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东隅城的故事 ...

  •   在这东隅城里,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

      镇守东隅城的修真门派名为沧南。沧南派有三位师尊,其中天寒道人齐无寒因修为最甚,被尊为上尊。

      这个上尊脾气不太好,人也冷酷,内门有零星几个弟子,无不怕他。但就算如此,少年少女们还是削尖了脑袋想进入上尊的内门。

      有人天生根骨清奇,一看就是修仙的资质;有人后天极其努力,以后必定大有作为。可是这些,都入不了上尊的眼。

      那什么能入上尊的眼?没人知道。只知道在一次招纳新弟子的大会中,他捡走了一个……奇葩。这奇葩清新脱俗,甚至有些平平无奇。

      众所周知,这沧南派的招新走得是一入二学三悟道的境界。

      这入,当然是入灵泉。灵泉是检查此人是否适合修行的神泉。若是有仙缘,那灵泉会显灵。若是无,灵泉则黯淡无光。

      许多少年无论在灵泉之中如何翻江倒海,始终无望而归。这少年一入灵泉,不仅金光大盛,且还暗含红光。

      这简直惊煞众人。有人疑虑,金光大盛说明此人确有修仙的灵性,可其中暗含红光,却从未听说啊。红光暗示血光,似乎是不祥之兆?但另有人反驳,沧南派的规定便是,灵泉显灵金光熠熠便通过,何理由能拒绝?

      当然没有。于是这少年在争议之下顺利通关。

      二学,则是学识了。说到学识,简直就是少年的黑洞。他从来没想到招新还有听课这一说。在上尊授课期间,此人竟昏头大睡,无视上面唾沫横飞的……上尊齐无寒。

      上尊见此人如此无礼,于是提问这少年这沧南派先人的行为,却被少年质疑先人莽撞。于是乎,轻轻松松便讨了一顿打来挨。

      要知道,这上尊打人可不是盖的。内门中弟子无不怕他,正来源于此。且上尊要求的是,脱裤子打屁股,是让人知耻辱,知疼痛,才能清心性。他手中的金玉竹条一顿伺候之后,那少年臀部几乎皮开肉绽,足足躺了半个月之久。

      半个月在床上无法动弹,还如何学东西,如何去参加考试?他垂头丧气,心道自己也无药可解,入不了沧南派的,没想到上尊却让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日日在寝中授学。这一学便误了终生。

      这可把少年感动坏了。前面还在痛骂此人迂腐,不懂变通,言论不自由,现下立马规规矩矩,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因为那最得意的弟子,是言卿啊。是自己心中的神仙哥哥啊。不管怎么,这少年虽不爱学习,但有大师兄的亲自督促,这考试也算是勉强过了。

      三悟道。

      沧南派作为修真派系,其责任当然是为民除害,驱邪驱魔,保护一方百姓。三悟道当然是要看看这些新人有没有修道之心。这修道之心说来,十分宽泛。如何定性呢,连上尊也说不清。

      适时,东隅城的百姓在修建河堤的时候,在河边挖出了一个洞。据说那洞里有个妖兽,十分可怕,但它从不出洞,而人们只听到那洞中时常传来一阵阵狂啸之声。时常有人在河边走路,不小心掉进了洞中,就再没出来过。

      沧南派于是将这除去这妖兽作为悟道之关。

      几名少年听闻要去除兽,有的心中大喜,认为是展示身手的绝佳时机。有的心中绝望,担心自己会不小心被被妖兽吃掉。

      几人进入了河洞之后,发现那妖兽确实骇人,虎面蛇身,虽说是蛇身,却粗壮无比,还长着四足。它面孔可怖,身子厚重,却还十分灵巧,一不小心,就会被收入口中之物。

      这少年也是倔强之人,他并不惧怕这妖兽,但是对于如何除去了这东西,他也没有半点办法。心想着且不如进去看看。

      那虎面蛇看见又来了食物,心中大喜,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嘴角吧唧抖动,正在选择先吃那一个好呢?

      这几人当中不乏有能力高强之人,一少年奇勇,看到虎面蛇就立即上前缠斗。少年轻功极好,他在空中不停挑衅,把妖兽弄得晕头转向。

      虎面蛇发晕,竟然还呕吐起来,谁知,它口中竟吐出一个幼童。那幼童完完整整,一看原来这妖兽吃东西都不带嚼的,直接囫囵个儿吞了下去。

      虎面蛇晕得发狂,止不住怒吼,震得地动山摇。它低下头寻找那幼童,似乎是想再次吞下他。几名少年不知如何是好,被虎面蛇惊天动地的声音吓得不敢上前。而那名奇勇少年站在洞壁一侧,似乎也在思考对策。

      虎面蛇很快闻出了幼童的位置,待它张开血盆大口之时,只见那个奇葩少年一个跳跃,抱起地上的幼童,转头拼命逃跑。

      都说无知者无畏,此少年正是如此。他明知道自己杀不了妖兽,可他也不想这妖兽杀死其他任何人。包括吞下腹中的幼童。

      虎面蛇速度惊人,怎么会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比的,这奇葩少年还未跑到两步,便直接被虎面蛇叼在在了嘴中。

      虎面蛇神情满是得意,口中的垂涎不断往下滴,让人看了恶心又恐惧。见状,其余几人骇得不轻,生怕自己被吃掉,顾不上什么直接逃出洞去。

      眼见那奇葩少年和幼童就要落入虎口之中,洞壁上的奇勇少年一个行剑,刺入了虎面蛇的蛇尾,那妖兽吃疼,甩掉了口中之物。

      奇葩少年跌爬起来,抱起那幼童朝那奇勇少年吼道:“走啊,逃命要紧。我们打不过这妖兽的。”

