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处暑过后,八月的尾巴悄悄到来了,宁嗣音背着相机包走在种满梧桐的街道,脑中不断闪过刚才采访时的画面,残酷的战争屠杀使宁嗣音一时不能回过神,忘记了信号灯的存在径直走向对面马路,震耳欲聋的喇叭声和想象中的枪击声重合到了一起,这是一双有力的双手将她拉回现实,但当她清醒过来时只能回忆起一个高大硬朗的背影。
作为历史频道外派记者,她这次来是为了下半年的纪录片在寻找资料和应邀采访人员,因为这个纪录片是为了庆祝世界反法西斯70周年的特别节目,因为她大学学习的是历史所以台里领导派她来到N城采访N城大屠杀幸存者,获得具有真实性的历史史料。因为台里给的时间紧,所以宁嗣音只能去大屠杀纪念馆寻找线索。当她到达馆内,迎面的是一面幸存者的照片墙,这些照片明明暗暗的挂在墙上,这面墙的照片的灯关掉了一盏就说明有一个幸存者去世了,宁嗣音走到以为名为张桂芝的老人面前,静静地注视着。生命真的是一个无法预知的东西,两天前宁嗣音还在采访这位老人,而今天这张照片上的灯确灭了。老人那张饱受世间苦难的脸清晰的出现在宁嗣音的眼前,想到采访时老奶奶所讲述的悲惨事实,宁嗣音心中涌出了一股苦涩的寒流。她转身离开直奔张桂芝的家,她要去吊唁这位历经苦难的老人,去悼念一个知道真相,历经艰苦刻苦内心阴影为大众,为历史提供证据的英雄。当宁嗣音到的悼念现场送完菊花要离开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她身边经过,她认出那是刚才将她拉回路边的那个人,她快速的闪过周边的人直奔那个身影所在的方向跑去,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执着这个身影,心中总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她的脑海中不断出现这个身影,挥之不去。奈何这里人流涌动,没有等宁嗣音再进一步,那个身影就消失不见了。
天空被密密麻麻的乌云遮掩,一丝光亮都透不过来,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高大挺拔的男人站在梧桐树荫下静静地注视着一家老旧的书店,他在树下踌躇了一会后走进了书店。昏黄的灯光照在充满年代气息的旧书柜上,充满了用语言形容出来的神秘感。店门上挂着的风铃因为客人的到来而叮当作响,像是在欢迎这位许久不来的老朋友一样。听到风铃的响声书店的老板缓慢的从柜台里起身迎接这位客人,这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圆圆的金丝眼镜轻轻地挂在鼻梁上,说不出的儒雅气质弥漫在整间屋子。老人礼貌性的点头,示意这位客人随便参观,继而回到了原先的位置继续做着先前的事。
男人走向书柜拿了一本《活着》后来到窗边的一个沙发上静静地看了一来。翻开书后男人脑中闪现出刚刚马路上那个单薄身影,不仅有一些失神。时间的流逝足够冲刷掉一切青春的痕迹,但心中的情感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当男人离开书店时,夕阳的余晖照满了整个城市,晚霞映在天空上,衬的书店前的梧桐树格外漂亮。他轻轻的触摸着树干,夕阳与画面相融合,就像回到了九年前的那天一样。男孩胸前环抱着一束向日葵,手上拿着书,站在树下静静地等待着未曾谋面的她到来,脸上挂着藏不住的喜悦,嘴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自我介绍的同时眼睛也在四处的观望。最后太阳回家了,男孩也带着失落和疲惫回了家。
因为工作的原因,宁嗣音需要在这里常驻一段时间,在和当地电视台打好招呼后,她又匆忙的回到酒店收拾好行李搬到了以前的家里。这是一栋看起来很老旧的旧楼,在巷子的最里面。老旧的小楼没有电梯宁嗣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行李箱和拍摄仪器搬到五楼。当她到达时早已经筋疲力尽,便一头栽在沙发上睡着了。
当她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草草解决了早饭之后,宁嗣音打算重新打扫一下房间,但是由于搬来的匆忙并没有清理的工具,只好向邻居借一下了,于是,宁嗣音从包里拿出来自己上次在超市买的一盒曲奇饼干就去敲了对面邻居的门,在敲了几声后,门嘎吱的开了,一个肩宽腰窄,腿长逆天的男人颈上搭着毛巾出来了,宁嗣音连忙扬起头解释了打扰的原因,并将饼干比给了他。于是男人接过饼干便转身去取工具递给了她。将扫把和抹布递给她后便询问:需要我帮忙吗?宁嗣音连忙回答:不用,多谢。便转身回了家。
宁嗣音便马上开始了大扫除,地板,窗户,厨房,卫生间,和其他的角角落落打扫干净后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了。她便打算将借的工具还回去。但当她敲了几下对面门之后,房间里并没有脚步声传来。宁嗣音心想:一定是上班去了,只好晚上再还了,可是对门晚上也没有人回来,宁嗣音连续几天敲门都没有人来开门,于是只好作罢。
