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到了这个会跑能跳的年纪,再也不用母亲家人看护,那时的农村治安好到我们半天半天不回家从来没人找孩子;与今时对比,真差距非一点点。那会我们几个一起玩耍的都在家门口附近,靠近我们村的最北头,至今那些玩乐的、有趣的我依然仍如数家珍般那会成为街(gai),奶奶家以及那几个小伙伴家都是村里最后那趟街(gai),中间是一条可以同行车辆的道路,也是我们挥洒童年的最大场地。我清楚的记得最西头是一个著名的建筑,现在算起来依然是远近2-3个市闻名的建筑--天主教堂,这个宏伟的建筑建于1979年,非常的有风格的西方建筑,也是我们这个村远近闻名的原因之一;后续关于这个教堂的故事还有不少,此处不多回忆;这条街中间地带是我们活动最多的,因为有各个小伙伴的家,为我们各种儿时活动提供了最佳地方;靠东边是一个巨大的碾盘,这个碾盘有多大呢,现在想起来直径怎么也得三米,而且是一整块大石头,特别大那种,犹记得儿时的我最喜欢打听村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其中就有这个大碾盘的故事。村里最大岁数的应该是当时我太奶奶,80多岁的太奶奶告诉我,这个大碾盘是一个星星掉下来,本来是一个更大的石头,后来不知怎么着,慢慢的就变成的那时那个平躺那一块大石头,传说地下还压了外星来的宝贝,但是没人能挪动,所以这个石头碾盘呢,夏天躺在上边可以治百病,但是晚上不能去,会有妖怪出来,当时我们小伙伴都特别害怕晚上路过它,我更是胆小,如果天一黑,我如果路过它就会贴着墙悄悄的小跑回家,现在想起来,真是想捂嘴笑那时的幼稚。在这个碾盘的旁边是一条沟,一条可以通往村北头河的沟,在河与沟的交汇处有一口井,这个井更是神奇,也是我故事中,我认为最最神秘的至今无解之谜,就是这个井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井的水无论多少,里面都会有游来游去的小鱼,我高中之前回去都要回去看看,再后来我去看看,这个井因为村里改造,已经没有了这个井,也就成了至今我印象中未接之谜。最后的一个场所就是村北头的那条河,而河边上那排排的杨柳树,都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
现下回忆起这些地方,依然历历在目,也更应和那句“年少未解愁滋味”,那时每个有意思的事也能如小电影一样映入眼帘。