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 ...

  •   成元十九年春。
      这一年祝琬八岁。

      新岁正月尚未过完的时候,祝琬便央着言玉带着她翻府中院墙溜出府去街上,结果差点被人拐带进花楼里去。
      因着这桩事,原本应跟着她却被她甩开的那些府中家丁和一直跟着她的言玉通通挨了板子。

      也正是因此事,年后祝琬便要去高家的书塾里念学。
      相府、祝氏以及祝琬娘亲陈甄的母家东平侯府,都没有和祝琬差不多大的孩子,便是办家塾,课上也只能有祝琬一个人。

      反而是高家小姐与祝琬同龄,高大人又是祝琬爹爹的同窗好友,这正逢年节,两家本就有来往,这事便就这样定下了。
      是以眼下刚出年关,祝琬便要在寅时左右从梦中爬起来,收拾着去高家书塾念学。

      还未到春时,祝琬出门的时候,天都还是黑的,周俨早已在府门外不知等了多久。
      他起得早,只是祝琬没出来,他也不能先上马车,只能在一旁站着等。

      祝琬这一早上好一番磨蹭,也没能让陈甄心软应下她的哀求不去书塾,只能不大情愿地慢腾腾走出来,刚一出府门,便看见周俨清瘦的身形。
      她在门旁站定,回身看了陈妈妈一眼。

      此前爹爹只说是让她去,却没提还有周俨也会一起去。
      祝琬抿着唇慢腾腾挪到马车前,家丁搬来脚凳,言玉扶她上马车。
      过不多会,周俨也上来,坐在马车门帘的旁侧。

      祝琬上次见到周俨,还是在年夜的家宴上,他的坐席虽然离她很远,但到她依礼节拜年时,仍是上前去给这位义兄敬了一盏茶。
      早在一年前,周俨的眼疾被小王大夫医治好后,相爷便着人去京畿府衙办了手续,正式将周俨收作义子。

      也正是从他眼疾恢复时起,原本日日都要往周俨那跑的祝琬,忽地就和他生疏下来了,本来一直唤他“周哥哥”,后来也只剩下一句规规矩矩的“兄长”。

      周俨坐在马车边角,背靠着马车的门框,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祝琬倚在软毯之间,一双眼清凌凌地看向周俨。

      她尤记着,这人最开始来到相府,爹爹同她说的是来与她作伴。
      刚开始见到的时候她还是很喜欢这位周哥哥的。
      只是他性子不大好,即便是后来他眼疾未愈,自己日日去给他读书,他也很少理会自己。

      她当时也不明白,爹爹说他是来给自己作伴的,可想想自他到府上的这几年,同她说话最多的一次,便是他眼疾初愈,将将看得清人的那晚。
      也正是那晚之后,她再也没主动去寻过他。
      她二人本就是性子合不来,自那时起,更是就此生疏下来。

      “小王大夫不是已经将兄长收作弟子,竟也要去高家书塾念学吗?”
      祝琬捏起一块红豆酥咬了一口,看了周俨一眼后随口说道。

      小王大夫便是幼时时常为她诊病的那位王太医的弟弟,他一身精湛医术,学识也好,他受王太医之托来到相府,相府也以贵客之礼待之,周俨的眼疾也是他医好的,后来他同相爷说,看周俨身世可怜,但天资和秉性都不错,有些惜才,便想教他几年,相爷自是同意。

      “老师家中有事,要回家一段时间,这几日便会请示义父。”
      周俨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
      祝琬本就是坐车无聊,没话找话,见他这般态度,更觉着无趣,便也不愿再开口。

      她至今都记得,在她年纪尚小的时候,她做了一场怪梦,梦中的人同周俨有几分相似,犯下许多骇人无比的杀戮之事。

      那时她也尚在病中,分不清楚梦境和现实,一度觉着现实的周俨以后也会做下那些事,后来听府中的西席老师讲到人性本善,只要少时受过善的引导,便不会为恶作乱。

      她想到周俨目不能视,定然没法读书,便日日去给周俨读书,读的大多是她白日学的,因着要给他读,学的时候也学的格外认真。
      只是那时候周俨从来都不理她。

      祝琬自生来到懂事的年纪,遇见的人都是对她宠爱又回护的,从未受过冷待和白眼,因此她也一度以为,周俨只是性子冷,和她的那些开朗热络脾性的哥哥们不一样,但对她应也是不讨厌的。

      可那几日,小王大夫说他眼疾初愈,好好休养便能大好了,她依旧带着言玉,拿着书本去寻他,却头一回吃了闭门羹。
      并且接下来的一连几日,都没能进得了周俨的房门。