      可那奇勇少年并不听,奇葩少年拉不走奇勇少年,便抱着孩子往洞外跑去。心想把幼童送出去后,再回来与妖兽打斗。谁知,他还没来得及回来,那奇勇少年已经将那虎面蛇给杀死了。

      五个人中,跑了三人,剩下两人,一人因英勇无比,杀死虎面蛇而顺利进入沧南派,而另一人似乎既没有杀死妖兽,却因为有勇无谋的不要命精神,竟也进入了沧南派。

      这少年凭借各种奇葩操作以及硕大的金手指,就这样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沧南派。而且还成为了内门弟子的候选人之一。

      到了上尊择内门弟子的时候。请问奇勇少年与奇葩少年,该作何选择?这道题简直是送分题。因为论资质与修为,奇勇少年甩奇葩少年十八条街啊。

      可是上尊却用手指轻轻指了指奇葩少年的方向。

      众人惊讶不已。

      不过,上尊眼光还算不错,这少年虽在入选之前看起来脑子不太好,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修真苗子。没过几年,这少年的修为大涨,在门派中来看,已经是数三数四的境界了。

      虽修为增长惊人,但上尊始终对这个弟子百般挑剔,十分严厉。少年不好好读书,挨打;少年偷玩成性,挨打;少年挑逗女弟子,挨打!!少年……

      对于少年来说,除了挨打还是挨打,什么都可以完,但打是挨不完的。曾经门中弟子戏谑:那上尊的金玉竹条干脆叫xx专属。

      在外人看来,这上尊并不喜欢这少年,可为何还要将其选为自己的内门弟子?就是算当时瞎了眼,现下识别了其本性,这也是可以退回外门的啊。

      但上尊没有。上尊虽表现有些过分严苛,但心中坚定认为这少年时百年难遇的人才。可才过了没多久,上尊的脸就被啪啪打肿。

      沧南派有一禁地,名曰山巅之境。山巅之境地处却巫山之顶,因却巫山奇高奇峻,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在何处,是何样貌。传言此禁地凶险无比,入之必死,因此三尊布下重重结界,明令禁止弟子前往。

      而这少年本就是个顽劣性子,他得知山巅之境有奇草,可治百病、可通百灵、可涨修为、可除百祟。总之,这奇草无所不能,是修仙之人均向往的东西。

      于是他偷偷破了结界,独自前往山巅之境,而他此时的修为早已是派中无人能及,因此巧妙获得了奇草。

      却不知,就在几日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东隅城发生地震,一时间地动山摇,房屋坍塌,百姓无处可逃,一片荒凉。再过几日,城中还出现了从未见过的怪病,一夜之间,许多百姓醒来之后变成了重瞳。重瞳的异象在城中引起恐慌,可时间一天天过去,重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极度恐慌、饥饿与伤痛之中,相继死去。

      弟子们皆认为,是少年擅自进入禁地,动了山巅,触了龙脉,引发了地震与瘟疫,他才是罪魁祸首。

      听闻至此,上尊这才寒了心,无法容忍自己门中弟子引发这种伤天害理之事,于是赐了那少年九九八十一道刺鞭,在其背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孔洞与鞭痕。

      而其余一些大小门派趁此机会来指摘沧南派的行事作风,并未将保护天下百姓作为己任,才出现如此动荡,于是扬言要其交出奇草,杀死少年以求稳固却巫山,而保一方太平。

      那少年心怀愧疚,愿意以自己之身赎罪,不巧这时,奇草不知被谁偷去。他偷奇草并非为了自己,于是他发疯般地去寻找,最终在修真派系之一的九道派中发现奇草,一时心中成魔,并拖着满是伤病身子,一人与九道派上百人混战。

      当上尊齐无寒与师兄言卿赶到之时,少年已经杀戮遍地。上尊心知无法管束少年,竟念出归心咒来控制少年,这心咒让本是已经要疯魔的少年产生了幻觉,神识却越走越偏。上尊怒不可遏,一面抵挡九道派厮杀之人,一面用心咒控制他。

      他神志不清,竟走向了混战之地的山崖边,而上尊见其已经无法控制,于是狠心将其推入了山崖之下,也就是,万魂渊。

      一入万魂渊,神识便消散了。至此万劫不复。

      至此人们想起那少年入灵泉之时,曾经在金光之下出现过红色光芒,适时就有不详之征兆。现下的境况不正好印证了那血光之灾吗,看来天煞孤星是命中注定啊。而沧南派不顾灵泉的暗示,接纳了这少年,才导致了现下这一场悲剧。

      因此,沧南派风评因为此人急转直下,曾经作为正道之光的沧南派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

      那少年便成了东隅城人人口中的瘟神,瘟神引发地震,产生重瞳瘟疫,后人称此为重瞳之殇。人们为了纪念这重瞳之殇,在城隍庙的破败角落里塑了瘟神像,那瘟神像凶恶丑陋,尖嘴獠牙,供人们唾弃谩骂。

      人们都说,那上尊齐无寒大公无私,狠心将自己那不成器的弟子推入深渊,才算还了世间一个公道。

      还有人说,弟子不成器,全是师尊之过,若是自己也跳崖身亡都不算过呢。

      更有人说,那算什么,那一人之死能为我成百上千的东隅百姓偿命?沧南派要是所有人都入了深渊都不足为惜。

      但久而久之,人们的怨恨最终也只剩下津津乐道了。他们大约只记得那城隍庙中破烂角落的奇葩瘟神,哪里的恶鬼丑人需要杜撰,此奇葩瘟神便立即出现,民间话本中少不了他的身影。可那少年的名字,早就没人记得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