香气裹着卤汁的咸香,正是她想念的味道。她咬着鸭舌,忽然想起上次跟安奕琛在 25 楼吃夜宵时,她抱怨 “最近总吃清淡的,嘴里没味道”,当时他只是笑着说 “下次给你带点辣的”,原来不是随口说说。
“好吃。” 姚星荟点点头,自己也夹了一块塞进嘴里,又拿起勺子挖了一口芝士焗榴莲 —— 芝士的奶香混着榴莲的甜糯,热乎的口感从舌尖暖到胃里,像给疲惫的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一天的紧绷。
安奕琛没怎么吃,大多时候都在看着她,偶尔递张纸巾,或者把草莓盒往她那边推推:“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还有。” 他的目光落在江面上,晚霞已经完全沉下去,夜空染成了淡紫色,江面上的渔船亮着灯,像星星落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轻轻晃动。远处的滨江大桥上,车灯连成一条金色的长龙,车流缓缓移动,像流淌的星河。
“你看,这里的夜景比市区舒服多了。”安奕琛的声音轻轻的,被晚风裹着飘过来。
她咬着一颗草莓,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眼眶忽然有点湿。
安奕琛没戳破,只是拿起一块鸭舌,自己慢慢嚼着,安静地陪她看着江面。不远处的草坪上,吉他弹唱还在继续,男生换成了一首轻快的民谣,虽然还是会跑调,和弦也偶尔出错,但他唱得越来越投入,旁边的女生跟着拍手,连路过的慢跑者都放慢了脚步,侧耳听了几秒才继续往前跑。
有个踩着滑板的男生从旁边滑过,看到长椅上的他们,还笑着挥了挥手;不远处的小路上,学骑车的小朋友终于能自己骑出几米,爸爸在后面欢呼,小朋友兴奋地喊着 “我会骑车啦”,声音清脆得像风铃。这些细碎的、带着烟火气的声音,混着晚风里的青草香,成了最舒服的背景音。
姚星荟嚼着草莓,听着耳边稚嫩却认真的歌声,忽然觉得那些不完美都变得可爱起来。男生跑调的嗓音、生涩的和弦,小朋友摇摇晃晃的自行车,甚至自己刚才皱着眉的焦虑 —— 在这一刻,都成了最鲜活的存在。原来不是所有事都要追求完美,偶尔的松弛和不圆满,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你听,他唱得其实挺有感觉的。” 姚星荟忽然开口,指了指草坪上弹吉他的男生,“虽然技巧不够,但挺真诚的。”
安奕琛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了:“是啊,真诚比技巧更重要。就像我们做‘星梦奇园’,不是要做到完美无缺,而是要让进来的人感受到真诚。”
不知不觉间,公园里的人渐渐多了些。有带着宠物散步的老人,小狗在草坪上追着蝴蝶跑;有结伴而来的学生,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分享耳机;刚才学骑车的小朋友,已经能骑着车绕着小路转圈,笑声传遍了半片公园。
姚星荟摸了摸肚子,才发现自己居然吃了大半盒鸭舌,一整份芝士焗榴莲,连草莓都吃了快半盒,胃里暖暖的,满是踏实的饱腹感。
“吃饱了?” 安奕琛笑着收拾起空盒子,动作麻利地把垃圾都装进袋子里,又把折叠伞收起来,“走吧,送你回家。明天还要工作,得养足精神。”
姚星荟点点头,跟着他起身。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晚风里飘着桂花的淡香,安奕琛走在她外侧,遇到滑滑板的学生路过,会下意识地把她往里面拉一点;看到地上的石子,会提醒她 “小心脚下”。
姚星荟看着他的侧影,路灯的光落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忽然觉得心里的那块石头轻了些 —— 或许,真的不用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身上,偶尔停下来,在晚风里吃点喜欢的食物,听听不完美却真诚的歌声,也是一种力量。
坐上车时,姚星荟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安奕琛:“你说的‘浪’,就是来公园吃鸭舌啊?”
安奕琛愣了愣,随即笑了起来,眼角的细纹都露了出来,像揉碎的星光:“不然呢?难道你以为我要带你去蹦迪?” 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你现在的状态,适合这样安安静静的‘浪’。等项目忙完了,我再带你去别的地方。”
姚星荟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忽然笑了。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
车子驶离公园,汇入夜色中的车流。姚星荟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夜景,手心悄悄握紧。方才的宁静时光仿佛一个短暂的美梦,而现实的压力已经再次袭来。
但在这一刻,她感到自己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