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领头的老头走到林思玄面前,讨好到“道长,这次多亏你除掉那妖怪,要不我们也要像那北江一样完蛋啦!道长修为深厚,不如将此女带走,让她做个婢子,端茶倒水,做饭扫塌,服侍道长。再说她既然身怀异象,由她做饵,必然再能引来妖怪,到时候道长便可一网打尽,除魔卫道!”林思玄眼神低垂,面色似有为难。马上有老妇女哭哭啼啼“大师可怜可怜我们吧。”一时之间,屋里像是蜂窝倒不像人窝了。

      林思玄摆摆手,哭声戛然而止,“亭山门内,落雁峰之外,外门弟子若干,平时做些清扫传话的杂活,不知是否适合这位姑娘。”话音刚落,众人此起彼伏的“适合”应声而出。

      不知道谁攒点了些衣物,扔给石培培一个破包袱,就这样上了路。送行的村民没几个,三三两两,眼神里也并没有什么不舍,倒像是看热闹。因着是阴天,天空灰蒙蒙的,树木花草也没了娇艳欲滴之感,垂头丧气的。石培培耷拉着头,亦步亦趋跟在少年背后,真是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石培培把头低低的,不想让泪水留在脸上,轻轻一眨,泪珠滚到泥土中。

      石培培看着地下,何处是归途啊。

      少年并肩走到石培培身旁,“你不要哭了,修仙多好啊,就算你是外门弟子,但是吃的穿的用的也比他们强多了。”少年努努嘴。“你不知道那个老头多可恶!”
      “他问师傅妖怪到底为何寻你?他听说妖怪吃你可提升修为,便觉得你好处多多,说不定也能让他们无病无灾、长生不老呢”
      石培培只觉得那些村民愚昧无知,却没想到心思如此九曲十八弯,多少沾了点阴险歹毒。
      少年继续说,“若不是师傅带你出来,你早晚要出事,不是被妖怪一口吃了,便是被他们折磨死了。没准将来某一天,会让你割肉奉亲呢!你那么想被吃啊”
      “我当然不想”,石培培顿了顿,“谢谢你和我说这些”,少年不好意思的点点头。“你既然成了外门弟子,便要叫我师兄。”
      “师兄?”
      嗯。。你还未归到亭山哪峰,就先按落雁峰的规矩,师父坐下只有我一名弟子,你只能叫我师兄啦!”
      石培培看着少年亮晶晶的眼睛,心里起了一股子羞涩和欢快来,甜甜的叫了一声,
      “师兄”。
      “师妹”。
      石培培和少年都一起笑起来。
      一路上,从少年口中,石培培对接下来的生活初步有了些画面。

      在这个世界里,有普通人和他们羡慕的“仙人”。已知的大大小小修仙门派有百余个,称得上名号的只有二十余个。其中亭山、菀花宫、广觉寺三足鼎立。这三大首得天时地利、应势而生,不仅历史久、名望大、势力大,更重要的是三种不同的修仙路数的龙头代表,彼此并不可取代。
      菀花宫坐落于南方江灵城,以阴阳栽接化灵。金蟾寺则远在西边冻土地带、雪山之巅,以清净孤修入佛。亭山顾名思义,北江上沿一处山脉,综合菀花宫和金蟾寺所长,兼具两者特点,以栽接清修修道。其他门派或依附三龙头生存、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或自走自路还不成气候。救了石培培的师徒两人正来自是亭山弟子,青年名叫林思玄,修为深厚,道心稳固,年纪轻轻跻身当世高手之列,是亭山现任掌门同门师弟,现任亭山落雁峰峰主。少年叫沈文东,八岁由家人送上亭山,次年便得落雁峰主青眼,拜入其门下,成为林思玄唯一的弟子。

      石培培有了计较,眼下自己身无分文,对这个世界一窍不通,跟随着师徒二人去到亭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她心里踹踹,鼓起勇气追上林思玄,峰主前辈,我之前多有得罪,给您赔不是,还要多谢救命之恩......林思玄轻笑一声,你这个小丫头,惯会见风使舵。我先前替你解围,一是对你身上有诸多不解,二是我和文东此次游历,很是乏味,缺了妖怪作伴,你我同行,怕以后热闹极了,正好让我们练练手。小丫头,怎么样?你还谢我不谢?