      最后一日,她硬是让合竹给她开了门,进屋内都没站稳,便见到从里面走出来的周俨。
      他那时还不是现在这般高她一头的身量,其实也不过是半大少年。

      可他就只是站在她面前,目光不耐地从她脸上扫过去,祝琬便想到幼时梦中那人淡漠又平静地吩咐旁人杀人放火的模样。
      一瞬间祝琬便红了眼,不自觉地倒退了两步,彼时周俨看她一眼,见状嗤声笑笑。

      “六小姐心善,但就是蠢了些,对个私生子都这么上心。”
      “不过我既算是你同父异母的兄长,自然也不会将你怎么样。”

      从来也没人敢在祝琬面前嚼舌头讲闲话,更何况相府内素来只陈甄一人,同祝琬往来亲近的陈甄母家东平侯府一脉,祖训便是一夫一妻,“私生子”一词,祝琬此前从未听说过。

      “‘私生子’,是什么?”
      她讷讷地小声反问。

      “是什么,你不如去问问你母亲。”
      周俨面色不大好地盯她一眼,顿了顿后语气倒是平缓下来了。
      “我不喜欢见到你,你走吧,往后也别来了。”

      周俨这一番言辞听起来既尖锐又刻薄,刺地祝琬当即便落下眼泪。
      她一边哭,一边瞪着他,猝不及防重重地推了他一把,转身跑开了。
      自那时起,周俨便成了祝琬最不待见的人。

      直到现在,想起当时这些事,想起当时周俨说那些话的语气,祝琬仍是生气。
      她将最后一块红豆酥送进口中,盯着周俨绷着小脸开口道:
      “兄长当年不是说不喜欢见到我?怎么别人要去书塾,你便也要跟着来?”

      闻言,周俨看她一眼,淡声道:
      “你若是不愿,现在便可以下车离开。”

      如今他被收做义子,虽然名分上仍差了祝琬一头,可到底也是入了祝氏排行了,说话间底气更足了。
      这几年祝琬和他偶有交集也都只是年节时的表面功夫,如这般夹枪带棒的话头,真是好些年没听过了。

      祝琬一听他说话便更觉着心头有火气,她将盛放点心的小案推到一边,直起身看着他道:
      “是爹爹给我找的书塾,我若不在,你以为你能进得了高家的大门?”

      “在高家讲学的先生是老师的好友,若非老师致信,先生也不会同意高府的请托,让你入学。”周俨慢声道。

      他蓦地看她一眼,面上竟挂了几分笑意,有些恶劣地故意道:
      “但想来义父本就是怕妹妹再翻墙去花楼,左不过是想给你寻个去处让你安生些,若高家不同意,想来还有京畿学堂可以让妹妹去。”

      “我不是……”
      祝琬下意识想说,她不是翻府中院墙去花楼,是险些被拐了去,可话一出口,便住了嘴。
      同他解释也没用,只会更被他看笑话。

      京畿学堂,大多都是那些家中实在管教不了的顽劣子弟,才会被送去那里。
      她若是去了,祝氏怕不得让京中各氏族私下里戳脊梁骨笑话死。

      她忿忿地别开脸。
      可心里又气不过,转回头看他,正又瞧见他面上那点似有若无的笑意。
      他那副样子就像是在嘲笑她,像在心里腹诽她似的。

      “小姐,少爷,到了。”外面驾车的家丁禀报道。
      周俨离车门最近,率先下了车,言玉在其后,让小厮搬来脚凳,而后扶祝琬走下来。

      高府门外早有人在此候着,见到二人下车俱是走上前。
      “六小姐,四公子,快请进吧。”

      这人唤的是从祝氏祖家的辈分,虽然祝琬一家早已同祖家分出来,但外人论起排行,仍是循着祝氏的齿序来称呼。
      祝琬行六,上面有一位亲姐姐,另有四位堂姐,周俨算是祝洵的义子,虽未改姓,仍入齿序,祝琬的亲兄长行三,他行四。

      这会祝琬一听这小厮唤出她和周俨在祝家的排行,便明白高家也是知道,今日来书塾的除了她还有周俨,也知道了方才在车上他说的,若非他老师打过招呼,她也未必能来的言论,多半便是真的。

      只是外人面前,总归不好多说什么。
      祝琬看了周俨一眼,没吭声,只跟着人一并往府门里进。

      书塾立在高府西院,她进来时,有比她到的早的这会正在温书。
      来前爹爹便同她说过,高家、顾家还有岑家的几位哥哥今年都要应考,她年纪太小,本就是搭进来的,讲什么跟着听便是,不惹出乱子便可。

      讲学的先生大抵也明白这些,将她的坐席安排在最后一排,和她同一排座次的除了也是今日第一天来的高府小姐,还有一位岑府的小公子,周俨反而坐在中后排比她靠前些的地方。

      祝琬本还想听听,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课业,可不过听了半堂课便觉着头昏脑涨,实是听不懂他们七拐八绕地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便也失了兴致,后面的课便是前面探讨学问,祝琬在后面拿着笔乱描乱画寻消遣。

