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6、历史 ...
-
美思看着落在马脑袋上的雪花少了,看向桑吉:“雪是不是小了?”
“嗯,再走一会,便要休整吃点东西了。别担心,昌多虽然错过了,很快能到洛降宗。若是那里染伤寒的人也多的话,就在城外找个地方歇一歇,补充点吃的。”
美思点头,可她浑身都冻透了,冷的麻木。没一会,达瓦拉着马过来,大家便知道要休息了。
他们在路边清理出一块地方,架火,烧了姜水,又煮了酥油茶,吃了些糌粑,油馕和肉干,喂了马温水和草,便又出发了。
从后面的马帮传来悠长浑厚的歌声,不一会弦子声也起来了,达瓦领着众人唱起了歌谣,歌声越来越响亮,仿佛协奏曲一般,一曲了了一曲又开始了,这些行进在这重叠弯弯曲曲的峡谷山道上历尽艰辛的汉子们正苦中作乐,用歌声缓解旅途的疲惫和饥寒。
美思学语言很快,近两个月时间已经可以说些简单蕃语,听懂不太长的句子。她见大家唱的开心,不由得跟着桑吉哼唱起来。一天又一天,仿佛脚下的路永远走不到尽头一般,让美思贪恋起这种似是无止尽,简单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非常有趣。
牧云清喜欢和美思桑吉在一起,喜欢给他们讲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听到的事情,以此讲些道理和经验让他们引以为戒。
美思还学会了抹牌,打麻将,甚至正骰子,一玩起来,她就比不上桑吉聪明,总是输。她对这种新鲜又要动脑筋考验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小游戏,她极不在行,所以脸上的纸条贴的最多,却玩瘾最大。只要是玩骰子必定会玩到深更半夜,最后被牧云清撵回去睡觉。
这样走了七八日,终于到了洛降宗的城门口。城门大闭,骡马帮的马锅头们怎么敲门,喊门都没人来开。
一行又累又冷的骡马大队伍只好驻扎在城外。城墙根到处都是一团一团挤在一起黑乎乎的人。
桑吉见美思眼中的不忍,叹气道:“你不能去!他们都是城里被扔出来的要死的人。”
牧云清见妹妹一动不动凝视那些人,就道:“我陪你去。”
桑吉见他们过去,也只好跟去。
美思还是很谨慎,戴了防护,挨个查了一遍,心情越来越低落,指着个少年,让义兄派人抬回去。
达瓦和牧良各拿着牌子和守城的蕃兵交涉。一顿呵斥加威胁之后,守城的官兵实在是受不住威压,便去通知了守城的土司。
这土司老爷不年轻了,佝偻着身体,脸色黝黑,满脸的褶子,亲自出了城迎接桑吉和牧云清。几个人在帐篷里嘀嘀咕咕之后,便各自离开了。
美思在帐篷里等到一脸焦虑的桑吉回来,问道:“怎么了?”
“城内情况不太好,那土司说家家都有感染伤寒的人,药铺的药草也不多了。好多日子没有马帮经过,去逻娑的没有,从逻娑返回来的也没有。他们得了从逻娑过来的信,那边的情况更严重。你义兄建议我们休息一夜就出发,尽快赶到林芝,那里气候温暖,药草也多。”
“行,是不是馕饼也吃完了?那我也吃糌粑和腌肉干吧。”
“土司去帮我们准备糌粑,酥油,牛肉干和酥馕饼了,你不用担心。我们用治伤寒的药方和他交换。”桑吉含着笑,目光深炯。
“若是能进城给那些得病的人看一下才放心。”
桑吉见她细眉又皱了起来,道:“你义兄只说这药方花了大价钱从大雍买来的。药方里面的都是些寻常蕃药。达孜土司的蕃医看了后直说草药用的巧妙。达孜土司是城主,城里的人都是他的资产,所以他不会看着自己的财产损失的。你放心好了,别冒险去看什么病。”
“嗯,听你的。“
“对了,你不是喜欢宝石么?你义兄敲诈了他两箱珠宝。”
“呵呵,你们还有良心没有啊!趁火打劫啊。”
“别小看这达孜土司,他可是朝廷封的土司,这小城城主,却是数一数二的有钱,这里有条江,有金沙,他守着聚宝盆。几箱珠宝算什么。”
“行,听你们的。桑吉,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逻娑?”
