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萧子云定计破官兵 荣元帅兵败身死节 ...
-
萧子云与众人商议说:“现在荣林新败,必定会向京都求援。我军现在锐气正盛,应当抓紧进兵,否则敌军援军一到,胜负又未可知。”一旁的礼蔼给他说:“大帅您应该明白,现在虽然是我们各军同盟,可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战。这几次硬仗全是我军主战,虽然是得胜,可我们也伤亡不少,再想要与荣林最后决战,恐怕不能硬碰硬去打。”萧子云说:“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进兵?”礼蔼说:“全军能信赖的将士只有我们自家弟兄。荣林从京都出兵有十几万人马,几次交战损失了约有两万,他手上还有近十万人马,我们可以先分兵断粮道、阻援兵,等到荣林粮草药物用尽,军无战心,然后全线出击直捣中军,这样可以避免我军过大的伤亡。”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一夜商议,第二天萧子云聚众将听令。他先派章炎旧部的卢保令所部兵马在东路,方悦在右路,两路绕过姜禾镇切断与京都的联系。然后点袁捷、云如平二人在正面准备进攻。
且说荣林在姜禾镇收拢残兵,发现粮草渐渐不济,士兵也伤残很多,又接连向京都派人求援,却想不到退路已经被盟军切断,京都所派的援兵和粮草无法到达。荣林尽管智勇过人,如今粮草不济,也只能坐困愁城。到了第十二天,荣林召集众将商议,阊明出班说:“大帅,我军如今失利,粮草渐渐耗尽,每天都有士兵因治伤不及死去,再不想办法突围,只怕会全军折损在此!”荣林长叹一声说:“我向京都派出了几十拨求援的信使了,可到现在未见援兵一兵一卒啊!”荀明说:“这几日一直有京都方向的哨兵报告说反军和援军在姜禾与京都的必经之路上已经打了好几场仗,始终无法突破。”田阔回到:“京都及周边的精锐兵马都在这里,我想主上也是无兵可派了。”荀明又向荣林说:“看来如今只有靠我们自己突围了。”荣林想了片刻,说:“看来是没有援兵可以来了。”随即调兵谴将准备决一死战:当晚三更时分,田阔与阊明二人各自带领一队人马分别向东西两路突围,等到盟军主力被这两路兵马吸引之后,自己与荀明带着主力亲兵往南冲杀。全军约定一更造饭,二更准备,中军三声炮响后一起杀出。
众将领命回营之后,各自准备。田阔调遣手下各将官吩咐早做准备,一更造饭,二更时分就率先突围。统领安远问道:“主帅明令三更开始进兵,主将您为何率先出兵?”田阔冷笑一声说:“老帅一心想保住自己手下的亲信兵将,却让我们去佯攻掩护。我们营中只有两万多人马,如何与反军主力想拼?只怕还没等到主力突围,我部就被歼灭了。我是为诸位弟兄取一条生路,你们先去准备,到了二更只管往南冲杀,我们一鼓作气冲出去,等回到京都再修整再战。”众人领命而去。
到了二更,荣林在中军正在调遣斥候往各处营寨查看,忽然有人来报,说:“有一队人马已经往南边去。”荣林大惊失色,急忙出辕门查看,远远只看见一路火把绵延往南边奔去,当即下令:“各营士兵不可轻易走动。”正说间,左右来报说:“中军左路右路两营兵马已经跟着突围,四下不知多少人马跑动!”荣林令荀明赶紧率人护住中军大营,又派人四下收拢人马,可哪里还止得住?整个姜禾镇东西南北火光四起,京都兵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且说南路的卢保与方悦两路兵马与京都兵混战许久,以弓箭手挡住路口,长枪兵在前封住京都兵骑兵锋芒。京都兵冲突不过便往回走,而后路所来的兵马源源不断,两下里混在一起,丢盔弃甲、旌旗四散。盟军大营中萧子云远远看见南部火光大起、杀声震天,料想是京都兵冒死突围,下令各营人马不必汇报自行出击。一声令下,盟军各路人马纷纷踊跃向前,袁捷、云如平二将领五千铁骑兵当先冲击,京都兵北路营寨被一举冲破,景岚部兵马以南云昭为先锋冲杀左路,殷山在右路,华全与萧子云、黄鑫、曹方、秋叶凡挥军直捣中军。
