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星途规划 ...
-
星辰娱乐的会议室里,落地窗的遮光帘半拉着,将刺眼的阳光过滤成柔和的色调。投影仪在墙上投出不断变化的数据图表,市场部负责人正指着其中一条飙升的曲线讲解:"安老师最近的热度创下新高,品牌合作咨询量是去年同期的十几倍..."
安奕琛坐在长桌尽头,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面前的笔记本上,上面潦草地写着几行旋律。他的表情平静,看不出情绪,只有在音乐部汇报时,他才微微坐直了身子,甚至主动问了几句关于新专辑制作周期的问题。
姚星荟的目光越过满屏的数据,注意到他今天穿了件黑色紧身T恤,衬得侧脸轮廓格外分明,却也遮不住眼下的淡淡阴影——昨晚肯定又熬夜了。
姚星荟坐在主位,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他的脸。
商务部的汇报冗长而细致,列举了十几个正在洽谈的品牌合作,从高端腕表到国民饮料,甚至还有一部大IP古装剧的男二号邀约。安奕琛听完,只是点了点头,没发表任何意见。
姚星荟看了眼平板上的行程表,标注"创作时间"的空白处正被各种商业活动挤占。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姚星荟合上文件夹,声音平静:“今天的汇报先到这里,各部门把详细方案发到我邮箱,明天再议。”
众人面面相觑,但还是迅速收拾文件离开。
等其他人离开时,安奕琛已经不见踪影。
助理林雨刚要跟上,姚星荟叫住她:“安奕琛呢?”
“没注意,需要联系他吗?”
姚星荟摇了摇头,却在走向电梯时,不自觉地转了个方向。几分钟后,她站在录音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冰咖啡,水珠正顺着杯壁缓缓滑落。
星辰娱乐顶层的录音室藏在走廊尽头,厚重的隔音门将这里与喧嚣的世界彻底隔绝。姚星荟的手搭在门把上时,隐约感受到门板传来的震动。推开门,暴烈的鼓点如洪水般倾泻而出,电吉他的嘶鸣在密闭空间里回荡,震得她胸口发闷。
安奕琛背对着门口,黑色耳机压着微乱的头发。他弓着背,手指在调音台上快速滑动,屏幕上的音轨波形剧烈起伏,像一场正在酝酿的风暴。这首曲子充满攻击性,鼓点如同重锤,贝斯线像是压抑已久的低吼,与安奕琛以往温柔细腻的风格截然不同。
姚星荟靠在门框上,任由音乐冲刷着耳膜。她注意到安奕琛的肩膀紧紧的撑着衣服,T恤下隐约可见的脊椎轮廓像一串沉默的音符。
音乐突然中断。安奕琛摘下耳机,转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风格很特别。"姚星荟走进来,顺手带上门,将外界的杂音一并关在门外。
安奕琛嘴角扬起一个疲惫的弧度:"在尝试突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有些时间没说话了。
姚星荟在他对面的高脚凳上坐下,黑色西装裤与他的牛仔裤形成鲜明对比。"说吧,"她直视他的眼睛,"到底在想什么?"
安奕琛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滑落,在控制台上留下一道蜿蜒的水痕。他盯着那道水痕看了很久,像是在组织语言。
"现在是我事业最好的时候,"他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每个品牌都想合作,每个节目都发出邀请。"他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但我只是个歌手,姚总。我的价值应该在舞台上,在录音室里,而不是在片场或者广告拍摄现场。"
他转动椅子,正对着她:"慈善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但现在它变成了营销点,这让我..."他皱了皱眉,像是在寻找合适的词语,"不舒服。"
录音室里安静得能听见设备运行的细微电流声。姚星荟的目光扫过控制台上散落的草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音符和修改痕迹。
"公司需要盈利。"她平静地说。
"我知道。"安奕琛苦笑一下,"所以我不会拒绝所有商业合作。只是..."他停顿了一下,"我希望音乐永远是第一位。"
姚星荟突然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她的手指划过那些草稿纸:"这首新歌,准备放在下一张专辑?"
安奕琛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主打歌。"
"需要多少制作时间?"
"至少三个月。"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想去维也纳录制弦乐部分,还有..."