桑吉看看美思呼出的白气,用手捂着她的手,笑道:“慢了一月余,快了一个月。大雪封山之前刚好能到。冷么?”
“不冷,我穿的多。杜老爷给我准备了一大堆防寒的衣服。倒是你这袍子挺薄的。”
“我不冷。陆斐的靴子露底了,他的脚比我的大。我让土司弄几双他穿的靴子。”
“陆斐很厉害。你瞧。”
美思摸出那本借给陆斐的《春秋集解》,道:“他竟然都抄完了,你看不看?你若是需要,也去抄一本。”
桑吉拿过来,翻看着,喜上眉梢,笑道:“这也是从那边借的?”
美思点头。桑吉道:“好,我现在就抄。”
旦增和陆斐一人端了个火盆进来。旦增道:“这木炭是达孜土司老爷送来的。”
桑吉点头,道:“若是达孜打听我们的情况,一字也不要吐露。”
旦增领会了意思便出了帐篷。美思留下陆斐,问道:“陆斐,你想借什么书看?”
陆斐看了看桑吉,见他面色平静,以为美思是要桑吉借他书,便用手在案上写道“论语”。美思点头,桑吉毫不犹豫地从唐古里取了来,顺便拿了两盒墨,两刀宣纸,一并给了陆斐。陆斐比划着谢了半天,双目含泪出了帐篷。
桑吉道:“他要看的书,我都有,你不必借那边的给他看,以免惹出祸端来。”他见美思怅怅然,继续道:“他姓陆,气质不凡,却不知为何卖身为奴?咱们也相处了好几个月,竟然一点也不了解他的底细。我觉得你也不必太在意他。”
美思一听,好奇心被勾了起来,问道:“你心思这么多,给我讲讲大雍的历史吧。”
“也好,你也没有长辈管着,又要给人看病,多了解一些也好,以免你将来犯了忌讳,得罪了什么人也不知晓。
美思点头。
桑吉用极其简单简洁的语句讲着历史,原来西晋之后,便直接到了大雍朝,连东晋也没有,皇帝还姓了楚。美思就不知不觉想到了楚霸王,不知道和他有没有关系。
建兴丙子年,大将军楚傅出兵围剿灭了北部新旧拓拔部落之后,养兵几月后,反叛孝愍皇帝南下一路平夷了各路大军,进泾阳,渭北诸城,直至杀入长安。孝愍帝自杀而崩。楚傅其三子非常骁勇,后各领大军南下,一路收了建康,琅琊等,占了大片江山。远在长安的楚傅听了道士的话,把国都从长安迁至了如今的京师。待到如今皇帝登位之时,领土面积竟然比古代Z国的版图还要大些。西蕃还是个称臣的附属国家。
美思惊讶的是这大雍的开国皇帝很是睿智,国家体制竟然和明清差不多。领土划分成十八个省,西域和外蒙因俗设置了两个将军府,而滇黔则封土司治下。省下设道、府(州)、县。设立了六部和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内三院更名内阁,军国机要,综归内阁。规定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其成员多由新建立的翰林院官员兼充,大学士分兼殿阁衔(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还可兼任六部的尚书或侍郎,其工作内容和办事程序,和明朝差不多。
桑吉一直说到旦增送来晚饭,见小姑娘听的目瞪口呆,不由得轻笑,替她倒了酥油茶,道:“这才说了多少,你竟然就如此表情了。”
美思揉了揉脑袋道:“算了,别说了,我对这些实在是理解不了,以后我谨言慎行总行了吧。”
桑吉道:“不用记它,我这里有本大雍皇室编制的《氏族志》,便知道现如今世家的根源和现状。关键是你施展的医术太过高超,不符合你的年龄,有时候藏拙也是保命的手段。”
美思笑着说:“那你借我用一下。”她心里倒是诧异得得很,《氏族志》原是唐皇帝们抬高李氏一族姓氏的书籍,现如今历史出现了偏差,没了唐,出现了大雍这样的朝代,这《氏族志》依旧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