中军的荣林眼见得四周兵马越来越少,到处杀声火光,不由得长叹一声,手下来报说:“反军已经杀到中军,势不可挡!”荣林手下兵马不多,不敢交战,下令荀明烧掉粮食辎重,残部向南突围。华全一马当先在前冲突,远远看见火光中一对人马护着一人往南冲杀,知道是荣林的亲兵,便下令追击,手下兵将无不当先。荀明护着荣林冲出姜禾镇,一路上见到处是京都兵所丢弃的尸首衣甲,不由得心中慌乱,忽然前方一对人马挡住去路,火光中看见景字方字旗号,原来是方悦在南路杀败田阔,田阔带残兵死命逃往南边,方悦也不追赶,回身截杀其余溃逃的京都兵,见一队人马冲到,便令弓箭手乱箭齐发射住阵脚。荀明纵马冲突,被乱箭射回,背后又有华全部人马追上,情急之下,荣林带人急往东走,在一座小山上防守,手下亲兵死命守住上山道路,盟军一时攻不上去,便四散开来围住小山。荣林在山顶观看,只见姜禾镇方圆二十余里,处处火光,一瞬间急火攻心,吐一口鲜血倒地昏厥,周围众人急忙救起。
且说盟军各部到处追杀京都兵,京都兵主将阊明四处冲突无路,被南云昭围住,交战十几个回合后,被南云昭当阵斩杀,手下兵马纷纷投降。景岚与华全相遇,收拢兵马,方悦、卢保来报说:“荣林被围在小山上。”二人便带领大军来到小山下,不一会殷山也到,众军将小山围得铁桶一般。
第二天天明,荣林定了定心神,再往四周观看,只见山下兵马比昨夜又多了几倍,兵重重、甲层层,刀出鞘、箭上弦,杀气腾腾。正看间,四下金鼓齐鸣,盟军前来抢山,荣林与荀明上马亲自冲杀,混战多时,从清晨到中午,手下亲兵因伤病饥馁,纷纷被杀或被活捉。荀明被云如平一□□中左肩,丢下兵器逃回山上,荣林见手下十死六七,便回马上山,命弓箭手扼守山口。在山上点数兵马,手下只有四五百人,多半带伤,荀明左肩受伤只能右手用剑。荣林看了看躺在地上的众人,又看看立在身边的大刀,心知今日必死与此,回想自己征战一生,不想到死于此处,不由得黯然泪下。黄昏时分,弓箭用完,盟军又开始抢山,荀明怒火中烧,单人匹马冲下山去,袁捷远远看见,拈弓搭箭,一箭正中荀明心口,荀明一头栽下马而死。
忽然荣林大笑三声,两边众军纷纷停手,只见他整理衣甲,擦拭大刀,一跃上马冲下山来,一人一马一刀立在盟军阵前。众人只见他威风凛凛不敢上前。萧子云拍马而出,大声说道:“如今大势已去,何不归降!”荣林骂道:“你们这些杀不绝剐不尽的反贼,我是国主亲胄,两朝忠臣,怎能降于你们?”萧子云一旁的华全说道:“荣氏昏君无道,天下军民才无不反抗。你这番才智耗尽,也算是尽忠,听我一言,早早归降,存你一命。”荣林叫道:“休得啰嗦。”拍马舞刀杀来,盟军阵上云如平接上,二人第二次交手,心境却和之前大不同:“一个锐气正强,一个一心报国;这个图胜,那个求死;这一边大刀上下翻飞,刀风如卷落叶,那一边银枪左右晃动,枪身似银蟒戏波。”这边阵上的袁捷见云如平无法取胜,提刀而出,冲到荣林跟前,举刀便砍,荣林毫无惧色一人独斗两将。斗了三十几个回合,荣林气力不支,刀法渐渐散乱,云如平一□□来,荣林举刀架住,袁捷对准后颈,一刀斩下,荣林身穿两层铠甲,第一刀砍破了头盔上的护颈和第一层铁甲,第二层细甲未能砍透,荣林后颈鲜血直流,犹然死战不退。众人大惊,又打了片刻,云如平左手握枪格住荣林的刀锋,右手在腰后抽出佩剑,刺向荣林,荣林防备不及,剑锋直透后背。云如平抽回佩剑,荣林还坐在马上,片刻吐血一口倒于马下!可怜一个忠君爱兵的老元帅,徒为荣氏昏君陪葬!
荣林身死,手下残兵有的自杀殉节,有的归降盟军。华全、景岚、萧子云三人聚拢兵马、清点战果:是役,共杀京都兵四万五千六百余人,京都兵自相踩踏死者无数。自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荣林挂帅出征,到十月初三兵败身死,手下原十二万人马,只有田阔所部的万余残兵逃回京都,被杀,被捉,投降各占一部,心腹义子荀明被斩,手下大将阊明、凌焕、邵通、居凡等十几人被杀,又有众多将官投降盟军。到此,京都兵主力尽被歼灭,盟军大获全胜。华全与萧子云商议将归降和被捉的五万多人全部归为自己指挥,桥州兵在盟军中威望盛高,已经盖过了盟主景岚。十月初五,在大赏三军之后,景岚、华全、萧子云一起升帐,召集众将商议进兵攻取京都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