姚星荟打断他:"把详细计划发给我。"她转身走向门口,手搭在门把上时又补充道:"至于其他邀约,我会筛选。"
安奕琛的笑容在昏暗的录音室里格外明亮:"谢谢姚总。"
"别高兴太早,"姚星荟头也不回地说,"陆凛的新歌邀约你必须接。"
门关上的瞬间,欢快的钢琴前奏从录音室里流淌而出。姚星荟站在门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安奕琛——用音乐说话,用旋律表达。而她需要做的,就是为这份纯粹保驾护航。
星辰娱乐顶层会议室内,落地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来,映照在长桌中央的全息投影上。顶层会议室已坐满各部门负责人。安奕琛破天荒的坐在姚星荟右手边,目光追随着她踩着细高跟走进来的身影 —— 黑色西装外套下隐约露出白色真丝衬衫的领口。
“先从音乐部开始。” 姚星荟将平板电脑轻放在桌面,指腹无意识摩挲着屏幕边缘,那里不知何时贴着安奕琛头像的卡通贴纸。
音乐总监推了推眼镜,投影仪亮起的瞬间,安奕琛看到自己十周年巡演的舞台设计图 —— 悉尼场的效果图里,那把木质吉他的琴弦泛着微光,正是他昨夜跟姚星荟提过的细节。
"十周年全球巡演,暂定三十场,从亚洲出发,最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收官。"
"曲目以各张专辑的主打曲为主,并增加一些本不是主打但是广受喜爱的’冷门’歌曲,每站巡演的表演曲目各有不同。”
“根据姚总要求,新专辑制作将启用国际顶尖团队,歌曲风格各有不同。” 音乐总监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安奕琛却盯着姚星荟记录时微微蹙起的眉峰,是他的贴纸不可爱吗?
安奕琛微微挑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一段旋律——是《安芯》的节奏。姚星荟瞥了他一眼,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随即恢复严肃:"巡演的每一站,都要有独特的主题设计,比如东京场可以尝试电子国风,伦敦场加入交响乐元素。"
音乐总监迅速记下,补充道:"我们已经在联系几位国际顶级音乐制作人,确保每一场都会有不一样的编曲都能给粉丝惊喜。"
商务部负责人李雯站起身,将准备好的资料投放到大屏幕上:"目前我们收到了87个品牌合作邀约,经过初步筛选,重点推荐以下三个优质合作。"
她点开第一页ppt:"首先是国际知名音响品牌'Sound Space',他们提出为期两年的全球代言合约。特别的是,他们愿意为安老师量身定制一套专属录音设备,包括耳机、麦克风等全套专业器材。"
安奕琛眼睛一亮,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他们最新款的监听耳机确实不错。"
"第二个是德国钢琴品牌'Steinway',"李雯继续汇报,"他们不仅邀请安老师担任品牌大使,还希望您能参与他们新一代智能钢琴的研发,特别是音色调试部分。"
安奕琛坐直了身体:"这个有意思,我一直想尝试把传统民乐元素融入现代钢琴音色。"
姚星荟微微点头:"这个合作可以深入谈谈,记得要求他们把研发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宣传素材。"
"最后是一家新兴音乐平台'Melody+'"李雯翻到下一页,"他们提出联合创办一个原创音乐扶持计划,由安老师担任艺术总监,发掘培养新人。"
会议室里响起赞许的议论声。姚星荟环视众人:"这三个合作各具特色,既符合安老师的音乐人定位,又能带来实质性的专业支持。"
她转向安奕琛:"你有什么想法?"
安奕琛思考片刻:"我希望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音乐相关的合作上,像钢琴研发和新人培养这些。至于其他商业活动..."
"明白,"姚星荟接过话头,"我们会严格控制商业通告数量,确保你有足够时间专注创作。"她看向商务部,"把这三个合作列为优先洽谈项目,其他次要邀约可以适当婉拒。"
李雯快速记录着要点:"好的,我们会立即跟进。另外,有几个综艺邀约也需要确认..."
