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05 ...

  •   成元二十五年,上元节。
      宫中大宴,祝琬坐在陈甄身旁,百无聊赖地听着上首皇后娘娘与另一侧的秦大将军夫人畅谈琴艺。

      自祝琬十岁起,这般无趣的宫宴,她都不知和娘亲一同参加过多少次了,能与皇后娘娘这般笑语盈盈欢谈的,家中主君无不是当时朝中最为得力的。

      前些年时局安稳,能坐在祝琬附近的,皆是文臣家眷,这几年战事频频,席位能靠前的便都是些武将妻女了。

      祝家这几年倒是没什么变化,祝洵官拜相位,又是太子太傅,乃文官之首,祝琬的舅家、陈甄的母族承爵东平侯,又凭军功受封定国公,那几年朝中倚仗的大半数武将,几乎当年都曾随祝琬的外祖父一同上过战场。

      只不过这些也是过去好些年的事了,如今却不是那般了,便如现下,正陪同皇后娘娘闲聊的夫人,其夫君秦大将军便不是。

      “……那谱子是臣妾父亲偶然得来的,是张古谱,还残了一部分,放了好些年了,还是年前时霜儿研究了一阵子,查了好些古籍才自己补全的,若是娘娘有兴致,等闲暇时便让霜儿带着琴去给您解个闷。”那边秦夫人笑着说。

      “那也不用等什么闲暇了,左右现下也无它事,若是霜儿也愿意,本宫便去让人去将结荑取来。”
      皇后娘娘闻言也笑着说道,她说完,便看向祝琬的方向。
      “听闻琬琬也是京中出了名的好琴艺,待会也一并试试琴。”

      听皇后言及祝琬,陈甄立时起身回皇后的话,祝琬听着娘亲的话,心头却在思量皇后娘娘方才的话意。
      结荑是张古琴,祝琬早前便听说过,那是皇后娘娘最心爱的一张琴,时常抚弄,今日竟说要拿来给秦映霜和她弹奏……

      上元宫宴,朝中五品以上的朝臣,家眷现都在这大殿之内,这会听皇后娘娘的这一番话,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祝琬和她对面的秦映霜身上。
      眼风纷飞的当口,皇后娘娘身边的侍女已将结荑取来,置在殿下众人席位之前。

      “映霜和琬琬,你们谁想先来?”皇后含笑问道。
      话音方落,秦映霜已然起身,她歉意地看了祝琬一眼。
      “若祝琬妹妹不介意,臣女愿先。”

      秦映霜的态度和动作皆表明她就是想要先声夺人,只不过祝琬本就不在意这个,若非是皇后娘娘钦点,她根本就不想掺和进这莫名其妙的争强中来。

      此前陈甄便私下里同祝琬提起过,年前祭典上,皇后娘娘亲口说的,有意许祝琬未来的太子妃位,彼时娘亲问她,对自己的婚事有何想法。
      祝琬其实什么想法都没有,自她十二岁时起,家中便一直在为她相看议亲,她的婚事是父母一直格外操心的事。

      她对这事实是兴致不高,每每陈妈妈给她拿来那些贵胄世家子弟的画像,她瞧着一个两个生得都差不多,除了这一张画像和一连串的家中先祖名头,对这未来夫君其人,她是什么都不知道。
      左右是她做不了主的事,她便也懒得再看,只说若娘亲看着好,她便也觉着好。

      可嫁那些人和嫁入皇室却又是两码事了。

      祝琬静静地听着秦映霜弹琴。
      今夜这宫宴,秦家的存在感实是不低,不过也难怪,这两年战事不断,不仅北边有外敌,南边还有内乱,三年前梁王造反,卫将军以清君侧之名平叛,实则却是自立为卫王,同梁军各自割据占领南方大半土地。

      如今皇室内忧外患,版图也早已不是当年那般广袤。
      秦家便是在这几年征讨梁、卫两股叛军而得朝中重用,北边的外敌则一直是由祝琬的舅舅一家镇守着。

      战事四起,这大概也是皇室属意她和秦映霜的一部分原因吧。
      秦映霜的琴音确是有功夫的,一曲终了,殿内望向祝琬的神色俱是同情之色,只觉着便是她贵为相府千金,今日只怕也要做了旁人的陪衬。

      秦家本就是这些年后起的朝堂新贵,大将军之女今日也凭一曲技惊四座,想来秦氏也是有心再往上走一走的。

      殿内奉承夸赞声不绝,秦映霜起身时,再度往望向祝琬时,目光中有几分挑衅,祝琬同她对视正瞧得清楚。
      那神情就像是等着看她笑话一般,带着些许的恶意。

      祝琬起身来到大殿正中,行礼后坐在结荑古琴之前。
      她选的曲子也是古曲,不过不是失传的,而是名篇,大抵在场之人稍懂琴艺的俱是听过的。

      京中确有些爱传闲话的,说祝琬擅琴和画,不过倒也并非虚言,此二门也算是她少有的学得专心且专精的课业了。
      若是连心中诸多盘算的秦映霜也比不过,只怕这些年的功夫便都白花了。

      听琴,听得本就不只是琴音和曲调。
      秦映霜弹得是很好,古曲虽是复杂,但她技艺纯熟,自然悦耳。
      可现下祝琬一曲奏完,殿内静谧无声,俱是因沉浸琴声泠泠而恍神。

      高下立判。
      待一回神时,众人心下便已明了。

      然而现下是在皇后娘娘的宫宴上,太子妃位未定,这一年来,一场又一场的宫宴下来,有点眼力的谁又看不出,皇室有意秦家和祝家之女。

      眼下皇后娘娘尚未开口,一时间便也无人敢应声。
      祝琬却也不在意,她神色自若,大方应礼,而后坐回到陈甄的身旁。
      她虽无意争抢,但却不能让旁人踩着祝家的名头行事。