      因还未出年关,这一连几日都只是半日的课,这几日祝琬和周俨同行上下学,但也只是同行,除了头一日二人夹枪带棒互相刺了几句,再没有过什么交流。

      这日一下学,祝琬便如寻常一般收拾东西往外走,只是还未走出西院的月亮门,便被人拦了前路。

      四五个衣着华贵的少年嬉笑着挡在她前面不远处,祝琬一眼望去,只认得其中一人是岑家那个和她坐同一排的小公子,另几个虽然也都是书塾里的学子,但她却只是眼熟,并不认得。

      言玉立时站在她前面,被岑言之一石头子打在膝上,险些没站稳。
      祝琬皱起眉,看着这几人道:“你们让开。”

      几人见她这般,嘻嘻哈哈笑起来,其中一人开口嬉笑着道:
      “我们偏不让,祝六妹妹待如何?”

      “在下宋逾,行五,妹妹唤我一声五哥哥便是。”另一人朝祝琬走近了些,油腔滑调地说完,再度盯着她笑起来。

      祝琬退了几步,沉着小脸冷声道:
      “让开!”

      她这一声气势虽是有了,可到底年纪小了些,面相稚嫩,身量也不够高,这一声叱反而引得那几人笑得愈发厉害。

      笑够了,先前那个叫宋逾的再度朝她走近。
      “听闻岑言之说,祝六妹妹喜欢去花楼玩,只不过这京中好玩的去处可不止花楼,不如今日……”

      他一边说话,一边竟要来捞祝琬的手,祝琬不想被他碰到,刚转身要跑,便被身后一人拽着外氅后面宽大的毛领扯到身后。
      祝琬吓了一跳,仰头一看,竟是周俨。

      他眉头拧着,一脸的不耐烦,看向不远处那几人的目光,好像在看什么脏东西似的。
      祝琬心里不大领他的情,但这会她宁愿站在周俨旁边,也不想再看见对面的那几人。

      原本在她心中,周俨便是个讨厌的人,但现在对面的那什么宋逾、岑言之,还有其他的几个叫不上什么名字的人,他们在祝琬心中,简直比周俨还要讨厌三分。
      不对,不只三分,足足有三十分、三百分才是。

      祝琬垂着眼忿忿地想,想完便又有些沮丧,对面那七八个人,便是周俨也在又能如何,他们连她都敢戏弄,更不会将周俨这么个相府的义子放在眼里,想要脱身,便只能找高府的人来。

      原本应在这边的高府家丁多半是被他们引开了,祝琬拉了拉言玉,正想让她回书塾去找先生说一下这边的情况,还没开口便听对面忽地发出几声痛呼。

      她一抬头,便看见那个叫宋逾的这会捂着脸怒目瞪着周俨和她,口中含含混混乱叫,却也听不出他在说什么。
      下一刻又不知从那飞出来的石头子正正砸在岑言之的脸上,当即那一边的脸便肿起来老高,他一开口,血便从口中喷出来。

      祝琬有些嫌弃地退了两步,别开眼。
      这一动作反而刺激了这这几人,旁的几人没伤到,这会不敢动,宋逾却不是。
      他捂着脸冲撞过来,却在快到近前时被周俨一脚蹬开。

      宋逾反身摔到地上,好半天没爬起来,周俨走到他旁边,垂头看他一眼,笑了笑说道:
      “都这样了,不如早点回去找大夫,趁着现在看着严重,也好跟家里告个状诉诉苦,至于花楼什么的,宋兄还是下次再去吧。”

      “不过宋兄最好记着些今日的苦头,下次见到我妹妹,最好绕着走,可莫要不长记性。”

      说完,他也没看地上气得不行又痛得说不出话的宋逾,偏过头瞥向这会躲在旁人身后不敢说话的岑言之。
      “岑小公子也是,若往后还是这般喜欢乱嚼舌头,说不定下次我一失手,岑小公子便再也说不出话了。”

      岑言之这会压根不敢同他对视,生怕再挨上一下,平白无故受苦,一起同行的另几人中,有一人瞧不上周俨这般态度,这会大着胆子开口:
      “你又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

      他言至此,却对上周俨凉凉的目光,气势上立时便短了一截。
      周俨盯着他,微微一笑反问道:“不过是什么?”

      “……”
      见这少年嗫嚅半晌再没敢开口,周俨嗤笑了声,瞥了另几人一眼,不耐地开口:
      “让开。”

      方才祝琬几次三番让他们让路,没一人让的,这会反倒都听话了。
      周俨从他们中间走过,稍顿了顿,回过头看了眼还愣在原地的祝琬,语气但是稍缓了些。

      “走了。”周俨看着她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00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