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定朝原始十二年,天下大旱,百姓多饿死。
这一天,众多百姓聚集在蜀地一座巍峨高山的山脚下,其中不乏千里之外来投奔的人。他们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眼巴巴等待着辰时的到来。传说中辰时一到,山上的大钟便会敲响。只待那一声钟响,山上就会飘下来一位仙女,她功法高妙,乐善好施,篮子中有数不清的美酒佳肴,会免费分给百姓们食用。
“爷爷,山上真的有仙女吗?”一个尚不解事的幼童张着天真的眼问他身旁的老人。
老者苦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位老伯,俺们一家四口是从山东逃荒来的。听说这青城山每月十七会有仙女下山救死扶伤、救济百姓,所以才万里投奔了来。这到底是真的假的?”旁边一位大胡子大汉操着浓重的方言问道。
“是呀是呀,老伯说一说吧!”旁边人群纷纷附和着。可见为这传说远道而来的人不在少数。
“唉!”老人摸着花白的胡子叹了口气,“离辰时还早,我就给大家说说这中间的故事吧。也未必全真,大家权当打发时间吧。”
“老汉我在这山脚下开茶肆已经五十多年了……”
大约五十年前,在青城山修道的一位道士得到了一本天书,由此顿悟,练成了不世神功,传说甚至能起死回生。于是开宗立派,创立了青城派。这位青城派的祖师爷名叫“白心”,他定下规矩,除了掌门人必须为童子身的道士外,其余弟子既可入道也可不入,规矩很宽泛。冲着白心这天下第一高手的招牌和宽松的入门标准,前来入派的青年俊杰一时挤得满满当当。于是不上五年,青城派就成了西域第一大派,风头直逼中原的少林、武当,与他们三足鼎立,成掎角之势。
不幸的是,二十年后,正当青城派鼎盛之时,武林中突然出现了一位怪杰,名叫全荟。他一副和尚打扮,却手持一条奇异的钢鞭,出手狠辣,一连打败了中原十三位高手,除了少林,连武当派掌门都败在他手下。
这全荟打遍中原无敌手,于是远赴西南,来到青城山下向白水掌门邀战。
那一战打得是天昏地暗,前来观战的不计其数,众人都寄希望于白水掌门能打败这个妖僧,谁料最终的结果竟是白心掌门不敌。大战第三天的傍晚,连山脚下的普通百姓都听见了全荟狂傲的笑声:“天下第一的宝座你坐的够久,当换我了!”
全荟重伤白心掌门,抢了天书扬长而去,从此销声匿迹。
由于全荟一直以僧人自居,又从未挑战过少林派,所以江湖传言他与少林渊源颇深。少林虽多次澄清亦是无用,反让传言越演越烈,最后竟有人扒出全荟乃少林弃徒的身世。由此,少林、青城两派龃龉不断,禅、道不再来往。这次大战便被成为佛道之战。
话说回来,那次震惊武林的佛道之战之后,青城派祖师爷白心被全荟钢鞭上的倒刺剮成重伤,弥留之际,选了武功最高的二弟子寒水继任掌门,留下遗言叫夺回宝书后就含恨长逝了。寒水命青城山子弟戴孝三月,从此立下两条规矩:一是不准派中子弟与僧人来往;二是找回天书为祖师雪耻。
寒水掌门人如其名,性格孤僻冷傲,不喜处理俗事。他是个武痴,却因失了天书,武功无法再上一层楼,性格变得古怪,整天闭关,不管派中事务。于是青城派便逐渐没落了。好在他早年间收了几个好徒弟,青城派才有今日的辉煌。
当日寒水掌门一共收了六名弟子,后来承他衣钵的是排行第三的弟子,名叫长剑。
讲到这儿,老汉故意停了一下,果然听见众人纷纷吁了一口气,窃语不已。
毕竟长剑大侠,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是纵横武林十余年的天下第一高手,也是令青城派起死回生的江湖第一大派掌门,更是助力当今圣上登上宝座的武威大将军……当然,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传说他和当今圣上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老伯,”
先前那山东大汉听得入迷,直愣愣的插嘴问:
“俺听说这长剑大侠是女皇的情夫?”
“你小声些!不然我可不敢讲了。”老者连忙摆手示意他噤声。众人纷纷责怪大汉,安抚老汉,请求他继续。那老者方才勉强开口。
“长剑大侠心强志坚、天赋异禀,虽然没有天书的帮助,但武功依然臻至化境,传说也练成了他师祖起死回生的本领。不到而立,他就帮助师妹明珠,——也就是寒水掌门的五弟子长珠,诛姚相,杀睿王,登上了九五之位。后来因寒水掌门病逝,他才不得已回到青城山接任掌门之位。经他之手,这青城派才重新兴旺起来,重回一流门派行列。
“说起来”,那老者顿了一顿,颇为自豪的笑道:“那寒水掌门虽然治派不在行,但挑弟子的眼光确实厉害。你看,三弟子长剑是掌门大侠,五弟子长珠是九五之尊,就连小弟子长书,如今也是名满天下的一代侠客……”
“那个‘偷心贼’长书?他也配称‘大侠’么!”
