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四、 ...
-
不得不说萧阿姨写的《生死场》非常现实,对于小叶子而言看完,而且是用心地看完着实不易。
比如这书有一小段话小叶子着实看了好一会才看懂意思的。
“咩……咩,羊叫,不是羊叫,寻羊的人叫,二里半比别人叫出来更大声,那不像是羊叫,像是一头牛了!”
上面这一段话小叶子虽说不至于绞尽脑汁,但的确有一些困难——仅对于小叶子个人而言。好在这段话后(萧红著,《生死场》,第五页倒数第二段)小叶子慢慢可以适应这种写法了。
虽说是看完了,但对于小叶子来说感觉不过是走马观花罢了。但哪怕只是走马观花,小叶子也能清晰感觉到悲惨二字。
用点现今我们国家的年轻人所感兴趣的爱情来举个例子吧!
由于刚开始看那本书还不太适应。应该是书中成业与金枝这对男女吧,小叶子从书中了解到了“河沿”这个地方,而且用点原句的话便是:
“河沿不是好人去的地方。”
“上河沿去跟男人,没羞的,男人扯开她的裤子……”
因此小叶子将“河沿”这个地方给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至于是什么地方小叶子个人觉得明说不好,另外科技网络这么发达,不说也跟说了没什么区别。
总而言之那时候所谓的大人们对于所谓的爱情是敌视的——准确点来说应该是对待男女关系是敌视的。所谓的“男女闺蜜”、“男女朋友”这些关系在那时候的农村是不可想象的,另外那时候人们对于爱情二字似乎只局限于行房……咳咳!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小叶子根据自己走马观花的经历来说点个人理解。首先是“忙着生”。小叶子则是觉得应该是人们仍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从而迸发出的“求生欲”;而“忙着死”则是在“求生欲”已经消失殆尽后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然后一步步走向“乱坟岗子”。
动物只有在意识到无法逃避悲剧时才会选择“忙着死”——比如大象。从科学的角度这些应该不过是出于本能。但将人和动物放在一起比较,小叶子觉得,萧阿姨是不是想说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只剩下了——本能。
还有啊!关于这句话小叶子个人觉得于《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有点即视感,先是“忙着生”,对生活失去希望后便绝望地“忙着死”了。两本不同的书,所描写的那可悲但不可泣的社会却出奇地一致。
另外啊!根据上述,如果语文要考这句话的话题目或许是:“‘忙着生’和‘忙着死’是否可以对调”
傻子才说可以。因为单从语序上看就能发现问题——谁会一开始就想死呢?人是一种求生欲很强的动物,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一点可能人类也不能放弃(补:侧面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有多么腐败,腐败到让人放弃了求生的欲望)。
小叶子顺便说下那时候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用一段原句来概括一下的话就如下:
“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注:个人理解为蔬菜),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自注:或许是夸张手法,但很明确地说明了那时候(女)人命的价值有多低说明了)”
“妳发傻了吗啊……你失掉魂了啦!我撕掉妳的辫子……”(冷知识:关于女性有一个专门一个“妳”字来指代,这个字可不是仓颉造的了,而是某个挺有名的大人物造的,那人是谁小叶子忘了,只记得从书上了解到了一句话:他来了,很好,她也要来了,就更好了——好像是这么写的,小叶子记得造这字时是为了提倡男女平等来着。)
金枝没有挣扎,倒了下来,母亲和老虎一般捕住了自己的女儿。金枝的鼻子立刻流血。
她小声骂她……。
“小老婆,妳真能败毁。摘青柿子。昨夜我骂了妳,不服气吗”
现在的女孩有些都说自己怎么怎么卑微,怎么怎么悲惨。失去了家人很痛苦,但如果痛苦来自家人,才叫悲惨。当然小叶子可没打算让现在的女孩们去跟过去比,因为如果真要比的话凭现代人先进的思想、发达的科技到那个年代哪怕是在国际上也可谓算的上是卧龙诸葛。认字不能认半边,看事不能看一面嘛。
《生死场》除了难懂一点小叶子觉得还算可以,书中写了不少现实的事,如:女孩会为了温饱而去出卖自己的身体,相伴多年的老马被迫于生活无奈的主人含泪带进屠场、前面小叶子提到的成业与金枝这对情侣在一起后终日吵架,而他们二人一个月大的孩子被成业这个亲生父亲给亲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