      “瞧瞧,现在这些小丫头还真是了不得,我们到底还是老了。”皇后娘娘蓦地开口道。

      另一旁的几位侯夫人立时笑着宽慰起来,皇后娘娘无意较真,其他人自然不想无端得罪人,只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方才的话头便就此岔了过去。

      宫宴结束地晚,陈甄随皇后和其他的夫人们一同去太庙敬香,祝琬跟着另外几位姑娘往外走。
      “祝琬妹妹。”身后秦映霜唤她。

      另几人见秦映霜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也自行回避。
      祝琬在廊桥边站定,转过身等她开口。

      “早前听说过祝琬妹妹琴画双绝,原也没放在心上,今日一见方知所言非虚。”秦映霜笑意淡淡,虽是同祝琬说话,一双眼却不看她。

      “只不过,如今的世道却不是当年了。”
      “比起北边那些打了十几年的外敌,想来陛下还是更想要梁王、卫王的项上人头,在这件事上,只有我爹爹能做到。”

      秦映霜说到这里,原本望着天、望着月的目光慢慢回落,看向祝琬。
      “所以,太子妃的位置,一定是我的。”

      祝琬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便祝秦姑娘得偿所愿。”

      她说完便也没再理会秦映霜,径直朝宫外相府的马车走。
      言玉早已等在一旁,见她走进,将手中的厚实外氅裹在祝琬身上,扶她进了马车里。

      暖炉也早已备好,祝琬捧起手炉,一边等着陈甄,一边想着方才秦映霜的话。
      秦家这段时间无论前朝还是后宫,俱是颇为激进,多半也与此事有关系。
      看来这太子妃的位置,秦家势在必得。

      祝琬对此却是无所谓的。
      她这阵子的心思都在北地的战事上。
      外祖父受封当朝定国公,如今在南方祖地恩养,但娘亲的同胞兄长、她的亲舅舅承袭了东平侯府的爵位,仍在北地战场。

      北境之外皆是胡人,各部族之间虽有纷争,但皆对北境边地虎视眈眈,前年年中时战事忽起,竟一直打到现在。
      年前时又是一场恶战,这几日本来应到的家书竟也没送到,陈甄为了这事担心得不行,一连多日都寝食难安,祝琬既挂心北边的战情,也忧心娘亲的身体。

      正胡思乱想着,陈甄从宫门中走出来。
      多日以来她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这会更是眉头紧锁着。
      马车缓缓驶离宫门。

      祝琬有心宽慰几句,却也知道,现下无论说什么话,都只会更让人心中不宁。
      临到相府时,陈甄忽地开口。
      “念念,你心里愿意嫁去宫里吗?”

      祝琬倒是一怔,下意识便问道:“娘亲是在烦恼这件事?”
      而后她的手被陈甄握住,娘亲掌心柔软且温暖,祝琬一声不吭地反握住她。

      “念念,此前你爹爹便说过,你的婚事,若你不愿嫁,便是皇室婚约他也拒得。”
      陈甄将祝琬额间细碎的绒发细细抚平。

      “瑢儿的婚事当时是你祖母定的,当时还是在祝家住的,晋国公府确是高门,可你姐夫如何,你现下也明事理了,自然也看得出,我当时便是再不愿也没办法。那时我抱着你送她出嫁,便想着无论如何,你的婚事必定不能这般听任于人。”

      她看着祝琬,眼底尽是心疼。
      “可如今皇家看中了你,方才皇后娘娘留我,听那话意,多半还是属意你……”

      祝琬朝陈甄身边靠,倚在她身旁。
      “娘,我方才还以为你是在担心舅舅他们,原来是在因为我的事烦心。”

      “他是太子,总不至于跟姐夫一样荒唐,若是当真轮到我,那嫁便是了,左右这些年陈妈妈给我看了那么多画像,也都是白看。”祝琬小声道。

      “反倒是姐姐,姐夫今日纳个妾,明日领个外室进府,满京城再没有比他更荒唐的了,我姐姐那么好……”
      祝琬提到祝瑢的事便生气,几句话便脱口而出,而后反应过来,她现在越说,娘亲只怕心里越难受,生生顿住。

      她没再说什么。
      马车停在相府门外,有人等在门外,一见到陈甄便上来道:
      “夫人,小姐,可算回来了。您们刚进宫不久,北面刚来信了,侯爷、表少爷还有少爷都没事,而且是赢了场大仗,四万胡人兵马全军覆没,大胜!这可是大喜事,夫人也能宽心了!”

      这一番话,多少有些失礼,但这会没人怪罪他的失礼。
      陈甄当即眼泪都落下来了,她这阵子都担心地不行,到这会听了信才松了口气,她立刻往院内走。

      祝琬也跟着往里进。
      她方才若是没听错,那人还提了少爷。
      府中她的亲兄长如今在刑部,家中或者称大人,或者称二公子,被唤作少爷的,多半便是周俨。

      想到周俨,祝琬有些恍神。
      当年他被父亲送去舅舅军中,这些年总共也没回来过几次,每半月送来的家书也都是寥寥几句话,再无其他。

      只知道这几年他在北地的军中名声大振,两年前回京时陛下破格封他为中郎将,当时还有不少上门来说亲的。
      若是此番再立战功,却不知来日回京时,陛下会不会也封他做将军。

      想着这些,祝琬脚下也快了许多,朝着祝洵的书房走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00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