"先放一放,"姚星荟果断地说,"等巡演和新专辑的框架确定后再说。"
轮到宣传部汇报时,大屏幕切换成色彩斑斓的 vlog 策划案。画面里跳动着"琛入其境"的LOGO,背景音乐是安奕琛某次即兴创作的钢琴小调。
“我们将打造‘琛入其境’系列,分为录音室日常、巡演幕后等板块。” 部长特意看向安奕琛,“不过姚总强调,必须保留你捡空瓶的素材。”
"这个系列将分为三个板块——"林悦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深夜录音室》记录创作过程,《巡演进行时》跟拍台前幕后,以及《安老师的日常》捕捉生活片段。"
她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安奕琛:"姚总特别交代,要保留你彩排结束后,蹲在角落捡空矿泉水瓶的镜头。"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憋笑声。安奕琛原本正在转笔的手指突然僵住,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他缓缓抬头,眼神里写满不可置信:"那个也要拍?"
"当然。"姚星荟单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的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两下,"粉丝喜欢的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安奕琛,但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她的声音忽然放轻,"那个为了完美和声反复录制三十遍,最后累到在钢琴上睡着的傻瓜。"
宣传组的同事迅速补充:"我们还计划做一个《安老师的1001个崩溃瞬间》特辑,比如..."她点开一个文件夹,"被制作人要求重跳舞蹈时偷偷翻白眼,写不出歌词暴躁揉乱头发..."
安奕琛捂住脸,声音从指缝里闷闷地传出来:"我现在申请退圈还来得及吗?"
会议室里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姚星荟垂眸掩饰上扬的嘴角,却没能逃过安奕琛的眼睛。他忽然放下手,歪着头看她:"姚总这么了解我的日常,是不是偷偷看了监控?"
"工作需要。"姚星荟面不改色地合上文件夹,却在"不小心"碰到了手边的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杯子中猛烈摇晃,险些撒出来。
安奕琛眼疾手快地抓起文件,指尖与她的轻轻相触。两人同时愣了一秒,又同时别开视线。
法务部主管赵明调出一份加密文档,投影幕布上立即显现出十几个标红的社交账号。他点击其中一个被星号标记的ID:"经过三个月的证据采集,我们已完成对12个恶意造谣账号的取证工作。"画面切换至详细的数据分析图,"其中'圈内监察'、'娱乐真相局'和'星闻打假办'三个账号情节最为严重,转发量均已超过500万次。"
安奕琛原本慵懒靠在椅背上的身体突然前倾,手肘撑在会议桌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投下条纹状的光影,将微蹙的眉头衬得格外明显。
"特别是这个拥有280万粉丝的'娱乐真相局',"赵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持续两年发布安老师假唱、买榜等不实信息,最近更是伪造聊天记录称您诈捐。"他点开一段视频证据,"我们已经通过技术手段锁定其运营者真实身份。"
安奕琛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的动作突然停住:"其实..."他声音很轻,像在斟酌用词,"粉丝们都知道真相,不必..."
"有必要。"姚星荟的声音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她放下正在记录的钢笔,金属与玻璃桌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这不是简单的舆论战。"她转向安奕琛,目光如炬,"当恶意中伤形成规模,伤害的不仅是艺人声誉,更是整个行业的生态。"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送风的声响。安奕琛举起双手做了个投降的动作,却在收回时"不经意"划过姚星荟放在桌面的手背。那一瞬间,两人都像被静电击中般微微僵直。姚星荟迅速收回手,食指上的印章戒指在桌面磕出轻响。
"我有个想法。"安奕琛突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朗,"不如联合'安芯'后援会成立监督小组?"他调出手机里粉丝制作的辟谣图,"她们整理的证据比法务部还详细。"屏幕上闪过一张张精心标注的时间线对比图。
姚星荟转动钢笔的动作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讶异:"可以,但要制定严格流程。"她示意法务助理记录,"第一,只接受实名举报;第二,必须附带完整证据链;第三..."她看向安奕琛,"由你亲自录制引导视频,强调理性维权。"
"没问题。"安奕琛笑着应下,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正好可以把新歌《真相是》的demo用上。"他点开音频文件,前奏里清脆的法槌声与钢琴旋律巧妙融合。
赵明若有所思地点头:"这样既彰显法律威严,又保留艺人温度。"
姚星荟唇角微扬,拿起钢笔在方案上签下凌厉的签名。阳光正好照在那行"星辰娱乐法务部"的字样上,墨迹未干的签名与安奕琛在桌下悄悄比出的剪刀手,在会议桌倒影中构成奇妙的和谐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