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娇斥,打断了老者的讲述。
那年轻的声音里满是愤恨,众人不禁向这人望去。
只见一个粉衫女子正俏生生的立在一株被啃得光秃秃的桃树前,她柳眉倒竖,紧握长剑,见众人看她,也不觉害臊,反而大声朝山上嚷道:
“贼长书,你给我出来!你约我三月三号在山脚下相见,现在都四月了,你为什么还不露面!”
她一行千贼万贼的骂,一行眼泪就憋不住的掉下来,直哭的头上的金钗一颤一颤。
看那不菲的衣饰和恣意的做派,当是个为情所困的江湖世家女儿。
见此情景,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偷心贼长书,夺命鬼定安”,在这以武立国的大定朝,这是连平头百姓都熟悉的一句诨号。说的正是两位武林高手:青城派六长老长书和黑血教右护法陈定安,他们分别以风流和狠厉在武林中声名狼藉,因为年纪相当,皮囊出众,一东一西,一正一邪,故而并称。
长书是名门正派的高手,虽成名已久,但却因为桃花债过多而名声不佳。深为江湖中的正经人士所诟病。青城山下经常有女子找来,上到半老徐娘,下到二八少女,年龄不限;至于身份,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侠女、女支女兼而有之;她们或是哭诉不止,或是守候不走,但像今天这样直接开骂的委实罕见。毕竟青城派威名赫赫,长书也是天下闻名的高手,在派中地位尊崇,多少也要卖他个面子的。
那女子却全然不讲究这些,花样百出地骂着。她声音响脆,中气十足,妙语连珠,众人一开始惊诧不已,渐渐倒听出了滋味,竟忘了时间流逝。
也不知过了多久,山上的大钟突然“嗡嗡”响了起来,众人方才注意到辰时已到。仰头看去,只见山上果然有一个白色的身影飘然而下。
百姓们欢呼起来:那身姿果不其然是仙女么!
渐渐的身影近了,大家方才看清,那是一个身披白衫的少女。
她的身姿甚为美妙,不几下,便跃到了靠近山脚的一处小丘上。只见这少女衣衫雪白,肤色匀嫩,两条眉毛如鸦羽漆黑平直,眉间却有一点朱砂痣,像极了庙里的菩萨,肃穆里又含着慈悲,是一种少见的凝重古典的美。
众人纷纷心道:难道这便是那个“仙女”吗?论样貌,倒真不负“仙女”的名头。
那老者惊喜叫道:“姜姑娘!”
那少女闻言,向他欠了个身,微笑道:“老伯好。”
老者忙向她还礼,向大家解释道:“这位姜姑娘是长剑大侠座下唯一的徒弟,每月此时都是她来这里扶危济困的。她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仙女’!”
众人连忙下拜,叫“菩萨”的、叫“仙女”的、叫“善人”的,乱成一团。
姜入瑶忙叫众人起来,可是哪有人理她!历尽艰险的百姓们终于见到了希望,只顾着倾诉自己倒不尽的苦水。
姜入瑶见状,只得皱眉向老者道:“老伯,请你向大家解释,我这次并非为了放粮而来,师父差我下山历练,负责放粮的另有其人。”
“哦?请问派的是哪位少侠呢?”
姜入瑶抿嘴笑道:“不是什么‘少侠’,考虑到这次灾情重,所需的粮食多,师父派我小师叔去办呢。”
老者惊喜不已,忙拱手道:“原来是长书大侠!那我们可放心了。”
“长书现在在哪里!”
那粉衫女子不知何时过来的,闻言“长书”二字厉声叱问道。
姜入瑶吃了一惊,迟疑道:“请问你是?”
“别废话,快说那个负心人在哪儿?!”粉衫少女不耐烦的提高了声量,抖了抖长剑。
姜入瑶听她说话如此骄横无礼,心里有些着恼,便只淡淡回了两字:“不知。”
那少女闻言,怒气更甚,一言不发就“哐啷”一声拔出了长剑,一道潋滟泓光闪过,那剑尖便触着了姜入瑶的心窝!
这一剑,竟是峨眉派以迅捷著称的惊鸿剑法!
众人一声惊呼,只当这极快的一剑便要刺中那菩萨似的少女,急切间,却听得“噌”地一声响过,那粉衫少女的长剑便哗的掉在了地上,旁边一个碎成两截的青碧色簪子兀自颤动。——竟是有人用这普通的玉簪做暗器打落了这粉衫少女的惊鸿剑。而本该被一剑穿心的姜入瑶早不见了踪影。
她去了哪儿?难不成年纪轻轻的也练成了起死回生的高深武功?
众人只觉头顶一片阴影闪过,抬头看去,只见一青一白两道身影已相携而去,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山间密密的丛林里。空中只留下一阵清朗洒脱的笑声:
“周姑娘,你师父找你找得辛苦,你还是先回去吧!”
“杀千刀的贼长书!”
那娇蛮少女朝那早已不见的身影跺脚恨骂,呆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嚎哭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