      石培培“啊?”了一声,看见林思玄一双眸子正盯着自己什么反应,一时候脑子短路,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说道“不碍事不碍事,有师兄和前辈在,定保我无虞。”局促不安的样子,惹得林思玄哈哈笑出了声,“等寻到了落脚地,我再探探你身上古怪之处,早日解决,若你有了好去处,便不用跟我们去亭山”。

      石培培心中一喜,脸上越发谄媚起来。

      赶路总是枯燥的,石培培先是随着走了半天路,上了官道坐马车,从日头正盛到红霞满天,才远远看到了牌楼的样子,应是一座小镇子。
      石培培拉拉沈文东的衣袖,“师兄,这是什么地方啊?”
      “是三台镇”。
      高高的牌楼两边写着“善来此地心不愧,恶过吾门胆自寒”,居中悬挂“三台镇”,看模样倒是大气。进了牌楼,便知道“镇”字确实把这座小城说小了些,屋宇鳞次栉比,远远望去,便能看到中间有座高大的城楼,以它为中心,顺延出一条平坦宽豁的道路来,两侧有茶坊、酒肆、客栈,悬挂着招揽旗帜或灯笼,街市行人,川流不息,嗡凿凿的声音、叫卖的小贩,勾的石培培心痒难耐,她揭开窗帘,男女老幼,贩夫士绅,三教九流,热闹极了。

      她兴奋的从窗口探出身来,一时不慎,便让一个老婆娘抓住了衣袖,姑娘,小店成衣帽饰,绫罗绸缎、珠宝香料样样俱全,修面整容,量体裁衣无所不能!见石培培有所异动,便绕到马车前,对赶车的沈文东说道,小哥哟,小妹爱美,便让小妹试一试嘛。沈文东似有为难,车厢里林思玄道,下去看看。听这话,石培培连忙钻出去,搭着老板娘的手跳下了马车。

      进了门店,只见一排衣裙挂在墙上,梅花纹纱袍、绢纱金丝绣花裙,在过去有丝绸罩衣、撒花烟罗衫、藕丝琵琶妗上裳都十分精美,华贵非常。老板娘嘴里叽里呱啦介绍什么,石培培暂时失聪,眼神放光,嘴角上扬,正是痴呆的样子。
      沈文东吓坏了,拉了拉石培培的衣袖,石培培迫不及待甩开,便匆匆指点几个衣裙,进了试衣间。连着试了三件,紫罗镶金裙、百蝶穿花广绣裙、暗花细丝褶皱裙,石培培热的满头大汗,老板娘夸张的叫好,不住的称赞。石培培听了老板娘话,沾沾自喜,脸上通红,半是羞的半是美的。
      林思玄皱眉,吃惊的抚抚头,对老石培培说道:“不要试了”。又环视店中,随意点墙上一件,让老板娘包起来。老板娘观石培培面色不语,嘴巴一撇,心道有戏还要说话,就见林思玄似有不耐,对着那姑娘道,这一路游历,不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妖魔精怪,你着如此复杂,实有不便。石培培脑子嗡的一声,敲响警钟,荡荡的钟声余音中才从那股子劲中缓出来。对老板娘点点头。那老板一听没戏,脸色还未扯下来,就见那白衣道长扔过两顶银子,喜不自胜,忙伺候培培梳妆换衣。

      “这位道长,姑娘收拾好啦。”

      从帘子后面钻出一个少女来,因着的葱黄绫子棉裙,并不华丽,布料质感显出一种天真和青春来,头上顶了两个发髻,系着鹅黄色的蝴蝶结,耳边的碎发不见了,头发紧紧贴在脑门上,脸上光秃秃的,倒是把五官显露出来,娇俏可人。少女动动腿,弯弯腰,蹦了蹦,向等待许久的师徒二人走近,抬头说道:前辈,这身衣服没问题,很适合上路。就听见林思玄的好徒儿说道:师父的眼光果真不错!

      “当然嘛,年轻就是资本”。史培培摸摸脸。

      换了身衣服,石培培心情不错,走在路上好像底气十足了,像个社会人了。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石培培才问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前辈,这三台镇,不过是个镇子,怎么如此繁华?林思玄说道,你看前面,便是方才你说的城楼,其实是一座庙宇,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越靠近庙宇,石培培越发现,拜神求签、游览观光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踏入庙宇,就看见整个寺庙规模宏大,分前中后三殿,互通相连,结构精巧,彩壁雕蟾。殿中神台之上,供奉一人,慈眉善目,却给人一种格格不入之感。林思玄问道:你俩个看看,是否有什么奇怪之处?石培培瞪了半天,只觉得这高台之上的神像十分精美,徐徐发丝,眼角细纹,不像佛像,倒像一个凡躯。沈文东道,这神像束发白袍,不是寻常寺庙佛像装扮。林思玄点点头,细细道来。

      二十年前年前,三台镇环境恶劣,民风彪悍,生活穷困,读书识字的人极少。有一名儒生竟然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学有所成、一路乡试会试,过关斩将直达殿试,由皇帝当场点为状元郎。之后喜取娇娥,官场顺遂,官拜宰相,适逢花甲突然告老回乡,大办商会,各种买卖交易无所不及。古稀之年回馈家乡,不计钱财,行孝仗义,救治百姓,百姓都叫他白善人。

      传说他以德化众,将儒学和佛学结合,避开晦涩难懂的佛理,把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教育。他死后,百姓们修建庙宇,奉白善人为神,宣扬其理论,供奉其香火,扬名千里,引来无数人来此朝拜,书文提匾。
      这就是这个不伦不类的庙宇的由来。
      石培培感慨,这个白善人,以凡人之身,享众人香火,没准真是天上神仙下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