太阳慢慢的从地平线升起,光芒照满了整个城市。宁嗣音早早起床,吃够早饭后便匆匆前往今天的采访地点。今天的采访者是一位曾经为NJ大屠杀幸存者辩护的粱律师,因为时间的飞逝,当时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已经所剩无几,有的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讲述的过程或有遗漏,因此正需要像谈律师这样的人来补充遗漏。
因为约定的地点是谈律师的事务所,所以宁嗣早早来到采访地点,进入事务所后向前台说明来意后便像采访的会客厅走去,当宁嗣音前往会客厅时忽然在不远处看见了那天将她拉回马路的背影,于是她立马跑了过去。并且大喊,请等一下。当她来到这个人面前时,竟然发现那天那个人竟然是住在他对门的邻居。男人静静地看着她,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对视着。这是,男人充满磁性的嗓音响了起来:这位女士,你不会是来我的事务所还扫把的吧宁嗣音尴尬的问:原来你是一位律师呀,哈哈。男人问;你为什么这么着急的跑过来?宁嗣音便解释起那天自己因为采访慌神了,没看信号灯便过了马路,然后被一只手拉了回来,之后便只看到了一个身影,刚才看到你的身影和那个身影很像,便跑过来想确认一下。男子抿嘴笑了,说:哦,原来那天失神过马路的女孩是你呀,我还以为是那个少女失恋伤心欲绝呢,没想到是因为采访呀,下次要小心点哦。宁嗣音尴尬的笑了起来。说:谢谢你呀,要不是你拉我一把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真的太感谢你。话刚说完刚才的前台便来到宁嗣音身边说:宁记者,会客厅准备好了,您可以做准备工作了,这边请。于是宁嗣音只能快速的对男人说,我中午请你吃饭,下班了不要走,记得等我。说完便急速的奔向了会客厅。男子看着宁嗣音狂奔的身影,不经失声笑了起来。宁嗣音边跑边尴尬,心想,唉,你怎么着吗啥呀,不禁在心中开始嘲笑起自己。
到达了会客厅后,宁嗣音便马上选好了摄影角度,然后便支起了摄像机,摆好了收音装置,然后便在旁边坐下边等梁律师,边看一会要问的问题。这是一个将近有耄耋之年的老人走了进来,宁嗣音连忙起身前去搀扶他到座位上。然后说:谈律师,你好我是京市电台的记者,想要了解一下四十年前您作为NJ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辩护律师的那场判决详细内容,本台想要制作相关的纪录片,因此派我来到本地进行历史材料的收集。边说边将本子递给了谈律师,谈律师这个是我一会要问的问题,您先看一看,熟悉一下。等您看完就告诉我,我们在开始采访。经过漫长的一段时间时候,谈律师放下来本子示意可以开始了。
宁嗣音打开摄像机和录音笔后开口问道:谈律师,您在正式开庭之前除了整理夏淑琴的事件经过之外寻找过一些物证吗?谈律师轻轻抚了下眼镜:寻找过物证,因为距离那次灾难之后NJ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一些物证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只好联系了当时在NJ报道的外国记者和一些医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一些物证。那您在寻找物证时有没有一些难忘的经历呢,在向外国记者和医生寻求物证时有没有一些困难的经历呢?谈律师接着回答:有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德国夫妻,当谈律师说的这时,宁嗣音眼中出现一丝诧异的目光,谈律师注意到后笑了笑说:请不要感到诧异,那位德国人是医生,他就是拯救夏淑琴的医生,在他的保护下3万多的妇女儿童,老人幼儿逃离了被屠杀的噩梦,因为他是德国人,倭国和他们是同盟国,因此在袭击时会避开他们的医院,同时会对他们有几分忌惮,所以大量的伤员和百姓得到了他们的救治和保护,同时他的妻子是一名记者,她在医院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这些照片里就包括夏淑琴治疗和恢复时期的照片,还有大量倭国人在进行屠杀时的图片,照片中有倭国士兵架着机关枪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扫射,也有用刺刀乱刺老人和儿童,还有几张照片当中还有用刺刀抛开孕妇的肚子,将早已成型的胎儿掏出来为他们的狗的照片。这些照片中有几张最为触动我,在这几张照片中上千人躲在巨大的德国国旗下,倭国人的飞机在天空中盘旋,最后只能无奈的离开。我当时在询问这对夫妻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时,他们说:我们是德国人,但是当时纳粹党的行为并不代表是我们的行为,我们有人情,我们热爱生命,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还有其他人的生命,世界上每一个好人都应活着,不应该遭受这种非人的主义的侵害。他们夫妻的话让我人心极为震撼,感动。当我离开是他的妻子将她当时拍摄的照片全部转交给我,她告诉我,他希望我能够为那位可怜的幸存者讨回公道,同时让那些施暴者得到应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